又到中秋 最忆是乡愁

南充晚报 2019-09-12 01:44 大字

□ 张松(南充)

中秋佳节来临, 不少市民都在准备过节攻略。在琳琅满目的中秋节消费安排中, 有哪些遗漏的传统? 记忆深处有哪些细节承载化不开的乡愁? 中秋节俗的衍化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麻饼:院子里讲故事看月亮

南充摄影爱好者罗天文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对南充乡土风俗如数家珍。小时候,南充街头大多为一楼一底的低矮院落。中秋节这天,院子里老少朋友早早搭出椅子,泡出茶盏,一边品茶一边讲述中秋的传说。“每个院子里都由年长的人起头,其他有文化的人补充,年年都会讲嫦娥,讲乖巧听话的玉兔,讲月宫里砍不完的桂花树。”罗天文说,那时听故事的孩子们坐成一排,仰头望天。老人们会根据教化的需要,譬如讲嫦娥很孝顺,玉兔很善良,桂花树不怕风吹雨打,一个劲地长大成材。

那时候,一家拿出一两块麻饼,家庭成员太多的,把麻饼分切成小块,再摆到盘子里,晚上赏月的时候,一人分一块,边吃麻饼边望着月亮听故事。故事年年相似,滋味岁岁不同。讲述中,不少孩子长大,走出院子到外面的世界。“南充传统的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吃麻饼。”60多岁的“老南充”朱兴弟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南充城区基本实行物资供应配给制。春节时每家都发点肉票和糕点票。 糕点票要留下来,到中秋节买麻饼过节。 同院子居民也可以摆点瓜果,相互交换吃。那时候的中秋,简单,恬静,充满人情味。

糍粑:焦黄的米香伴蛙声

刘忠树是南部县伏虎镇人,上世纪90年代来南充城区定居, 现在是一家建材销售店老板。刘忠树对中秋节印象颇深的是吃糍粑。 那时候,南充北部乡村还有许多大院子,一个院子里住10多户人。

中秋节这天,大院子里的朝门口(通往四合大院内的主门)有一座石磨,石磨旁有石臼。整个院子,只有院坝、石磨和石臼是公用的。大家在院坝的竹席里收了刚从田里收割的新鲜糯谷,在石磨上去壳,拿到蒸笼里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捶打。打至粘连成团,看不见米粒,用刀切开,可以做成饼皮,包上焦盐黄豆芝麻粉,制成糍粑包饼;也可以直接粘芝麻做饼,下锅煎黄;还可以做成条状物摆盘,放上红糖回笼再蒸。“我们家乡一带主产水稻,但因糯米产量低,平时只在田角或厢行里间种一点糯谷。糯谷一般主要用于过中秋做糍粑。”刘忠树介绍,那时农村的中秋节很热闹,家家户户都要点灶灯,做好的糍粑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 邻居们相互品尝,然后聊天闲话。 孩子们也会偎在大人的怀抱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歪头看月亮。会讲故事的老人就打开话匣子,讲嫦娥,也讲聊斋,还讲三国或水浒。讲到兴致处,亮一嗓子,唱几句川剧帮腔。

丰年的中秋,到处蛙声阵阵,满村炊烟袅袅,祥和而引人向往。

月饼:绚丽之后归于平静

“过中秋品月饼,这是伴随商品经济勃兴而出现的消费潮流,现在几乎成为全民习俗。”朱兴弟在讲述自己过中秋的经历时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市场上的商品日见丰富,南充市场上的月饼渐渐兴盛起来。“当时的月饼有两类,一类是个体糕点店的手工饼,这类月饼是在传统麻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大,质硬,口味酥香爽甜,耐储存。”朱兴弟说,另一类月饼是工业产品,由机械化烘烤炉制作,主要特点是外酥内软,个头小,内馅丰富。

月饼经历了从简朴到奢华, 从内容到形式的衍变过程。“在本世纪初, 南充市场上天价月饼随处可见,这些月饼包装华丽,大多用于馈赠亲友。”一些市民表示,异化的节庆消费很快回归节俗本身,目前市面上的月饼,质朴、多口味、颇有传统的文化色彩。

朱兴弟说,目前南充城区高楼林立,不少市民坐在家中,举头望月,品尝月饼,观赏丰富的电视文娱节目,也有市民携家带口外出游玩。一些微信圈、QQ群相互问候,示好的氛围浓郁。如今,过中秋节方式日趋多元,市民把对中秋的怀念浓缩在休闲、美食与合家团聚上,中秋就是一种集体的乡愁,传承着民族文化涓涓细流。

新闻推荐

确保钓鱼大赛顺利举行3.8万公斤鱼投放升钟湖

本报讯第十一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南部县升钟湖景区举行。随着钓鱼赛事的临近,近日,南部县相关单...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