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看得见的机会和亟待跨越的槛

四川日报 2018-06-15 07:07 大字

——第5届南博会暨第25届昆交会观察

6月14日,云南省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3号展馆里,58家川企集中亮相,展示展销“四川产”“四川造”。

南向开放,川企积极动起来,有热情有干劲。在本次展会上,他们看见了机会,也道出了面临的困难。□本报记者庞峰伟

那里有广阔的市场

开幕第一天,四川万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与两家缅甸外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国内小型农机市场已经饱和,南亚、东南亚则充满机遇。”该公司销售经理龚春江已在筹划尽快到缅甸实地展销。

“这是个无法忽视的市场。”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忠琴介绍,该企业主要在苦荞食品、饮品上做文章。近年来,国内苦荞产品竞争异常激烈,仅凉山州就有大小苦荞茶企100多家,全国有近千家。“如果不在新市场找饭吃,未来很可能被淘汰。”

南亚、东南亚市场吸引力有多大?从规模看,该市场合计人口超过23亿,人口构成年轻化,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升级。“四川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机电产品、加工食品等方面进口需求大,而四川在这些领域的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领先,质量、价格上都具有竞争力。

“缅甸工业还不是很发达,这给投资者带来商机。”缅甸华商商会会长吴继垣带领9位华商来参会,在多个行业寻求云南、四川等地的合作伙伴。

已有川企尝到甜头。在四川东工电机有限公司展位,该公司销售经理郭乔侨拿着一本宣传册说,册子上的3种机型在南亚、东南亚很受欢迎,去年就出口了1500多台。“2014年,我们的小农机就出口到印度、泰国等地。”

需要跨过多道门槛

开幕当天,南部县月亮湾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丁洪福除了接待咨询者,还忙里偷闲去境外馆展区“品尝美食”。“不是嘴馋,主要是体验下各国口味差异。”丁洪福的话中透露出一些无奈:公司豆制品非常想打入东南亚、南亚市场,但对当地市场几乎不了解。

通江明天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蔡志明也有困惑。他去年就想把大山里的通江银耳卖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但苦于找不到渠道,想法一直无法落到行动上。

“外销队伍是一个瓶颈。”四川省市场营销协会负责人发现,不少川企对自身外销队伍的建设缺乏投入,过多依赖政府,主动性不强。

此外,聘请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行海外营销推广服务的成本也让一些企业犹豫不决。万马机械去年出口交货值达1200多万元,付给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费用超过70万元。“再扣除生产成本等,所剩就是薄利了。”龚春江说,今年企业下决心建设自己的外销队伍。

质量安全体系欠完善是另一个短板。“我们缺乏完善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没有统一的检测体制,有的产品即使达到了国家标准,也很难快速进入目标国市场。”四川永丰和食品厂主要生产花椒及高端花椒油,在负责人陈孝生看来,一些农产品企业舍不得在质量和卫生认证上下功夫,大大影响了产品的出口。

“四川不沿边、不靠海,外贸物流经济性、时效性上有劣势。”与外省同行交流后,多位参展川企负责人流露出无奈。郭乔侨说,虽然四川的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已有一定基础,但卖一台2000多元的打米机到泰国,运输成本近150元,比云南、广西同行多一半,“期待南向通道建设继续发力!”

新闻推荐

6月16日至20日举办第三届微电影节

本报讯6月12日,记者从南部县委宣传部获悉,6月16日至20日,以展示“我们的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三届微电影节将在玉镇乡正觉...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