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部在扶贫解困、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以及文化育人等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

南充日报 2017-12-27 04:29 大字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冬日的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内生机勃勃,几名村民正将采摘下来的双孢菇进行挑选、分拣,尽管忙得满头大汗,却掩不住收获的喜悦。如今这一个个菇棚全面投产,为村民找到了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子。

今年以来,南部县紧紧围绕“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奋斗目标,切实落实惠民政策,建设惠民工程,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扶贫解困更有力

“从荒山坡到一排排食用菌种植大棚,从穷山沟到大景区,如今增收的路子宽了,脱贫奔康的底气也足了。”12月25日,说起小山村的巨变,纯阳山村村民王宝中感慨连连,“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一个个实在的帮扶措施,现在我家一年就能挣到七八万元左右。”

在老鸦镇松林村,高位截瘫的赵清武正在封装加工成型的面条。“这些都是别人预定的,我得赶在下午前全部打包发出去。”指着眼前成捆整齐码放的手工面条,赵清武说,在党和政府以及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现在他家每天销售手工面条达150余公斤。他相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摘掉“穷帽子”。

“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县把扶贫解困工程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更加关注关爱困难群体,依托“四小工程”和脱贫奔康产业园,“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加大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投入,夯实脱贫底部基础;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产业2783人,增强了民生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环境更宜居

石河镇的乡村公路沿线,栽植着成行成列的竹柳、杨树等。嘉陵江石河镇段的江畔,垂柳倒映水面,呈现出别样的景致。“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石河镇党委书记谢瑛介绍,近年来,该镇坚持保障民生、生态优先,先后在嘉陵江石河镇段两岸,以及全镇的空置土地上栽种各类林木近2000亩。

在位于该县河东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基础设施施工。“整个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完善园林绿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5万吨,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年底前,该县还将完成伏虎、楠木、升钟等乡镇的8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后续建设,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部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保障城乡环境安全,切实解决加快发展的“短板”和民生关切的环保问题,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更完善

12月26日上午,花罐镇福寿亭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里,百余名老人齐聚一堂,有的跳广场舞,有的在室内学习太极,有的在练习书画,场面十分热闹。

“自从村里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民曹永生老人高兴地说,如今村里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民们不仅生活无忧,文体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

“老年日照中心于2016年8月启动建设,今年6月正式建成投用。”福寿亭村党支部书记向怀全介绍,目前,该日照中心的健身房、棋牌室、舞台、阅览室、医务室等功能分区已经完善,并建成集中居住用房20间,可容纳40名老人在此养老。

群龙乡快活岭村的村级养老中心由该村闲置的村小改建而成,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拥有20个标准床位,就餐区、住宿区、娱乐区、健身区一应俱全,让该村的特困人员和孤寡老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集中养老具有服务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很适合老年人养老的需要。”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社会保障工程就是把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负责人介绍,该县还开工建设义务教育教学用房1.78万平方米,改(扩)建农村寄宿学校学生宿舍1.4万平方米,改造城镇危旧房1596户,对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5.126万人次,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99万人,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100户,建设村(社区)示范家长学校5所,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文化建设更惠民

走进东坝镇打鼓山村,一面面包括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美观、大方、实用。一面文化墙就是一道风景线。”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天宝告诉记者,该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既注重加大文化阵地“硬件”建设,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也注重加强文化阵地“软件”配置,实施了“文化上墙”工程,并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教育和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帮助群众形成了好风气。”该县文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持续抓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不断加快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密切结合,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

据介绍,该县把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通过修建文化广场,配套建设综合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场所,配置健身器材、体育用品、乐器等文体娱乐设施,设置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帮助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数据看成就

扶贫解困

完成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 困难职工救助等工作,新建乡镇(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2个,帮助贫困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等2400余件,完成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须的基本辅助器具1090名, 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280例,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 听力残疾儿童等110名,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建设周转房260套,新建或升级改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场所5个。

环境保护

完成国有林管护0.33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9万亩, 补偿集体和个人公益林56.03万亩,完成农村土地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2.78万亩。 全域启动嘉陵江(南部段)综合保护开发,实施生态环境保护、 沿江城镇体系建设、 旅游产业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等项目建设,完工大坪、神坝、保城等库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11个, 安装工业园区排污主管网0.65万米、支管网1万余米。

社会保障

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个,新增民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500张, 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400张。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741万名,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2.6万人, 新建和规范完善标准化社区12个。 开工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用房1.78万平方米,改(扩)建农村寄宿学校学生宿舍1.4万平方米,改造城镇危旧房1596户, 对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5.126万名,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99万名, 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100户,建设村(社区)示范家长学校5所,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文化惠民

免费开放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免费开放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73个, 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开展体育锻炼达16万人次, 免费在农村放映公益电影1.5万余场次,完成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8250户, 实现全县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全覆盖。

新闻推荐

严把畜产品进出关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记者张春华)12月8日,记者从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获悉,在动物移动严管行动中,全市动检系统全力抓好动物及其制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坚决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南部县动物...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