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普通汽修技工 成长为汽车维修公司老板

南充日报 2017-10-13 07:33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冠霖

从部队退伍后,南充人汪永涛开始学习汽车维修技术,从一名普通的汽修技工成长为成都市一家汽车维修公司老板,这一干已是20多年。

一技在身 事业扎根成都

上世纪80年代,汪永涛成为一名军人,他在部队一待就是4年。1990年,汪永涛退伍回到老家南部县大富乡。“那时,身边很多同龄人远去南方打工。”昨日,在成都忙着处理汽修生意的汪永涛说,那时他还很年轻,面临人生抉择。他决定外出学艺,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作为立身之本。

1990年春,汪永涛乘火车到石家庄,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学习汽车维修技术。他从最基础的技术学起,平时还要干杂活。由于肯吃苦,两年后,汪永涛不仅学有所成,还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回想那段拼搏历程,汪永涛至今依然唏嘘不已。“那时,家中父母年迈,我也结婚成家,家人还等着我学有所成回去。”汪永涛说,虽然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但他在1994年毅然决定离开石家庄,回四川发展。

从此,汪永涛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成都。

白手起家 企业越做越大

1994年初,汪永涛到成都一家汽修厂打工,只做了不到半年。在此期间,他一边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一边了解成都汽车维修市场。“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年轻人就该闯一闯。”汪永涛向一些同行、朋友咨询了开厂事宜,开始着手创业的前期准备。

1994年10月,汪永涛辞职创业,还是从熟悉的汽车维修行业入手。创业之初,他手头资金不多、人脉不广,创业的过程异常艰难,想要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创业之初,向亲戚朋友借了5000元,这才盘下一家汽修店铺。”汪永涛说,这让他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

开始时,没有一个客户,于是,“修不好车不给钱”成为汪永涛的创业初主张。果然,不久就有生意上门。他记得第一单生意,是一辆驾驶时一直咯咯咯响个不停的货车。他检查货车后,换了一根轴,车响问题就解决了。由于技术精湛、价格公道,众多司机慕名而来,汪永涛的修理生意越来越好。两年时间,汽修店从几个人的规模,发展成用工达数十人的汽修厂。“解决问题靠技术,企业生存靠质量,树立口碑需诚信。”汪永涛说。

2004年,汪永涛的成都金华峰汽车维护技术有限公司一度进入发展瓶颈。“改革创新、硬件升级、扩大规模势在必行。”汪永涛说,通过对企业管理提档升级,企业再次快速发展,到如今,他已成立3家直营公司,经营面积达2万平方米,员工有200多人,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

事业有成的汪永涛不忘家乡,常年在南部县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出资为家乡修路、修桥。

新闻推荐

5万余亩脆香甜柚飘香

本报讯(白刚)10月7日,记者在南部县大桥镇翠坪村看到,在一片葱葱郁郁的脆香甜柚果园中,一个个又大又黄的脆香甜柚挂满枝头,不少游客来到果园中采摘,与果农共享丰收的喜悦。“柚子脆甜可口,让人垂...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