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南充持续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城乡环境有效改善污染防治交出合格答卷

南充日报 2021-02-27 01:51 大字

“以前这是一河臭水,又黑又臭,现在是公园,碧波荡漾。”2月25日午饭后,市民赵素华和老伴又走出家门,来到凤垭河泥溪湿地公园散步、赏景,优美的风景让两人感到心旷神怡。

凤垭河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十三五”以来南充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缩影。截至去年年末,南充市26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基本完工。

“十三五”以来,南充持续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治理,除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外,还持续加强地下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离;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等,实现了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和提升。

南充黑臭水体治理 财政部绩效考评为“优”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近年来,南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共抓长江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南充于2019年10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来,南充市全面打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歼灭战,黑臭水体治理步伐明显加快。

经过排查,南充主城区共有3条黑臭水体,均处于嘉陵江流域,总长度20公里。其中,荆溪河黑臭水体长8公里、凤垭河黑臭水体长5公里、圣子河黑臭水体长7公里。

在治理黑臭水体中,南充市第一时间成立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班、制定了专策、明确了专人,完善了市、区两级管理体系,把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主城区3条黑臭水体治理时,南充市共投入资金17.9亿元,实施了“六大工程”。

其中,实施污染管控工程,累计整治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散乱污企业109家,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12处;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网34公里、清理修复排水管(渠)71公里;实施补短提升工程,完成流域内文峰二期污水处理厂等4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3.21万立方米,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实施清淤疏浚工程,累计完成河道清淤整治3.7公里,清淤总量4.78万立方米,有效削减了河道存量污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坚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把原有暗涵明渠化、明渠河道生态化,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河道14.6公里,建成泥溪湿地、南湖和白马湖等3处流域内生态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首选地;实施活水保质工程,在有效控源截污基础上,把污水处理厂尾水(准Ⅳ类)作为河道生态补水,建立黑臭水体与上游湖库联动的生态补水制度,保障河道生态基流。

如今,随着荆溪河、凤垭河、圣子河黑臭水体的成功治理,以及环境打造,昔日的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为市民的休闲乐园。

“以前的荆溪河就是一条臭水沟,一河水都是黑的,一走到河边,就是一股臭味。”一些生活在荆溪河边的市民说,随着河水水质的变好,河边白鹭也多了起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负责人介绍,2019年10月以来,全市26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基本完工,3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整治到位,中心城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被财政部绩效考评评为“优”等次。

地下管网雨污分流 主城区内涝成历史

“外表”是郁郁葱葱的绿地,玉兰、梅花等花开正艳,地面绿草茵茵,不过,其“内涵”却是消化城市污水的“大胃王”。走在去年10月投入使用的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还以为身临一座公园里。

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占地32亩,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辐射整个搬罾街道。远期建设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模最大可达日污水处理能力30000吨,服务范围扩大至“大学城”等周边区域。

与一般敞口式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污水处理设施均藏于地下,现场看不到任何裸露的污水池。而地面则规划建设了水景公园、亲子广场、水流步道三大景观。

“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就像是建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再把整个箱子埋在地下。”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名负责人说,这个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区域有近70余个生产池,分两层埋在地下的两个箱体内,具备污水处理厂所有功能。同时,地下污水处理厂内部设有通风、除臭系统,气味通过管道收集,进行生物除臭及离子除臭双重系统处理,从而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这种设计具有节约用地、有效除臭降噪、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影响等优点。”这名负责人说,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属于第五代下沉式、园林式、开放式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土地紧缺和“邻避效应”两大瓶颈,是南充首座采用“地埋式”设计的污水处理厂。

地面建公园,快车道、地下管网密布。在主城区,随着玉带路、滨江大道、江东大道、机场大道、耀目路,以及育英路、果城路等一大批城市道路的改造,地下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污水不再跑冒滴漏,不再直排。以前的主城区,几乎是一遇大雨便有内涝,随着地下管网的完善,如今的主城区,内涝已经成为历史。

乡镇污水处理“南充经验”在全省推广

南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在乡镇污水处理方面,仅在去年,全市187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73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招引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北控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发展国润环境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打包实施建设运营工作,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了“南充经验”,在全省住建系统推广,阆中市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市。

根据统计,过去的5年,全市84个污水治理项目全部完工,新(改)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建配套管网711.81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2.01万吨/日、达到74.86万立方米/日、增长227.6%。同时,全市累计新建公厕835座,改建公厕642座,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过去的五年,全市还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持续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对扬尘治理不达标的工地,及时要求限期整改,甚至是作出责令停工整改,以及移交相关部门查处等处罚。 本组稿件由 市住建宣 李奎/文 陈村铭/图

新闻推荐

南充多条高速已进入大流量状态春节出行 这些驾驶行为要不得

2021年春运已拉开大幕,归家虽情切,莫松安全弦。近日,记者从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目前南充多条高速已经进入了节前...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