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擦亮“名县”招牌 做活“旅游+”文章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9-08 05:59 大字

□特约通讯员 张晓东 莫子君

2019年以来,阆中市以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天府旅游名县提升行动。9月1日,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一年看变化”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阆中市,了解阆中市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下一步推动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阆中始终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夯实了文旅产业发展根基。

加快实施文旅项目,产业基础更有厚度。近年来,该市先后招引落地800余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启动实施阆中水城、天恒文旅城、古城文创园等项目。2019年以来,更是持续做好要素保障,加强项目进度调度和动态管理,加速项目从“纸上”变“地上”。在城区,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开园,阆中水城、阆中赛城加快建设,落下闳博物馆、观星楼改造提升全面完成,静态古城与动态新城的格局正加速形成。在乡村,五龙田园小镇、桥亭康养小镇、森海雎鸠小镇、天宫鲜花小镇等别具一格,填补了阆中乡村旅游空白,全域旅游格局初步成形。

加快构建交通节点,旅游通道更加通达。着力打通空中走廊,阆中民用机场正式获批复建,将于明年底建成通航。着力构建铁路枢纽,全力争取成都至安康等高铁过境阆中。积极丰富高速路网,游客进入阆中的通道将更加畅通。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更具质量。以游客满意、便捷、舒适为导向,高规格打造旅游城市集散中心5处,新建生态停车场近5万平方米,200余座旅游厕所达到A级标准,旅游硬件设施全面提升;组建景区景点、导游、酒店民宿等10个旅游行业协会分会,强化行业自律,强力推动旅游提档升级。

释放旅游发展潜力

围绕聚焦文旅融合推进业态创新要求,深度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要素,大力推进文旅业态融合创新。

“旅游+”产业更丰富。依托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结合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结合阆中水城,打造江上游览、空中观赏、沿江娱乐,推进“体验+旅游”发展;结合阆中赛城,打造卡丁车、极限蹦极等体育项目,推进“体育+旅游”发展。

“旅游+”延伸更广泛。依托本地四大农业产业园区、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行“农业+旅游”,开发推出农耕、收割、饲养、步行、探险、运动、登山等体验活动,提升游客“沉浸度”“融入感”。依托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推行“工业+旅游”,保宁醋、张飞牛肉等有代表性的企业探索推出生产车间和工业产品生产过程探秘、体验等产品,填补工业旅游板块空白。

“旅游+”机制更有力。积极探索“管理+旅游”新机制、新办法。进一步理顺了旅游发展指挥体系,优化调整了阆中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三个专项工作组;全面激活旅游协会活力,通过协会搭桥,企业具体运作,有效激发了发展活力。

“在高标准、高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将阆中建成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阆中市委书记张斌表示,将全面提升阆中文旅发展品质,以新的成绩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一金字招牌。

新闻推荐

省社科联领导调研南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整合资源探索创新 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本报讯(张枫玲记者易立权)9月3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一行来南充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南充市委常委...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