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最大民生” 强力推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南充日报 2020-03-04 01:57 大字

●张晓东 袁中尧

“感谢政府和就业部门给我们农民工提供这么好的专车,解决了我们返岗复工的燃眉之急!”3月3日,来自阆中天宫镇的农民工陈志林和30多名阆中籍老乡经过登记和体温健康检查之后,登上了开往浙江台州的返岗复工专车。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阆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稳定,千方百计“稳”住农民工这一最大群体就业潜力,确保农民工就业有路、创业有道、困难有助。目前,全市顺利就业13万人,其中安全输送返岗6万余人,本地复工复产5.2万人、新增就业1.8万余人。

1 有序输出 复产企业吸纳务工人员

阆中市是劳务大市,有外出务工人员25.3万人,省内近12万人,省外13万余人,今年春节期间返乡15.27万人。阆中市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对外出务工人员出行目的地、出行时间、出行方式等摸排核查,全部摸清春节返乡15万余农民工返岗时间、出行地点、出行方式,做到数量明、家底清。

深化省际协作。借助东西部协作扶贫,与新疆、厦门、成都、重庆等省市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与浙江天台县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发布省外用工岗位1.8万余个,出台《天台—阆中扶贫劳务协作扶持办法》,推动剩余劳动力向用工大省输送。强化运力保障。大力实施农民工外出务工和返岗“春风行动”,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协同、统一组织、供需对接”原则,积极衔接开通省际专车包车专线,为外出农民工实行集中式、一站式健康申报证明办理服务。截至目前,共7.3万农民工接受免费健康服务,有序输送跨省、市外出务工人员6万余人。

鼓励重大项目复工。对全市82个重点用工项目逐一清理,按照“一事一议”“一项目一专班”方式,对符合复工条件的文旅学院、阆中机场等14个重点项目,及时审批、推动复工,吸纳务工人员返岗就业3000余人。支持重点企业复产。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制定农民工疫情防控及返岗就业12条措施,支持保宁醋、张飞牛肉等重点企业,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恢复生产,目前重点企业复工率达95%、返岗1.2万人。引导小微企业复业。严格按照“五强化、六到位”要求,实行正常经营类、有序复业类、暂缓经营类分批分期精准复业,目前,全市农批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社区菜店、果蔬生鲜店、药店、加油站、物流配送等行业已有序复业,带动就业1.7万人。

2 返乡创业 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积极争取贴息信用贷款4.2亿余元、中省财政贴息资金8000余万元,全面落实下乡创业、吸纳就业、土地流转等5类补贴,为9700多户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和102户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吸引农民工在家乡安心创业2万余人。

与省“双创”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立阆中飞地孵化中心,采取“坐诊+巡诊”的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一对一、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指导创业人员900多人次。

依托示范园区、实训基地、创业型乡镇“三大创业平台”,先后打造了七里“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彭城“全兴生态农业创业示范园”等10个创业示范园,入驻企业75家;依托“创业型乡镇”的区位优势,创建“创业型乡镇”15个,引领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创业实体,解决了近6万人就近就地就业。

立足阆中旅游发展实际,全力打造天林“五龙”、博树回民风情、飞凤枇杷等城周“30分钟”特色旅游圈;依托“东柑、西椒、南果、北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建成“江东、江西、江天、江北”近二十万亩四大产业园区与12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深入发展农事体验、观赏采摘等乡村旅游业,引导农民从事服务、采摘、耕种等岗位。

落实专项资金240万元(其中就业扶贫车间建设70万),打造阆中市阆味香食品有限公司、阆中市和美乡村旅游有限公司等10个“就业扶贫车间”,引导枣碧杨家河、洪山良善垭等5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创新“培训+车间”“产业园+农户”等就近就地就业新模式,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1100余人。

通过发放创业吸纳奖补,激励“杨氏果业”“阆味香”“马家农场”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主体和企业,积极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万余人。

3 培育新业态人才 开发公益性岗位

大力培育新业态人才。建立全市素质较高、层次合理农民工人才“数据库”,聘请专业团队,开设电子商务、网络营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课程,引导农民工从体力密集型劳动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目前,共有创客、微商、新零售等网络营销3000余人。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出台《阆中市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电子商务“116”工程,全力打造中润电商孵化园、阆中电子商务创业园、阆中电子商务产业园“三大园区”,培养“电商明白村”200个、本土高级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100人、“电商明白人”3000人。大力打造本土网络平台。

打造阆中特色馆、阆中农产品网购交易平台、阆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鼓励农民工入驻创业和进行线上线下交易,一大批农民工已成创业达人、网络红人。沙溪黄晶无花果种植、刘翠萍孔雀养殖、水观花椒等年销售突破1000万元、带动就业近1000人。

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针对部分年龄偏大、就业困难不能外出农民工,及时开发了保洁保绿、文化卫生、扶助孤寡家庭等公益性事业岗位1200个。

开发疫情防控岗位。疫情期间,新增疫情防控卡口执勤、劝导、消杀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880个,用于安置因疫情防控导致的临时性失业的贫困劳动力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

发放生活困难补贴。将缺少劳动力的农村贫困户和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发放生活补贴、失业补助金,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全市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生活补贴、失业补助金412.1万元。

新闻推荐

愿当一颗“螺丝钉” 一名交通人的抗疫日记

今年的48岁赵柏洋,是阆中市交通运输局的一名职工。1月25日,他毅然写下“请战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求到抗击疫情一...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