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奋战 25 天 勇当最美“逆行者”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2-20 06:30 大字

□特约通讯员 莫子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在阆中市五马镇东木门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场,随处可见村党支部书记何朝利的身影。他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连续奋战 25 天,勇当最美“逆行者”。

疫情当前 勇挑重担

何朝利在外打拼了30年,组建了建筑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2017年,在镇党委领导召唤下,他回到东木门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回村任职的4年来,他捐资30万元修建了2公里碎石路,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兴产业、搞水利、修水泥路、搞集体经济,使一个省定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 底 全 村 人 均 纯 收 入 达12000元。

1月22日,何朝利参加了五马镇党委政府召开的防控新冠肺炎紧急会议后,立即回村进行传达贯彻,并迅速成立了抗击疫情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1月24日,除夕夜,何朝利正在阆中城里的家里吃饭,有村民向他打电话反映在湖北省十堰市打工的村民何艺龙及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来了。何朝利立即放下碗筷,驱车20多公里赶到村里,带上村干部和村医来到何艺龙家,马上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安排3名党员每天轮流24小时守护何艺龙一家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当天晚上,何朝利值第一班岗。

1月25日,何朝利交接完值班后,立即带领村、社干部在全村逐户排查从各地外出打工回老家的人员,并造册登记上报。

1 月 25 下午至 1 月 26日晚,何朝利和村社干部一道,对全村从湖北、深圳、浙江、重庆等地外出打工、回乡探亲的群众进行摸排,并安排他们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同时安排全村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志愿者、村社干部轮流值守。

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

何朝利因其头脑灵活、方法多,被村民称为“点子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频频出实招,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每天,东木门村的6个大喇叭里轮翻滚动播出何朝利用录音笔录制的顺口溜,宣讲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抗击疫情的公告、法规及防疫知识。何朝利介绍,东木门村民居住分散,信息传播不畅,村民防控意识薄弱。为增强村民防控能力,村里不仅用大喇叭固定播放,志愿者们还开上私家车巡回宣讲不留死角,确保抗疫信息人人皆知。

1月29日,何朝利的幺叔父病逝,他的堂哥准备操办丧事,并找到何朝利求情。“你们这是对亲朋好友的健康安全不负责任,非常时期,坚决不能请客聚餐……”何朝利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他的堂哥取消了所有宴席,采用了最节俭的方式办了丧事。抗击疫情以来,全村未发生一起聚餐、聚众打牌、扎堆聊天等现象。

“请各位村社干部认真核实每天是否有漏登情况,要进行地毯式排查。哪些户缺口罩、消毒液及生活用品,请村、社干部登记后到村委会领取。”1月26日,何朝利捐出 2000 元现金,购回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然后在微信群里发信息,由党员、干部送到急需的村民家中。在何朝利带动下,全村 党 员 共 缴 纳 特 殊 党 费3205元,村民捐赠爱心善款近6000元。

为解决群众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何朝利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社干部、抗疫志愿者组织起来,每个村民小组成立一个小分队,每3天收集一次采购清单,由村委会集中统一采购,再送到群众家门口,降低了群众外出感染疫情的风险。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何朝利自除夕夜离开阆中城里的家后,25天来,一直居住在东木门村的老家里,吃饭就在他大哥家里搭伙。25 天来,他不分昼夜入户走访,做好外来人 员 及 返 乡 群 众 跟 踪 排查,对重点人员、重点情况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以最严措施、最严作风、最严纪律,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先锋、作表率,用模范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这是何朝利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无数像何朝利一样的共产党员在一线践行初心使命,扛起责任担当,织密一张张“防护网”,筑牢一堵堵“防护墙”,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新闻推荐

线上下单线下送货 全市49家大型商超餐饮店提供配送服务

本报讯(记者谯灵敏实习生邓婧)“刚才通过手机下了单,没想到还挺快的。”2月18日上午,家住顺庆区西华路二段的市民李波,在附近...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