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抗疫突击队”建“微信群集市”无接触式购物 一个村的“战疫”
路口卡点志愿者在入村路口消毒“微信集市”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断更新的疫情通报,多地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的有关疫情防控的通告,都时刻提醒着人们,在抗击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丝毫不能懈怠。对于最基层的村庄而言,如何打赢这场“抗疫保卫战”,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日历已经翻过了正月十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年春节已经过完了。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城郊的东岳庙村,至今还有1600多人留在村里,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个数字应该降到1000人左右,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少年前返村的农民工,只能暂时留在村庄,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村干部一起“保卫村庄”……
不一样的春节
打乱外出上班计划 春节不能走亲访友
人到中年的杨红,仍不知道自己该何时出发,前往打工的城市。
早在1月10日,常年在新疆打工的杨红就回到了老家东岳庙村。有着810户人的东岳庙村,地处四川省阆中市城郊,与阆中城区仅隔一条嘉陵江,户籍人口2600余人,分散在20个村民小组的网格里。
该村村委会主任赵鑫告诉记者,村里不少村民常年在外务工,平时留村人口不足1000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村里还有1600余人。
“现在怎么出去?出去了也不能上班。”杨红属于留守村庄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那600人之一,他原本打算春节假期一结束,就返回新疆上班。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他的计划打乱。
不止是杨红,一同被改变的,还有整个东岳庙村的正常运行轨迹。
东岳庙村的春节氛围,是从村干部手持喇叭宣传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开始的。1月26日,正月初二,村干部们佩戴着口罩,手持小喇叭开始在村里流动宣传新冠肺炎防范知识,劝导村民们不要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此前几天,村民们已从手机上看到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
一夜之间,村庄原有的生活轨迹都变了。村民们不能走亲访友,不能打牌聚会,即便是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也只能远远站着打个招呼……
村干部排查进出人员
主路口全天24小时有人执勤
从1月29日开始,进入东岳庙村的5个主要路口都增设了“走亲访友、外来车辆劝返点”,村干部留守路口执勤,防止外人入村。
秦明泽是东岳庙村6组小组长,这个春节,他的身份更像是村庄的一名“哨兵”。
每天早上7点半,秦明泽都要去入村路口执勤,中午1点换班,天黑下班,每天的工作也简单,负责排查进出村庄的人员,非本村人员和车辆不能进村。晚上,全村其他4个路口临时关闭,仅留天马桥路口供行人、车辆出入。当然,有救护车、警车等特种车辆需经其他路口进村,也能随时保证开启。
天马桥路口是进入东岳庙村的主路口,全天24小时有人执勤,由村主任赵鑫负责值守。赵鑫说:“大家都比较重视(防控疫情)这一块,每天也在手机上看这些新闻,大家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比较顺利。”
杨红所在的村民小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公路穿村而过,是通往隔壁乡镇的必经之路,设置“外来车辆劝返点”不太现实。2月2日,杨红跟村委会汇报后,每天自愿在入村路口执勤,提醒过往车辆驾乘人员戴口罩,或是到村里劝导村民们不要扎堆聊天。
村庄“保卫战”
成立“抗疫先锋突击队” 村民为抗疫专用资金捐款
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是在2月1日。
当天,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中,35岁的韦某某在前一天被确诊为阆中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韦某某所居住的阆中市蓝山公馆小区一期,距东岳庙村仅10公里左右。
2月1日早上,赵鑫决定成立“东岳庙村抗击疫情先锋突击队”(以下简称“先锋突击队”)来保卫村庄。作为村主任,他先动员年过六旬的父亲以及姐姐和侄儿加入。之后,他又在有457人的村民微信群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
当天晚上,50名志愿者招募完毕。赵鑫说,50名志愿者都是普通村民,包括一些暂未返城务工的村民,其中8个人是党员,“有些老党员也想参加,但考虑到他们年龄大了,最后没让他们来”。
赵鑫告诉记者,招募来的50名志愿者和12名村组干部,被分为路口执勤组、疫情防控宣传组、村道消毒组、后勤保障组等等,各个路口执勤点位的人力较之前有所增加,每天派出20名志愿者分散到20个村小组宣传防疫知识,消毒组要保证全村村道每天消毒一次。
“抗疫先锋突击队”成立后,赵鑫突然意识到,志愿者们需要大量的口罩、村庄消毒需要消毒水、防疫宣传需要印发资料……要做这些事情,仅靠村办公经费显然不够。赵鑫在微信群里带头募捐1000元,作为村庄抗击疫情专用资金。
村民们纷纷在微信群捐款,截至2月9日共收到捐款2.5万余元。赵鑫说,捐款不进入村委会账户,直接作为抗击疫情的专项资金,由村委会会计王茂又、一名党员和一名群众共同监管,对专项资金的每收入笔支出,都列出明细进行公示。
志愿者“跑腿哥”
为村民统一采购生活物资
从2月2日开始,东岳庙村的村民,若无特殊情况,均不能随意进出。作为“抗疫先锋突击队”志愿者的李申贵,扮演着给村民们采购生活物资的“跑腿哥”角色。
赵鑫说,因为村民们不能随意外出,家里需要什么东西,都直接在微信群里或打电话给村干部汇报,然后统一由李申贵开车外出购买,然后在分别送到村民家里,“直接放在家门口,村民自己出来拿,不当面接触,钱直接转微信上就是了”。
“我其实就是个帮忙跑腿的。”今年43岁的李申贵说,他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摩托车上度过的,有时候是帮执勤点位的志愿者送取暖的柴火,有时去送雨伞,或是去镇上买全村的消毒药水,但大多数时候,他得承担着帮村民们购买生活物资的角色。
每一名加入“抗疫先锋突击队”的志愿者,都没有任何报酬。就连帮村民采购生活物资的李申贵,摩托车油钱也得他自己掏。李申贵说,自己虽然做的是“亏本的跑腿生意”,但家人都很支持自己,这也是他能为村里做的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无接触式购物
微信群里的“集市”
疫情之下的村庄,还面临着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村民家里的农副产品该如何流通?
记者采访发现,村民们平时养有鸡、鸭、鹅,还种植有蔬菜,以前都是拿到附近集市上去贩卖,但因防控疫情需要,当地乡镇赶集活动此前已一律暂停。
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群里的“集市”应运而生。
“就是村民家中如有需要出售的农副产品,可以通知我们先锋队志愿者去拿,我们拿来做好相关消毒工作后,做好相关登记,再将售卖的价格和农副产品用手机拍照发到村子的微信群里或朋友圈,其他村民如果需要购买,我们就让志愿者送过去,避免村民自己交易出现人群扎堆的情况。”赵鑫说。
2月9日,是东岳庙村“微信集市”开市的日子。
当天早上,由“抗疫先锋突击队”组成的采购组,先后收取了10户村民家中的鸡蛋、鸭蛋、鹅蛋,以及折耳根,这些待销售的农副产品被统一集中到村子的天马桥路口。前一天,挖掘机已将这里平整出了一块空地,搭好了帐篷专供放置这些农副产品。中午时分,573枚蛋和折耳根均销售一空,村会计王茂又在电脑上对每一笔交易都做了登记,统计结果显示,当天的总交易额为843元,均通过微信转给农户。
傍晚7点过,夜幕降临,东岳庙村除天马桥路口外的其他4个路口均临时关闭,天马桥路口旁的帐篷里已亮起灯光,赵鑫和几名志愿者端了小板凳坐在帐篷前,夜幕下的路口,鲜有车辆行人经过,很是安静。
在路灯的映射下,仍能看清立在路口的宣誓墙上的字迹:“我自愿加入东岳庙村抗击疫情先锋突击队,我宣誓:把奉献交给人民,把生命交给国家,把荣誉交给家人,把尊严交给自己!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奎1月28日中午,一辆汽车驶出广南高速公路南充北站后,在现场执勤的民警示意驾驶员停车。随后,现场医务人员...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