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领头雁”乡村风貌变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1-17 07:38 大字

□特约通讯员 张晓东 莫子君

1月13日,笔者在阆中市妙高镇银宝村、福坪寨村看到,科技人员正在产业园里指导贫困户对青花椒和银杏进行冬管;福坪寨村的银杏叶加工厂里机声隆隆,车间里的农民工正把加工的银杏叶打包销往外地的制药厂。

乡村振兴,人才优先,科技先行。近年来,阆中市把人才和科技振兴放在乡村振兴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阆中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选优配强“头雁”

妙高镇文崇垭村距阆中城区35公里,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兴办养猪场、养鸡场、养羊场,种植青花椒、辣椒,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大力兴办种养业培训班,实施科技兴村,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据阆中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中,阆中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选优配强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深化村(社区)书记“头雁工程”,探索实施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机制,选派了371名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和51名软弱涣散村(社区)第一书记。依托“双培双带”和“优秀农民工回引工程”,选配了62名优秀农民工村干部。根据乡村干部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考察、跟班学习、挂职交流等形式,分片区、分层次、分类别,大规模组织乡村干部开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实施意见》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相关政策,从政策激励、考评考核等方面,鼓励乡村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培育新型主体

为激发各类主体活力,阆中市积极探索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机制体制,鼓励产业发展“领头雁”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该市引进杨氏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等形式,实现对贫困户的全方位帮扶。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综合协调农牧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外派培训、创业孵化、奖励性补助和培育工作考核验收等。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3 万人次、科技示范主体5000余次。

同时,该市还积极探索制定农村本土人才激励机制,定期评选挖掘技术能手、产业大户、能工巧匠等,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持续激发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

回引能人返乡

为了积极回引能人返乡,阆中市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返乡创业人员落实土地流转、贷款贴息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激发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热情。优秀农民工党员冯海波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月半湾景区,带动周边3个村12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郑月佳创办阆中市阆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在阆中40余个省定贫困村、10余个非贫困村建种植基地……

该市还依托乡村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设立返乡创业咨询服务窗口465个,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信息咨询、政策解读、创业导向、业务代办等服务,建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团队,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经营诊断等服务。

“我们通过‘归雁计划’大力回引优秀农民工,在全市范围内动态储备876名村级后备力量,选拔致富能手到浙江等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经营管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的技能水平,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2名以上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实用技术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阆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靖介绍说。

新闻推荐

南充市经信系统获全省表彰

(记者罗虹实习生周璇)1月8日,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表彰了一批全省...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