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两家图书馆入选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保护+创新 古籍出“深闺”

南充日报 2019-12-03 03:05 大字

●本报记者 罗虹 实习生 黄渝棋

古籍善本,历史价值弥足珍贵,是重要的文献资料。日前,阆中市图书馆、西充县图书馆成功入选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记者走进两家图书馆,了解他们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做的努力,从古老的宝藏中汲取知识、涵养文化。

摸清古籍“家底” 增添数字阅读服务

日前,记者打开阆中市图书馆官方网站,只见功能栏目中多了“数字古籍”一栏。点击进去,可在线阅读《金陵古今图考》《薛涛诗集-洪度集》等古籍。目前该栏目已经发布了《四声切韵表》《燕山外史》《金陵古今图考》《薛涛诗集-洪度集》4部古籍,阅读量已近400次。

为做好古籍保护工作,2018年以来,阆中市图书馆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古籍保护中心、川内古籍保护较好的图书馆学习,打造了古籍保护工作室,对古籍进行整理、复制、再造等工作。

“我们用两年时间对馆内古籍进行了三轮仔细筛查,对馆藏古籍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将著述《阆中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大典。”阆中市图书馆馆长李云翔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普查,按照国家标准,更科学、更系统地进行古籍保护,同时通过数字化建设,将对普查出的有价值的古籍进行影印、数字化复制,方便市民、游客的阅读和资料查询,从根本上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级别的读者在获取古籍资源上的真正平等。

在做好古籍保护的同时,阆中市图书馆还打造了“千年古城·万家书香”项目,在各古城大院、宾馆酒店、茶社咖啡店、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文化场所等各地打造了休闲阅读项目点近100处,这些项目点均可提供书籍免费阅读,真正推动全民阅读。

设古籍特藏书库 建实物图书馆

西充县图书馆馆长冯春告诉记者,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古籍保护方针,西充县图书馆设立古籍特藏书库,成立西充县古籍保护中心,建立健全古籍管护管理制度,落实古籍保护专业人员,该县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据了解,经过初步普查,西充县图书馆目前有古籍善本等书籍20012册(经部1658册、丛部983册、集部1455册、史部4547册、子部644册、新学107册、民国10618册)。馆藏数量及珍品居南充市第二,9县(市)区第一。

此外,西充图书馆还联合西充金科智慧农业建立了四川省首个实物图书馆。

日前,记者走进西充县实物图书馆,只见图书馆分为四个区域,有有机农业“展示区”、网上农技“科普园”、电商物流“配送站”、实物图书“休闲吧”。

在实物图书“休闲吧”,47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农业新品种的自身属性、栽培技术等。阅读区内,还整齐摆放着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农产品销售等多类科技书籍,在这里可以畅享阅读、查阅资料,在学用结合中体味阅读的乐趣。

“我们打破了以往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为主的传统,利用信息资源及图书馆分类技术优势,共筑更优质的‘文化旅游+智慧农业’的产业生态模式。”冯春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创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新型阅读服务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网络服务与阵地服务结合,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入选成为古籍保护单位,可进一步推动南充市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市将继续推动古籍收藏单位改善古籍保护条件,提高古籍保护工作水平,促进古籍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开展。

■古籍档案

《桃花泉弈谱》(清) 范西屏 作

《桃花泉弈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星定式专著,全书216图,458种变化,既讲正解又讲变着,灵活奇劲,美不胜收,同时又分析了俗手错手,针对业余棋手通病,巧却病根,实为不可多得的围棋星定式教材。

《桃花泉弈谱》是省内未见、国内少有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古籍图书,它的发现说明在清朝或者更早时期我国在围棋博弈、普及、教学等方面的先进程度。尤其在川东北的西充发现,更是值得研究和考证。

《四声切韵表》(清) 江永 撰

此书作于康熙年间, 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此书由凡例和韵表组成。 凡例计六十二条,阐述了此书撰写的旨意、体例以及对中古音的种种看法。从《广韵》系统着眼,认为明清创制的韵图, 不能确切地表现《广韵》音系,所以撰《四声切韵表》来反映《广韵》音系,借以推晓古音。 可见这是一部以 “述古”为目的而创制的韵图。

新闻推荐

接到41个咨询、投诉由论坛发布并转到部门调查处理“三国源论坛”近期舆情简析

11月14日至11月20日,南充新闻网“三国源论坛”共接到41个咨询、投诉,均由论坛发布并转到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其中,已回复...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