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与深情低回 序何永康先生散文随笔新著《野墨集》

绵阳日报 2019-12-15 06:44 大字

□伍立杨(成都)

中国自近代报业兴起,即与文学互为支撑。一部现代文学史,泰半皆由报纸副刊催化生成;文艺佳作的产生刊载,又使多家报纸副刊声誉鹊起,名重一时。

改革开放后,报纸副刊也因文学的关系而大放异彩。

何永康先生与副刊渊源深厚。坚持于副刊撰文、发表,数十年如一日,在今之中壮年作家中,可谓历时最久;其所经常露面、所选择的副刊阵地,诸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今晚报今晚副刊、羊城晚报花地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又可谓名头最响;至于其所刊布的文章文心绵密、文笔洒脱蕴藉,则又可谓文质最高;如谓孜孜矻矻、笔耕不辍,有文界劳模的姿态和实质,则又可说是创作界长跑马拉松的最佳选手;对于副刊文章的变法,也即文体的考究,运笔与构架的试验和实验,则又可谓最具探索性。

作者著文,运用了全新的甚至相当偏僻的材料,也喜欢采录考古新发现中有趣的典故,来考见一时的社会风俗、时代心理,在把历史的呼吸,历史的全景和节拍,缩入到叙述里面去。用动态的知识追索静态的历史秘密,深入浅出,深入奇出、深入妙出,用“第三只眼”探骊寻幽,串联起几乎贯通古今的文明脉络。

永康先生的观察,一是叙述观念的革新,另一面就是内容的深切变换。其最大要件,就是将历史的、生活的背阴处移动到灯下和明亮的地方来,把寻常的历史图景换成足以代表历史生命的途径,并以此途径来沟通现代人的感情意识。这样,历史的干涸图景顿时活跃起来,换算成跟今人一样的活动的人生。在此,我们惊讶地见识了古人苦闷、寄托、喜悦和创造,见识了他们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的期盼,即是古代绚烂不灭的余辉。世界、社会、生命的时空距离,就在这再发现的奇异注视中,得以打通,骑驿通邮。这样得来的历史观念,非特不是从前一味的单纯的灌输,问道于盲;反而变成了生命的融合及再生。它生面别开,我们也眼界大开。

《故居、故居》《阆中食味》,叙事从容,落笔令人一新耳目。历史与土地多少隐晦不彰的细节,甚至遗落在家常风土中习焉不察的细故,皆经作者明睿的头脑和眼光,重新收拾打量,从而赋予了其与生命、人生的血脉关系。对于史地的叙写,无论是巴蜀各地或者神州佳胜,此即是从“映照岁月的深邃”,到“洞悉历史的原始”。包括世人视为当然的平淡无奇掌故,一经作者的抉发放大,遂为主体综合探察之一分子,意义顿显,原来它同我们今日如是的人生,原本有着曲折而又直接的联系。

书名“野墨集”,野墨的野,恰切道出作者观察的新奇,议论的透辟,思维的不羁,行笔的蕴藉,文气的野逸。

发表在《文学自由谈》上的系列文章,则论文心、文事。诸如文而优则艺、作家与经济境况、文艺圈子的是是非非,诗歌繁荣背后的风险,段子手何以冒名文坛红人……等等已然社会化了的文坛纷纭现象。论及文事的衰败、朽坏,并不疾言厉色,但却于其所以然的因由,一语道着,入木三分。既在前人基础上发挥,更敏锐抓住为人所忽略的细节,层层剥笋,多边荡开,创获颇多。这种有如点穴般的评弹见解才真正使现象面目原形毕露,无所遁逸。

永康先生述及文章的老味、药味,静气、仙气,开阔之气……娓娓道来,不枝不蔓,后记中又借烹饪的境界来谈文章的气味:

“我是在努力尝试把散文、随笔、杂文、札记、小品等等一锅烩,再吸收一些哲学、史学和诗学的营养,试图逐渐形成一个非驴非马的文体。”

这番夫子自道,正可见其综合的心力思考以及技术手腕。他的这种试验作品,文笔不枝不蔓,稳健从容,清隽而不乏纡徐的理致,很能慢慢释放大自然惊心动魂的万千气象。其间潜藏一种典雅之美,若有深意存焉。这是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文笔连通到历史与时间的深处,议事的周到、观察的深情,袅袅不尽的情怀凝注笔尖,故而即令许多他人叙写过的题材,文字也因独到的表述而不同凡响。

“地分南北,凉热兼具,季节变化分明有序,方为宇宙之正道。”文章又何独不然?《野墨集》文笔低回缭绕,顿挫沉郁,有举重若轻之美,却全无避重就轻之感,保持发扬了中文原有的特性与美质,雅洁精炼,颇饶弹性。千变万化之中,有忠厚,有沉痛,有感慨,而其意在笔先,颇多弦外之音,臻于沉郁之化境。完全避免一些写家叙事论断二分法那种一览无余卡通化的毛病。好像丹青高手,中锋用笔,勾勒处处是笔墨的深意,略加渲染的地方,则含蓄不尽,言外多的是悬想的空间。激情与孤愤隐藏了,留下的是哲学的深思、表述的醇美,作者捕捉那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让人想象并沉迷于草木蓊郁、山川秀蔚的图景,那草木气息的循环滋养!

大自然乃是与人性相协调的精神家园,也是引发自由联想的源头。今人懵懂糊涂中失去了再也唤不回来的生态环境。很多慢性病因此而生;要想减缓之,恐怕还要从生活方式上入手。回到先前的时代本属臆想,如果没有时光倒流的机器,那么,游心于《养民间之真气》、《性本爱秋山》、《清风入室》……这些灵妙的篇章,纸上得来也终觉不浅。知识、悟性、趣味、发现,当中就蕴涵生命诗意的经纬。

运用社会学的微观法则,见微知著,一段最微小的历史事实也能感人至深。

如乡愁背后的人与事,作者所依据的事实证据不仅是故实和档案,更有细民百姓万花筒般的生活,以及田野的踏勘,从这些出发点去诠释历史事件,是自下而上地看历史。此种史学观,英国现代史家称之为“草根历史学”,意大利史学家金斯伯格则称之为“小虫转身的历史学”。

沉溺与升华,挖掘和发现,作者以报人作家的人文精神,担当着阐释历史、关注当下的使命感。综观他的文章境界,一见其大,一见其广,一见其深。大是经验与推论的魄力阔大,广是眼界与视角的广远,深是他对巴蜀乡梓感情的深厚。

永康先生的这种史学怀抱及眼光,诚如梁启超所说“乘飞机腾高空周览山川形势,历历如掌纹,真所谓俯仰纵宇宙、不乐复何如矣”(《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许多僻处一隅的史事,蒙尘已久,若非他的深度下潜式的挖掘,势必趋于冻结或走向湮灭,但是一经他的刮垢拂尘,呵护与阐释,仿佛重放的鲜花,又像珍珠般闪光,一则精气神全出,一则文化关怀的用心顿显。

把学术的心得、艺文的发现从容化入家常闲话似的体裁,以明慧的心境,造成一种综合的效应。原委因果,宛然在目;性情风格,错综有序;分析定性,尤见工夫。这就好比沙漠的某处地方藏了甘甜明净的水井,给人长远的安慰。它的全新的答案,全新的叙述,也激活并促进了知识的吸引力。正如《桃花吟》所瞩目的,人与植物、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迁流住灭,一往情深的低回不已。

掩卷凝思,漫漶隐约的字句,在纸上浮现起来,不惊不诧,灵妙大方,水墨淋漓的,像是古艳的流水音。宁静、生机盎然,而又深邃——“虽不是万山红遍,也是层林尽染了”……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新闻推荐

法院“开放日” 庭审“零距离”

本报讯(记者罗琴文/图)为增强人民法院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悉权和参与权,日前,阆中市人民法院组织开...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