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图书馆馆员张华获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二等奖与史对话 妙手回春
●本报记者 杨晓江 文/图
他们或穿白大褂,或系白围裙,终日伏案,小心翼翼地修补每一个虫洞,将一册册面目全非的古籍修复如初———他们就是 “古籍医生”。今年7月,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共有来自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系统14家单位的24名古籍修复师报名参赛。
阆中市图书馆馆员张华作为全省两个基层图书馆代表之一参加比赛,并成功进入决赛。决赛中,张华凭借较好的修复技艺,完成了咸丰三年《阆中县志》第一册的修复,获得二等奖。日前,记者对张华进行了采访,听她讲述古籍修复背后的故事。
新手参赛 巧用古籍修复技艺
今年7月,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阆中市图书馆馆员张华是24名参赛选手中基层图书馆的两名代表之一。
在初赛中,主办方将一本亟待修复的清代四川地区“马氏宗祠族谱”分配到参赛者手中,每位参赛者分到两页,他们需在一天时间内,将这两页或被虫蛀、或粘连、或脏污、或破损、或焦脆的古籍修复如初,得分前15名的参赛者进入决赛。
“我分到的两页书破损十分严重,属于一级破损,修复的难度还是比较大。”张华介绍,因为刚接触古籍修复不久,她技术还不熟练,修复过程十分缓慢,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复好,她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
最终,张华修复的两页“马氏宗祠族谱”得到评委的认可,成功进入决赛。
张华告诉记者,今年4月,在阆中市图书馆的推荐下,她到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进行了一周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虽然只有一周时间,但是我学到了分类、装帧、补洞等基本技艺。”张华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培训,她才有勇气参加比赛,没想到在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学到的技巧全部用上了。
根据比赛要求,进入决赛的选手,在本单位馆藏文献中选择一册待修复的古籍按照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进行修复,参赛人员将自行选择修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或最能展示修复技艺的环节录制5分钟以内的视频,省古籍修复专家根据参赛者作品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22种“病况” 精心修复拿下奖项
咸丰三年《阆中县志》是阆中市图书馆馆藏的重要文献,由清代徐继镰、李惺等编撰。《阆中县志》共4册,第一册有91页。“这本书收藏价值高,记载了阆中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张华告诉记者,因此她想利用这次比赛的机会,对其进行修复。
由于时间久远,保存技术条件差,《阆中县志》存在虫蛀、酸化、破损、褐斑、霉烂等22种“病况”,属于一级破损。此外,该书每页书口均破裂,天头、地角、书脑均有裂口,且较为严重。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张华对书皮、护页进行了换新,对内页、书头、书口等处进行了修补。“修复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任务难度较大。”张华介绍,在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修复,比如本书册是连史纸,修复时仍采用连史纸,对书叶虫蛀、破损进行补破处理,需先用连史纸补洞,再用皮纸溜口,对于破损特别严重无法补破处理的个别书叶则需要整叶托裱。
清洗书叶也是其中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阆中县志》书叶水渍、墨渍、酸化较为严重,在每张书叶补破完成后,张华采用纯净水对书叶进行喷潮、吸水处理,使书叶变得较为干净,污渍墨渍淡化,酸化减轻,修复后的pH值由5.02上升到5.72。
“一般修复一页要一个小时,遇到破损特别严重的,可能需要花上两个多小时。”张华说,她白天在图书馆工作,晚上就带回家修复,期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就在9月下旬,修复的关键时期,张华突发急性胆囊炎,她坚持一边住院,一边修书。
最终经过张华的坚持和精心修复,《阆中县志》第一册显得平整、舒展,干净、整洁,得到省古籍修复专家的一致认可,获得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二等奖。
“这次比赛,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古籍修复来说,我还是一个入门者。”张华表示,接下来将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古籍修复技艺,同时也愿意把自己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需要的人,共同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
新闻推荐
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同方式给周边贫困群众分羊羔,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年底回收肉羊“肢残羊倌”:致富不忘家乡人
●本报记者杨晓江见习记者徐泽耀“咩咩咩……”10月22日清晨,天刚朦朦亮,在阆中市治平乡赛云观村的肉羊养殖基地,300多...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