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孤节负辛勤 追忆阆中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晋铭(上)

南充日报 2019-10-28 06:40 大字

●本报记者 杜杰/文陈村铭/图

见到他, 是在一幅定格的照片中, 在灯光明亮的阆中市纪委监委会议室,他坐在第一排中间,短短的头发,黑瘦的脸,双手交叉,手肘撑在桌子上,桌子上有一本翻开的笔记本,一支笔躺在上面,一杯新泡的茶,冒着热气,茶叶还没来得及沉入杯底……

他的身边, 是一起奋战在反腐败斗争战线上的同事;他的背后,墙壁上高悬着 “忠诚坚定、 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十六字铮铮誓言。

这张照片拍摄于今年9月19日, 他在9月22日已经永远地离开。 他的这张照片, 永远地定格在阆中市纪委监委的微信公众号“阆苑清风” 上。9月26日,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百名干部群众自发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有人错愕震惊!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泣不成声!

年仅43岁的他, 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在他43岁的生命年轮里, 有着20年的党龄、14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在这些年里,有他潜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辗转奔波; 有他为了百姓的疾苦困顿而流下的深情热泪; 有他面对父亲妻子和女儿的丝丝柔情……

他的一生, 充满着共产党人无限忠诚的信仰;他的一生, 践行着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和担当;他的一生, 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挚爱的纪检监察事业而鞠躬尽瘁。 他就像办公室走廊上那盆傲然挺立的翠竹,坚韧不拔,无畏风雨,高风亮节。

再回首, 望一望他最后定格的音容笑貌; 再追忆, 念一念他长存人心的名字———阆中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晋铭。

七里开发区巴都大道85号,是阆中市委机关办公所在地。阆中市纪委监委就在这幢大楼办公。三楼走廊上有一盆翠竹,傲然笔直,309室则是张晋铭生前工作的办公室。办公室门的对墙上,裱挂着“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

推开张晋铭办公室的门,在他的办公桌上,办公电脑、党报党刊、业务书籍和43本工作笔记本整齐地摆放着;略显杂乱的是两包晒干的中草药,安静地躺在文件柜的抽屉里,仿佛还在等待着再次跳进张晋铭那只已经干涸的水杯里。

每天上班时间,同事们都会打开 309室的门,进来看一看,或擦一擦桌面上新落下的灰尘;到了下班的时间,门又被同事们轻轻关上。在同事们的心里,满是张晋铭如翠竹一般挺立的身影,他仿佛从未离去。

“我好几次看见张常委下班时,他都会看一看办公室对面墙上的对联,有时候还会用手擦一擦上面的灰尘。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副对联就是张常委一生的写照。”阆中市纪委监委办公室主任王九刚说。

“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工作!”

2019年9月19日上午,阆中市纪委监委办公楼里,迎来又一个寻常且忙碌的一天。张晋铭也早早地到了办公室,笑着和每一位碰见的同事打招呼。在这一次的碰面中,大家都惊觉“张常委变得愈加瘦黑”。

上午10点,阆中市纪委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平日里习惯端坐的张晋铭,我注意到这次他有些坐不住,总是双手交叉,拿手肘撑在桌面上。”阆中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赤耿说,他明显地感到了张晋铭不对劲,会议一结束便堵在张晋铭面前:

“老张,身体不舒服就回家多休息,莫硬撑哦!”

“今天机关要开这个会,咋不通知我?我还是从办公室游茂那打听到了,以后单位有啥活动一定要通知我!”

“考虑到你身体不太好,想让你多休息休息,才没通知你的。”

“身体不碍事。”

说完,两人都笑着分别,各自忙开。

“身体不碍事。”这是张晋铭在同事们面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大家得知他身体不好、劝他多休息时,这句话就自然地说了出来。现在回想这句话,他是要用行动来实践的。

9月6日,生命倒计时的第16天,张晋铭忍着病痛,拖着干瘦的身体,还和帮扶干部来到单位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宝台乡赵家沟村,走村访户,查看村上产业发展情况。尽管秋意渐浓,寒气微微,可脸色蜡黄的张晋铭总是满头大汗,走路时老是用手捂着腹部,有着多年村医经验的赵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策从村卫生室拿了些止痛药给张晋铭服下,病痛才有所缓解。稍事休息后,即便如此,张晋铭又迈开了走访的脚步……

9月22日中午12点26分,平日负责通知会议的游茂,在这个时间点给张晋铭发送了这样一条短信:“张常委,明天早上9点30分市委要在德宏堂召开全市警示教育暨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大会,请领导您参加!收到请回复,谢谢!”

时值周日放假,游茂并不知道此时的张常委已经躺进重症监护室,还有5个小时就将走完他短暂的一生,而等游茂得知这个噩耗时,他再也等不到张常委像平日里一样,回复他“收到”二字了。至今,在游茂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张晋铭为打听会议发来的短信:“昨天说开会?”短短的几个字。

“张常委走了……”,杜伟的泪水滚落在地

和同事赤耿分开,11点刚过,张晋铭回到自己办公室便忙碌开了,查看自己定点帮扶的赵家沟村贫困户任桂华家庭情况台账:在厨房改造、卫生厕所、便民路建设、医疗救助等方框里一 一画“√”;写下下一步案件查办的工作计划……

11点30多分,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杜伟带着《阆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初步核实呈批表》来到张晋铭办公室,请张晋铭审核签字。张晋铭反复核对表上内容,并详细询问了相关细节,确保准确无误后,张晋铭在“分管常委意见”这一栏签下了“同意,请李书记审签”和自己的名字、日期。

时间临近12点,阆中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李大东正专心伏案整理案件材料,张晋铭却意外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李大东也就停下手头的工作,抬起头注视着张晋铭吃力地拉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并缓慢地坐下。

“老李,跟你沟通一下,我吃药可能要耽误上班时间,我怕影响了工作纪律……”还没等李大东开口,张晋铭自己先说了起来。李大东注意到,此时的张晋铭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头斜靠在椅背上沿,眼睛微闭着。

“老张,哪里不舒服?我送你去医院看看。”李大东关切地望着张晋铭说,“还有,工作上的事,你少做点,其他同志都可以帮你分担一些……”

“这才从上海看病回来,不去医院哦,况且中药西药天天都吃起的……”

“我来想给你请个假,后头上班估计有时候我要晚到一会,但我每天一定都会来……”

“老张那天说话的声音都是有气无力的,每句话的后头几个字都很微弱,没想到他病得这么严重,更没想到这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回忆起当天的对话场景,李大东红了眼。

时间一晃,来到9月29日,张晋铭离开一周。10天前他签字的那起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立案审批表按照程序走了下来,杜伟在张晋铭的办公桌前静静坐着。

“张常委走了……”杜伟小声念叨着,眼泪一下子滚落在地。

与妻子的艰难约定

“晋铭个性坚强,又把工作看得很重,即使晓得了自己的病情,也不可能抛开工作不管不顾。”结婚16年来,李敏比谁都要了解自己的丈夫:

“我怀孕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要生产的那天,晋铭才请假陪我;2006年,组织调晋铭到阆中市纪委工作,经常加班,无暇照顾家里老小;半夜接打电话、写材料、临时出差是常态;姐姐想找他帮个忙调动工作他也不同意……”李敏这些年的记忆中,丈夫似乎就是一个“工作狂”。

对于张晋铭的病情,李敏开始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从2018年10月,张晋铭被查出癌症,李敏担心给丈夫造成心理负担,就向丈夫隐瞒了病情,只告诉他患的是肝囊肿,没有什么大问题,自己则独自扛下所有的压力和痛苦。

“当时我感觉整片天都塌下来了,晋铭平时工作忙,自己身体上的事很少过问,检查报告都是我帮他去医院拿的。”李敏回忆起这场噩梦,泪流不止。

漫长的求医路正式开始。李敏带着丈夫去了北京、上海、陕西、成都等各大城市检查看病,每次只要一检查完,张晋铭总是自己先赶回去工作,留下李敏独自等检查报告、拿药。

“晋铭只要一问起我检查结果,我就避重就轻地给他说一点,或者以他得的是肝囊肿为由搪塞过去。”李敏为了瞒住丈夫,总是独自在路上便把检查报告、看病的单据撕碎扔进了垃圾桶,即使卖了一套老房子给丈夫治病,也绝不去医保局报医疗费。“阆中城市小,丈夫熟人多,一去报医疗费他的病情很快就传进他的耳朵里了”。

“我天天吃了这么多饭,为啥都不长肉,还越来越瘦?”张晋铭不久之后对自己的病产生怀疑,李敏回答道:“你肠胃不好,所以吸收就不好。”

无奈病情骗不了人,张晋铭日渐消瘦,身体状况急转直下。2018年12月,李敏陪着丈夫,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不曾想,住院期间,张晋铭对照药品标签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给自己“确诊”为癌症。在病床前,实在瞒不下去的李敏流着泪将实情告诉了丈夫。

没有想到的是,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张晋铭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说自己也是读过书的人,是党员干部,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并劝妻子不要再隐瞒,他会坦然面对。住院期间,他与妻子作出艰难约定:不休息继续工作、不向组织伸手要求解决困难……李敏含泪点头答应。

第一次手术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张晋铭的免疫力变得更差,夜里他常常疼痛难忍,无法入眠。李敏就整夜不断换毛巾给他热敷,不断用酒精擦拭他的额头、腋下、脚心……

今年4月,李敏带着丈夫去到成都华西医院接受了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和靶向药物治疗产生的高昂医疗费用给他们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治病,他们又卖掉了娘家分给他们的一套拆迁还房。

即便是这样,张晋铭也没有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手术出院后,在家稍微休整的张晋铭又开始上班,“没得问题。”面对组织和同事的关心,张晋铭总是笑着这样回答。

9月2日,还有10天就是中秋节。张晋铭提前就请好假,主动让李敏陪他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病情。“算算时间,回来刚好可以陪女儿过中秋节。”张晋铭笑嘻嘻地对李敏说。

“那位专家当着晋铭的面,直接就说‘你这个病很危险,做好思想准备吧……’”李敏回忆说,他当时可能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听了后啥都没说,从上海回来后,晋铭一如既往投入到工作当中,根本劝不住。他说:“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工作!”

新闻推荐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创作基地花落阆中

■南充晚报记者张松/文阆中记者站张晓东/图10月27日上午,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四川省南充...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