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三届西博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传统文化放异彩 南充文旅受热捧

南充日报 2019-09-23 03:1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然/文 梁洪源/图

连日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热度不减,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南充展馆内,南充参展商安排了王皮影表演、丝纺服装走秀、大木偶表演等节目,展示了“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等“五张名片”,吸引众多参展商、参观人员的目光。

当下,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发展共识。南充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孕育了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近年来,南充构建“六大体系”,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全面打造“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题”,推动南充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上半年,南充重大旅游项目共完成投资12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59亿元;将力争实现全年文化旅游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

1 现场演绎 南充传统文化深受喜爱

21日上午,记者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南充展馆看到,馆内热闹非凡,王皮影、大木偶等南充传统特色文艺正在这里表演,吸引了不少参展商和参观人员驻足观看,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鼓点声,白色的幕布之上,几名身穿古装的皮影人物翩然登场。只见,皮影人或一袭长袍、或头戴长冠,各具特色、造型各异,在灯光映照的白色银幕上上下翻飞、你来我往,动作流畅而潇洒,在铿锵的器乐伴奏、声情并茂的唱腔的烘托下,展现出热闹非凡的故事情节。在幕布后面,两名表演者嘴里唱着曲儿、手里拿着人儿、脚下踩着棰儿,各控制着4根竹签,牵动着皮影人不断做出纵身、跳跃、挥手等动作,引得现场观众连连鼓掌叫好。

“皮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这种表演形式独特有趣,且展示了独特的技巧,十分吸引人。”正在观看皮影表演的成都市民王力告诉记者,趁着周末,他带着一家人来展馆内参观,孩子看到了南充馆内的皮影表演,十分感兴趣,便停下来观看,这是孩子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皮影表演,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也让孩子增长了很多见识。

“南充馆安排得真好,既有产品展示,还有文艺表演,动静结合十分吸引目光。”来自广州的参展商李先生表示,他曾到过南充两次,对南充的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王皮影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习基地就在南充市阆中古城内。王皮影做工精细、人物造型漂亮,且表演融入南充本地的故事和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王皮影,南充展馆内还举行了川北大木偶表演。现场,不少参观人员走到站台旁,拿起木偶,扯动拉线,亲手操纵大木偶,零距离感受大木偶的魅力。

“不容易,我操作了一下木偶,发现木偶表演比我想象中的难很多。”体验过大木偶操作后,成都市民曾嘉嘉表示,这两年,南充川北大木偶非常‘火’,创造性制作了独具中国特色、四川特色的“熊猫队长”,一经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就惊艳世界,真的值得大家为其点赞。

据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期间,南充市在南充展馆安排了王皮影表演、丝纺服装走秀、川北大木偶表演等节目,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把南充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现给观众,通过艺术的形式讲述南充故事,传递南充声音,让大家全方位了解南充的新形象。

近年来,南充文化艺术大放异彩。《丝路驼铃》、《龙门传说》等45个剧(节)目荣获国际金奖和全国、全省一二等奖;川北大木偶“熊猫队长”作为主角登上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舞台;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荣膺第十八届群星奖;南充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部马王皮影、阆中王皮影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北灯戏《跳蹬》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成功打造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品牌,年均组织举办“送演出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戏曲进校园”、“歌舞杂技进社区”、“送文化下乡”和重大节日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2000余场……

2 擦亮招牌 “五张名片”备受关注

在南充展馆左侧入口处,一台触摸式的智能展示屏吸引了不少人围观。通过点击屏幕上的不同选项,南充文化旅游的“五张名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屏幕上。

在“五张名片”中,“将帅故里·红色文化”格外引人瞩目,其中,南充“新晋”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朱德故里景区,更是名声在外、备受关注。朱德故里景区2014年启动5A创建工作,2015年11月通过资源与景观质量评估,进入全国5A创建预备名单。2016年9月,景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检查,10月进入国家旅游局5A景区网上公示名单,11月正式授牌。该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完成了6.64公里的内环线公路安全设施、边沟路沿工程建设和绿化栽植,属于原生态开放式景区。景区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我先后去过朱德故里景区3次,那里的植被茂盛、生态宜居,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丁氏庄园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景区规划始终坚持保持原有风貌,把景区定位为与村民共融的开放式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实属难得。”正在馆内参观的重庆市民文祥元告诉记者,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而且城市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有吃、有耍、有看头,安逸得很。从重庆自驾到南充,仅需3个多小时,而且每天还有不少动车来往重庆和南充之间,交通十分方便。

近年来,南充进一步优化文旅融合市域布局,建设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相互促进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全面打造“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题”。即以南充主城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核心集群,以嘉陵江为轴线的文化旅游生态景观大走廊,以灵秀南充、人文顺庆、山水高坪、忠孝嘉陵、古城阆中、亲水南部、有机西充、红色仪陇、浪漫蓬安、康养营山为主题的市域布局。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充共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2019年,南充共有44个重大旅游项目(其中续建30个、新建14个)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全年完成投资221.45亿元。今年上半年,重大旅游项目共完成投资12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59亿元。

3 文旅融合 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南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城建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嘉陵江将她最柔美的身段留在这里,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怎么干?南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指出,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做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名片”,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为此,南充加强规划引领,突出项目驱动,构建文化旅游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交流融合“六大体系”,进一步优化文旅融合市域布局,建设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相互促进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推动南充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柔美的灯光照在古镇入口牌坊上,“张飞”带领兵卒把守大门;走进街巷,站在屋檐下的“铜人”忽然动了起来,用中国传统的说唱形式,将阆苑风物、古城往事娓娓道来……这是阆中市南津关古镇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的情景。一小时内,在曲曲折折的古镇街道上,一步一景、亦歌亦舞,阆中民俗、饮食、三国文化等,一一展现在游客面前,成为文旅融合的一大亮点。

如今,在阆中,既可以零距离欣赏阆中传统民俗舞蹈《亮花鞋》,到华光楼前观看川北婚俗《我在阆中上花轿》;还能够见证张飞巡城、秀才赶考、道台审案,参与“万人同品腊八粥”等,已经成为南充文旅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

今年以来,南充突出抓好香港纵横文旅、广东恒大旅游城、广东宜华康养、阆中木艺博物馆等十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林业”、“文化旅游+水利”、“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教科卫”、“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文旅融合重要产业,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推进南充市文旅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此外,南充还将继续实施升钟湖环湖景观道路及隧道工程、营山县旅游快速通道建设项目、黄金江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清泉寺文化特色小镇、中国西部红木家居文化创意项目、天宫特色旅游小镇、丝毯文化创意产业园、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南充西巷文化商业街建设项目等一大批文化和旅游项目,进一步繁荣南充文化旅游产业。2019年,南充将力争实现全年文化旅游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

新闻推荐

共度丰收节 共享农家乐2 0 1 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南充市庆丰收活动启动仪式在阆中举行

本报讯(张晓东)9月20日上午,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南充市庆丰收活动启动仪式在阆中凤舞天宫旅游度假区———飞凤镇桥亭...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