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地 甘肃天水解读丝绸之路旅游“密码”
●本报特派记者 刘海 李波 张松 周汉兵 发自甘肃天水
从陕西宝鸡前往甘肃天水,“丝路寻踪·源点南充” 重走丝绸之路采访组在出发前夕遇到小小“麻烦”:8月13日黄昏,车行宝鸡市区一车流量极大的路段时,被后面一小车追尾。在当地南充商会老乡的帮助下,采访车连夜被修复。
14日中午,采访组抵达甘肃天水。行走在这座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街小巷中,浓浓的伏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A 专家观点 伏羲文化与阆中密不可分
今年6月下旬,甘肃天水再次举办规模盛大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邀请贵宾1500人,嘉宾5000人,参加活动的各地游人达200万。”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汪保全说。
天水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至今已29届,可谓届届有亮点。天水市文旅局宣传推介科科长周随平介绍,近三届的文化旅游节中,组委会增加了射箭等内容。汉将李广系天水人,当地借此举办的“李广杯”射箭大赛吸引了东南亚各国的客人参加,从而使此赛事活动成为文化旅游节的一大看点。
多年来,天水文史学界致力研究伏羲文化,并取得重大成果。如今,当地的研究成果已被国内业界认同。作为“人文始祖”的伏羲,对后人的创造性贡献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八卦、造书契、织网、养家畜、造屋、嫁娶、养蚕。
伏羲从何而来呢?天水市民俗专家李子伟介绍,根据史载,伏羲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
这一观点与阆中文史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一致。2013年8月,阆中名研会学者在《阆中古城码头》一文中指出,《四川通志·嘉陵江》在“保宁府阆中县”中载:“(嘉陵江)在(阆中)县(城)西南三里,即漾水也,又名西汉水,又名阆中水,亦曰渝水,又名南津河,入县境东南流八十里入南部县。”
“漾水”和“西汉水”本发源于甘肃天水市秦南区齐寿山嘉陵江西源的水,流经陕西略阳县白水江镇后始名嘉陵江。流经阆中的嘉陵江历史上竟然有与西源“漾水”、“西汉水”相同的江水名称,这一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之为“随地易名”的现象,本身就道出了两地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据《竹书纪年·太昊》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生帝于成纪。《补史记·三皇本纪》说,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疱牺于成纪。《路史》卷十说:“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
李子伟认为,其实,伏羲当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也即华夏最早一代。伏羲的母亲华胥为阆中人,可以说,伏羲文化一脉相承于阆中。
B 南充与天水 三国文化一脉相承
天水市博物馆里,有一幅丝绸之路甘肃段示意图,天水系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汪保全说,天水是中国版土的几何中心,历史上,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上山谷丝绸之路与陆路丝绸之路的交叉点。山谷丝绸之路,是指西宁经乐都,至临夏、临洮、陇西、武山、甘谷到天水一段;陆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从天水经张家川、陇县、宝鸡至西安一段。前者相比后者,道路尤为崎岖。
唐宋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外国使节朝贡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道风景。史载,当年接受朝贡的皇帝们,在收下朝贡品后都无一例外地给予赏赐,而不少赏赐物的价值远远超过朝贡品。
朝廷官员们发现,外国使臣的朝贡品中,有不少“参假”。为杜绝“参假品”混入贡品,当年,天水设立有专门的贡品官方检查站,对通过的贡品严格检查、把关。
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出彩,近年来天水进行了专门研究。天水市委政研室财经科科长张耀武介绍,从文化视角入手,天水对当地的文化源流进行了深入思考。
天水有8000年的人类活动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2700年建城史,大地湾文化为其中的代表。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这里有地下文物450处,其中国家级17处。
14日下午,天水市伏羲庙前广场左侧长廊中,百多名在此休闲的市民们,围坐在一起欣赏当地秦腔爱好者表演。
“秦腔分明在陕西,这里怎么会有秦腔呢?”采访组一行的疑问,在了解天水秦人发迹史后,很快就被打消。
当地博物馆载:公元前891年周孝王时,秦人先祖非子西垂牧马,最早就在天水的张家川与清水县一带。从清水县秦亭建邑起,秦人、秦族、秦文化便在这块土地上悄然产生。后来,壮大起来的秦人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天水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早期秦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佛教石窟文化,构成当地历史文化的大厦。在天水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雍际春看来,天水的三国古战场文化与南充的三国文化一脉相承。“南充历史人物张飞、陈寿、谯周等,均与三国文化相关。特别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如果没有陈寿,就没有《三国演义》,也就不会有三国文化的流传。”
C 文化引领 两地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采访组在天水采访期间,正值天水一年中最炎热之时。虽然太阳灼人,但进入树下或建筑物阴影下,让人顿觉凉爽。
14日下午近6时,伏羲庙内游人不断。站在巨大的伏羲塑像前,听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古老的伏羲似在眼前。
伏羲庙建于明朝,供奉伏羲塑像的太极庙成为伏羲庙的代表。太极庙大殿门外两侧有巨大的花窗,上面的龙凤彩雕栩栩如生。讲解员说,龙寓意自强不息,凤则寓意和谐。
徜徉伏羲庙,一株标有1100年树龄的槐树,成为该庙的“镇庙”之树。在南充一带看似并不起眼的槐树,在这里竟然长成千年巨树,足见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行走天水市区,大街上满是以槐树为主打的行道树。
去年以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天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周随平说,2018年全市接待游人42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3.3亿元,同比增长35%和36%。今年上半年,天水接待游客227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15.3%、17%。
“天水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到天水地方生产总值的29%,其支柱产业地位由此形成。”天水市政府政研室办公室主任曹磊说。
上世纪70年代,天水成为三线建设的重镇,近30家国有大型企业入驻这里,奠定了天水老工业的基础。当地的“华天电子”年产值92亿元。今年,当地12家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匈牙利中东欧商品展,让“天水造”活力大增。“轩辕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全国龙舟公开赛、国际篮球精英邀请赛等,让天水对外知名度不断提升。
“融入‘一带一路’,愿南充和天水一道,在丝绸之路、三国文化、华胥伏羲文化的牵引下,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临别天水,任进祥如是说。
新闻推荐
溯南充文化、赏南充山水、品南充美食华裔青少年走进南充踏上寻根之旅
●本报记者谯灵敏实习生王梦璇品印象嘉陵江,赏山水南充城。8月1日至1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四川省侨联、南充市侨联承办的...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