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文旅融合“融”出发展新气象

四川日报 2019-07-28 06:38 大字

7月24日,南充1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834亿元。其中,投资67.2亿元的阆中市灵山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引人注目。该项目由中国500强企业新华联集团和阆中市合作打造,将成为嘉陵江上游核心文旅景点和阆中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进一步丰富阆中古城文旅业态,增强古城的吸引力,也将成为阆中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南充:文旅融合“融”出发展新气象。

今年以来,南充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好消息频传。

阆中市被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成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南充云霄合唱团夺得全国第十届中老年合唱艺术节金奖和组织奖;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荣膺第十八届群星奖;南充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部马王皮影、阆中王皮影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仅30个村入围……

荣誉是对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认可,背后折射的是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今年1—6月,该市接待游客37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9.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23.9%。文旅产业已成为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亮点、新路径。□山歌(图片由南充市委宣传部提供)

擦亮五张“文化名片”打好文旅“一副好牌”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

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据统计,南充不可移动文物保有量居全省第三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是南充的奋斗目标。文旅产业是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去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75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产业。”南充市文广旅局负责人介绍。

文旅产业如何谋篇布局?摸清家底,突出特色,找准比较优势,精准定位,规划引领。

为此,南充市提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做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文化名片”。南充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清晰:瞄准经济文化发展大势,深挖文化旅游潜力,做足文化旅游文章,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力、供给力、竞争力,推动南充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奔跑的路径清楚明了:“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题”的文旅产业布局,着力擦亮五张‘文化名片’,并推动文旅软实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一核心,就是以南充主城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核心集群;一走廊,就是以嘉陵江为轴线的文化旅游生态景观大走廊;十主题,就是以灵秀南充、人文顺庆、山水高坪、忠孝嘉陵、古城阆中、亲水南部、有机西充、红色仪陇、康养营山、浪漫蓬安为主题的全市文化旅游总体布局。

从暮春到初秋时节,每天清晨,在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成群的牛儿渡过嘉陵江,来到江心岛上啃食青草,黄昏时节,享受了一天美美大餐的牛儿,心满意足地回游、上岸、归栏。这就是“百牛渡江”景观。放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蓬安人充分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并赋予其农耕文明的人文禀赋,把“百牛渡江”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放牛节”。截至目前,“放牛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成了蓬安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年都吸引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慕名前来。据蓬安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底到10月的“放牛节”期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今年预计会比去年接待更多的游客”。蓬安还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建设了“爱情小镇”“玫瑰花谷”等文旅项目。

目前,南充文旅产业全域发展形态正在加速形成,集文化体验、文创产品、购物娱乐、主题乐园、户外运动、康养休闲、湿地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形态呼之欲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环线:以锦绣田园、七坪寨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环线,以凤垭山、凌云山、中法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生态康养旅游环线,以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为主的主题文化旅游环线等。

“旅游+”“加”出文旅融合发展新空间

7月25日,在位于南充市嘉陵区的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游客被南充深厚悠久的丝绸文化吸引,兴致盎然地参观展示厅的缫丝机、缂丝机、云锦提织机等设备。“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集丝绸历史、丝绸文化、丝绸展销为一体,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和才介绍,这个丝绸博物馆的设立,有效延长了丝纺产业链价值链。除了这个博物馆,该公司在都江堰、雅安、九寨沟等地的旅游景区均建有丝绸文化体验馆和产品展示馆,每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

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南充市的旅游新业态,方兴未艾。南充把机械工业生产流程提升为富有情趣的旅游体验过程,把封闭的工业企业变成开放的旅游区,丰富了旅游产品,为工业企业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如张飞牛肉三国文化产业园和保宁醋博览园被认定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张飞牛肉三国文化产业园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在园区内购物总额超过5000万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但促进销量扩大、提质增效,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口碑,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旅游+”让张飞牛肉公司从年产值不足80万元的街道作坊,发展为目前产值超4亿元、产品远销 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食品企业。

保宁醋文化博览园,如今成了游客“打卡”醋文化的景点。博览园集旅游、展示和体验于一体,将古建筑文化、食醋文化和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让游客在游览、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雕花艺术,学习醋文化。目前,保宁醋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酱油厂、醋糟处理厂,按照智能化要求建立酱油、白醋生产线8条。”对保宁醋未来的发展,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互动,深度融合,相生共兴。

阆中古城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旅游品质一流。之前,仅靠阆中古城,旅游经济处于“过路经济”状态,游客平均在阆中停留的时间不足1.7天。

转型升级,后发先至。阆中不断为旅游增加文化等元素,让古城旅游更丰富多彩。古城内,“张飞巡城”“秀才赶考”“道台审案”等旅游项目,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古城外,大型实景剧、主题灯光秀让游客流连忘返;乡村里,通过全域旅游,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乡村连点成线,串线成面,推进乡村旅游。

耕耘自有收获。目前,游客在阆中平均的逗留时间延长到2.9天以上。2018年,阆中市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亿多元,带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预计接待游客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77亿元,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9%。与此同时,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更多人投入到旅游业,并培育和发展了“旅游定制服务”“网约导游”等新型职业,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近20万人,去年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文旅产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增收产业。

没有名山大川,缺少历史文化遗存,能不能发展文旅产业?西充在实践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西充县依托发达的有机农业和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农旅互动、文旅互动,唱响了文旅融合的田园牧歌。利用产业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一乡一节”正是该县通过节庆搭台引爆乡村旅游、提升景点知名度的全新节庆平台。今年以来,该县举办了仙林“牡丹文化节”、双龙桥“玫瑰花节”、古楼“充国香桃品果节”等。目前,西充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18万多亩,建成有机生产基地105个,100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有机农业总产值超过35亿元,着力建设“西部有机农业第一县”。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也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据了解,近年来,西充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项目驱动 释放文旅发展新动能

7月26日,阆中水城项目建设现场,3座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该项目是阆中招引的第一个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项目,也是阆中文旅融合发展的重大支撑项目。项目建设范围包括嘉陵江金沙段水域以及构溪河水域,涵盖了水上观光、主题娱乐、湿地康养,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3平方公里。

相隔不远的河溪镇,阆中赛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该项目计划投资80亿元,今年3月14日动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赛车场、彩蛋基地、极限运动场、大众体育运动区等。据阆中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阆中赛车项目促进体育运动产业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该市正在规划建设宜华康养城。

阆中古城、赛城、水城、康养城“四城同构”,丰富旅游元素,催生文旅新业态。

仪陇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建设朱德故里国家5A级景区、张思德纪念馆等,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让红色旅游更具吸引力,仪陇县向民间艺术之乡挖潜,彰显书法、剪纸、篆刻等民间艺术的魅力,为景区赋能。同时,放大景区内客家文化的比较优势,打造客家文化民俗博览园。客家文化民俗博览园占地105亩,目前已经完成了客家宗祠、新派茶楼等主体施工,今年底将开门迎客。

项目为驱动,投资为抓手,以项目统领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投资100亿元的南充奥宇望和啤酒小镇,位于顺庆区华凤街道滑滩河社区和照壁沟村。在施工现场,挖掘机快速运转,运输车往来穿梭。

“项目一期工业用地建设现场,共有大小机械设备近百台、施工人员200余人,正在进行场平施工。按照每天开挖4万立方米的速度,土石方本月底将完成。”头戴安全帽、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北京奥宇望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南充奥宇望和啤酒小镇项目经理张松毅说,项目今年5月10日进场开工,按照工期安排,7月土方工程全部完成,8月开始啤酒厂打桩做基础,11月具备动力车间、酿造车间、包装车间安装条件,12月安装调试,力争明年春节前出酒。奥宇望和啤酒小镇围绕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精心打造,是基于精酿啤酒消费基础上的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体验式消费,打造集啤酒产业、啤酒文化、旅游、休闲、高端住宅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南充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南充新的城市名片和消费热点。

枝叶总关情,细微显真章。南充市在建设高质量的文旅项目、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不断在停车、如厕等“小问题”上下“大功夫”,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在阆中鱼翅广场,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停车场正在加速建设,规划停车位980个。据了解,阆中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启动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工程。该工程一期投资8.9亿元,新建6个停车场,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提供3347个停车位,同时配套建设339个充电装置。

“青瓦房、花格窗、三合院、百花香,周边还种植了很多藤蔓植物。走进公厕,里面有干净的洗手台,配置无障碍设施,很舒适。”7月25日,在朱德故里景区,来自西安的游客胡杰荣感慨地说。

“景区共建有公厕13个,每个公厕都安排有专人负责全天候保洁,并配备洗手液、干手器、厕纸等物品。”朱德故里景区办公室主任陈良平介绍。

小小厕所是文明的窗口。仪陇县在新建旅游公厕的同时,通过“厕所开放联盟”行动,把全县场镇的酒店、宾馆、商户、商城等场所的厕所全部纳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范围,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使旅游厕所数量、选址、功能与全域旅游发展需求相适应。

同时,该县还积极创新公厕管理方式,探索“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新模式,开发厕所商业业态,完善厕所功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厕所”“厕所电子地图”和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力争实现一键找厕所、用厕所、评厕所,方便市民和游客如厕。据了解,该县计划通过三年行动,新建厕所33座、改建厕所43座,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充市重点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9.0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53.77%;今年新签约文旅项目17个,签约资金232.3亿元。

开工项目接二连三,续建项目快马加鞭,新签项目纷至沓来,“项目南充”将催生“文旅南充”“诗意南充”。

美丽南充,这里有诗和远方!

新闻推荐

“春节老人”落下闳

生于阆中,西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制定太初历,确立正月为岁首,从而有了“春节”,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在首批10...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