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发展 谈变化 献良策—— 南充市离退休干部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实

南充日报 2018-11-27 03:45 大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日前,市委老干部局举行南充市离退休干部“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访谈活动,邀请全市10余名经历过南充改革开放重大政策的设计者、重大节点的见证者、重大事件的亲历者、重大领域的破冰者,围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通过访谈的方式,请他们畅谈沧桑巨变、回忆艰苦历程、总结宝贵经验、提出真知灼见。

访谈中,离退休干部们说发展、谈变化、献良策,谈出了自豪感、谈出了向心力、谈出了正能量,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表达出助力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共同心声。

关键词:包产到户

以阆中县沙溪公社“包产到户”为标志,拉开了当时南充地区农村改革的大幕,经过四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南充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7年底,南充市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9元,全市共退出贫困村794个、脱贫49万人。

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炽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78年11月,阆中县委决定在该县沙溪公社二大队试点“包产到组”。1983年,阆中县委决定在沙溪公社七大队试点“包产到户”,一年时间下来,干得好的生产队,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温饱难题随之迎刃而解。

阆中县沙溪公社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当时南充地区农村改革的大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开创了农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阆中沙溪联产承包制 拉开南充农村改革序幕

1978年11月,南充第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阆中县(今阆中市)沙溪公社(现沙溪街道)建立,从而拉开了当时南充地区农村打破“大锅饭”、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开创了农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炽昌,是南充第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告诉记者,“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收工一阵风”是“包产到户”前农村生产景象的真实写照。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致使粮食生产连年减产、农业发展缓慢,有的落后地区,每年不仅完不成国家的交粮任务,甚至要国家“倒贴”十余万斤粮食。

“穷则思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解决温饱问题便成了农村的首要问题。”李炽昌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开始试行。”李炽昌告诉记者,看着受苦受饿的农民,阆中县委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在学习了安徽“小岗村”和四川“金鱼公社”经验后,1978年11月,阆中县委决定在该县沙溪公社二大队试点“包产到组”,试点工作实行“以队为基础、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责任制。“包产到组”的第一年,该大队粮食增产10%。

“‘包产到组’的改革取得成功后,1983年,阆中县委决定在‘包产到组’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改革,在沙溪公社七大队试点‘包产到户’。”李炽昌说,“包产到户”的前提是村社的土地仍旧归集体所有,农户按照“人七劳三”的比例分配土地,一年的综合收入除去交国家和集体的粮食外,剩下的全由农民支配。

“‘包产到户’其实就是将土地经营权交给农民,这一次大胆改革,效果立竿见影。”李炽昌说,“包产到户”实行的第二天,当地农民的生产激情空前高涨,不再需要“喊工”便自行下地劳作,全家老小齐上阵,捡肥的捡肥、挑土的挑土……鉴于沙溪公社的成功探索,阆中县委随即将沙溪公社“包产到户”的经验在全县6370个生产队推广。一年时间下来,干得好的生产队,粮食产量甚至翻了一番,曾经的温饱难题随之迎刃而解。

关键词:升钟水库

自开灌以来,升钟水库累计向灌区供水5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024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40亿公斤,累计增加产值336亿元,防洪效益累计10亿元。升钟二期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立项,如今推进有序,建成后将可控灌南充、广安、遂宁三市五县(区) 72.81万亩耕地,助力“再造一个都江堰”。

四川省政协原南充地区工委副主任、党组书记郭光杰:

上个世纪50年代,南充十年九旱,亟需修建一座水库缓解旱情。1959年底,四川省委批准修建升钟水库;1960年4月,原南充地委、行署抽调干部、群众3000余人进场施工,但因工程量巨大,加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缺少生产资料等原因,升钟水库开工不久,便停工搁置。1976年6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修建升钟水库工程。1977年12月,来自南充地区各县(市、区)的3万多名工人,自带口粮、蔬菜和劳动工具赶赴南部县,拉开了升钟水库的建设大幕。1984年7月,升钟水库工程完工。建成后的升钟水库,流域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数万人建造“西南第一人工湖”

蜀人治水,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蜀郡太守李冰,便主持修建了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在距离都江堰东北方向330余公里外的南充,有着“西南第一人工湖”之称的升钟水库,则是当代南充人治水的一个杰作。

“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治水。与其它地方相比,南充地区水灾不多,但旱情严重,需要水库‘解渴’。”四川省政协原南充地区工委副主任、党组书记郭光杰,曾是升钟水利工程指挥长,他说,1953年,四川省水利勘测院派工程技术人员对嘉陵江干流及支流进行勘查,完成了《四川省嘉陵江水利工程勘查报告》,提出在嘉陵江支流西河中游的南部县升钟一带,修建一座大型水库的规划。1959年底,四川省委批准修建升钟水库。1960年4月,原南充地委、行署抽调干部、群众3000余人进场施工。但因种种原因,升钟水库开工不久,便停工搁置。

1972年至1976年,南部县连遭5年伏旱,粮食严重减产,为了缓解灾情,当时的省、地区两级党委政府组织了大批车辆从嘉陵江、西河运水到灾区,按人分配吃水。

“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长期得不到保障,复工修建升钟水库,抗御频频发生的旱灾,成了当时南充人民最迫切的愿望。”郭光杰介绍。1975年11月,南充地委成立“南充地区升钟水库工程指挥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1976年6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修建升钟水库工程。1977年12月,来自南充地区各县(市、区)的3万多名工人,自带口粮、蔬菜和劳动工具赶赴南部县,拉开了升钟水库的建设大幕。

“由于水库选址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渠道蜿蜒于群山之中,开凿十分不易。单是右总干渠、隧洞、暗渠和渡槽就占渠道总长度的一半以上。”郭光杰说,当时,开凿导流隧洞既无电钻又无电灯,大家就拿煤油灯照明,用钢钎铁锤向岩石开战。后来有了电钻,又缺通风设备,放炮后硝烟很久不散,于是就在斗车上加挡席,在洞内推进推出,以此震动空气排除烟雾。但是,隧洞不断掘进,延伸到一百多米的深处后,硝烟难以排尽,进洞作业时常被呛得头昏眼花。尽管这样,还是没有人退缩,最终创造了在无通风设备的情况下,深入隧洞261米处连续作业的“奇迹”。

凭借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1984年7月,升钟水库工程完工。建成后的升钟水库,流域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1998年底升钟水库一期及配套工程全面竣工,渠道总长超过5500公里,若将修建升钟水库所用的土石量按高、宽一米的尺寸垒起来,长度可绕地球7圈半。

关键词:现代农业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5个百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带;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08.96亿元,现代农业集群产值达925.6亿元。

市农牧业局二级研究员彭昌家:

2009年,南充市与中国农科院高起点编制了《南充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10年,南充被认定为全国首批51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之一。

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南充市锁定“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率先进行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和机制探索创新,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在望 现代农业产业方兴未艾

2016年,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将现代农业列入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现代农业究竟是什么样?经过探索,南充给出了答案:除了建基地、成规模外,制定严苛的有机生产标准,从种子、肥料、除虫乃至后期收购运输,均有非常细致的操作流程。

走进位于西充县义兴镇殿子山村的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示范园核心区———智能温室大棚里,但见自动施肥机、净水机、平行钢管等现代化设备有序作业。

“给蔬菜浇水要先净化去杂。而何时施肥、施多少肥,都由电脑计算。”园区一名负责人介绍,大棚内安装的平行钢管既是采摘车轨道,又是散热管道;墙上的水帘降温系统可为大棚降温。在园区总控制室,戴上VR眼镜能实景查看农作物长势。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人在电脑前就能清楚看到园区蔬菜长势,即使远在北京、上海,也能通过手机对园区远程操控。依托监测设施和传感器,园区温度、空气质量、水质、风向以及土壤PH值等都能自动传输到总控制室,一旦超标,系统立即自动生成解决方案。

“从数千年前盛产桑蚕,到唐朝设置‘果州’,再到如今的现代农业,南充农业一直位列全国前列。”市农牧业局二级研究员彭昌家介绍,2009年,为在全国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原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同年,南充市与中国农科院高起点编制了《南充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10年,南充被认定为全国首批51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之一。

据彭昌家介绍,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南充市以更高标准完善规划方案,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建设,重点打造“一心两园三基地”。2017年,南充市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一道,精心编制了《南充市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南充市“十三五”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南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2+N”产业。同时,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将示范区建设方案细化为“三百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坚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整合原则创新财政项目整合机制、创新财政资金奖扶机制、建立融资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种养园、精深加工园区、新兴业态农业等关键环节招商,精准对接,招大引强。

以现代农业为“引擎”,南充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南充市已创建5个百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带,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08.96亿元,现代农业集群产值达925.6亿元,千亿产业目标即将实现。眼下,南充市正加快实施“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建设,加快推进“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南充现代农业产业方兴未艾。

关键词:交通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充公路通车总里程2.2万余公里,是全省除成都以外高速公路条数最多、通车里程最长的市(州),铁路里程达334公里,高坪机场在运营航线16条。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世富:

南充第一座机场———南充都尉坝机场,建成于1941年,占地80.6万平方米。1958年,南充都尉坝机场先后开通南充至成都、达县、重庆的航线。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南充都尉坝机场面临发展瓶颈,通过综合考虑,决定将机场迁建到高坪区黄莲场。

2002年3月,机场迁建得到批复,当月便举行了开工典礼,同年8月便破土动工,仅两年时间,机场便完工。2004年,南充高坪机场举行首航庆典,南充高坪机场正式通航,打破了南充空中运输的空白,辐射面积涵盖整个川东北地区。

市政协原副主席余长春:

昔日的南充,国、省、县、乡道路网基本形成,但承载能力很弱,连国道都只有两车道。由于资金困难,当时道路修建采用的是比较粗糙的沥青表处方法。而这样铺筑的道路很容易出现破损,道路养护、工人工资成了一笔很大的开销,公路建设也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公路建设出现了第一次转机,南充市又先后争取到收费公路8条,大大缓解了公路养护的难题。2002年,南充公路建设出现质的飞跃,第一条过境南充的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作为南充市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不仅摘去了南充无高速公路的帽子,还开启了南充交通格局的新篇章。

原市重点办党组书记、主任陈贵德:

1990年,达州、南充、遂宁等地主动向上级部门对接在川中修建铁路事宜。由于资金巨大,市委、市政府便号召大家捐资,一时间,工厂、学校、街头巷尾纷纷掀起了捐款热潮,全市人民上下一心,都在为达成铁路南充段修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全市各界捐款超过一亿元。

1995年12月6日中午12时,随着铺轨机巨大钢臂奋力一举,南充人民翘首企盼了近半个世纪的达成铁路,终于铺轨到了南充客站。从此,南充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在南充境内,达成铁路和兰渝铁路交叉,南充铁路枢纽地位更加明显。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枢纽南充”内外畅达

40年前,南充无一条过境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承载能力弱,机场发展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充交通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公路通车总里程2.2万余公里,是全省除成都以外高速公路条数最多、通车里程最长的市(州),铁路里程达334公里,高坪机场在运营航线16条。

公路建设高歌猛进

“1978年前后,南充市的国、省、县、乡道路网基本形成,但承载能力很弱,连国道都只有两车道。”市政协原副主席余长春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南充市争取到第一条收费公路———国道318线南充到长乐段。在随后的时间里,南充市又先后争取到收费公路8条,大大缓解了公路养护的难题。

“2002年,南充公路建设出现质的飞跃,第一条过境南充的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余长春说,这条高速公路全长208公里,也是南充市第一条通车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建成后,成都到南充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2小时。

经过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万余公里,南充成为全省除成都以外高速公路条数最多、通车里程最长的市(州)。

过境铁路从无到有

1995年12月6日中午12时,随着铺轨机巨大钢臂奋力一举,南充人民翘首企盼了近半个世纪的达成铁路,终于铺轨到了南充客站。从此,南充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央曾批准了在川中修建一条铁路,而且在南充、达州等地已经设立了指挥部。但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差,动工修建了一段时间后便停了下来。”原市重点办党组书记、主任陈贵德告诉记者,到1985年前后,各地开始意识到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于是在1990年,达州、南充、遂宁等地主动向上级部门对接在川中修建铁路事宜。这一提议得到多个市积极响应,经过积极协调,共有5个市成立联合办公小组。

“当时省上同意修建,中央也支持,但是资金问题是最大困难。为了解决资金问题,5市想尽办法,终于达成了两个‘三七开’的出资办法。也就是中央承担70%,省上承担30%,这是大‘三七开’;而省上的那30%再‘三七开’,由省上负担70%,5市负担30%。这也是全国第一个采取股份制修建而成的铁路。”陈贵德介绍,即使经过分摊,南充仍需出资上亿元。由于资金缺口巨大,市委、市政府便号召大家捐资,一时间,工厂、学校、街头巷尾纷纷掀起了捐款热潮,全市人民上下一心,都在为达成铁路南充段修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全市各界捐款超过一亿元。

1992年6月29日,达成铁路南充段正式开工,上百支施工队伍投入施工;1993年3月,达成铁路蓬安段开工;4月,营山段开工;6月,顺庆段开工;1997年12月全线通车。达成铁路通过南充市境内117.514公里,达成铁路南充段设计路基土石方1500万方,共建桥梁48座,涵洞377座,隧道21座。

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在南充境内,达成铁路和兰渝铁路交叉,南充铁路枢纽地位更加明显,至此,南充铁路里程达334公里。

航空事业飞速发展

“曾经南充的机场在嘉陵区都尉路一带,叫做南充都尉坝机场。”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世富告诉记者,1958年南充都尉坝机场先后开通南充至成都、达县、重庆的航线,当时的飞机主要用于客运,货物运输则靠申请加班飞机或利用训练机载货。20世纪80年代末,都尉坝机场面临发展瓶颈:由于跑道南端紧邻嘉陵江,北端距离西山山脚仅400米左右,又处在闹市之中。通过综合考虑,南充机场只能另行选址进行新建。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认为高坪区黄莲场的地势特别适合修建机场,最终将机场的选址定在黄莲场。

“2002年3月,我们得到正式批复,同意迁建南充高坪机场。”张世富说,2004年,南充高坪机场举行首航庆典,南充高坪机场正式通航,打破了南充空中运输的空白,辐射面积涵盖整个川东北地区。

时至今日,南充高坪机场在运营航线16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截至今年10月底,高坪机场吞吐量达到81万人次。

关键词:城市建设

历经七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南充市坚持“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着眼构建大城格局,着力做优功能、美化形象、传承文脉、涵养文气。南充城市建设正朝着大城品格、大城气质、大城魅力的目标前进。

顺庆区政协原副主席赖柏林:

南充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在坚持“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西华路、长征路、文峰街、大南街等城区街道立面改造不断完善,滨江大道、江东大道、潆华大道、金融大道等标美大道不断增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高坪金融中心、天来豪庭、双子塔等城市地标不断崛起,增强了对外来投资和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魅力南充正在崛起

“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嘉陵江畔川北重镇、果城南充,有2200多年建城史,如今正加快建设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魅力城市,正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正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

历经七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坚持“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着眼构建大城格局,着力做优功能、美化形象、传承文脉、涵养文气。南充城市建设正朝着大城品格、大城气质、大城魅力的目标前进。

“城市发展是软、硬环境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完善了城市各种功能配套设施,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顺庆区政协原副主席赖柏林是南充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是当今现代化城市的内涵之一,也是城市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南充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防治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赖柏林说,为了提升城市绿化效果,《南充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提出“三百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五百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五百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三千平方米以上的游园”的规定,对立体绿化、生态停车场建设等提出鼓励和倡导性规定。如今气象公园、舞凤山公园、西山城市公园、双女石公园、青龙山公园、城北公园等加快建设,“黄金江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建设城市中心“绿肺”,打造天然氧吧,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指日可待。

关键词:医保

现在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只要参加了医保,生病住院符合三大目录的药品、材料、诊疗项目,都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原副调研员冯清文:

2005年,南充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南部县试点,国家每人补贴30元,个人缴费10元。2006年,扩大到阆中、仪陇、西充、营山。2008年全市全面启动新农合,同时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6年,全市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全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消除了城乡“二元化”结构,从制度上保障无论何种身份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消除了老百姓“有病不敢看”的顾虑。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达594万多人,全年住院达106万余人次,综合报销率达75.26%。

完善医保 建医联体 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充医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职工医保体制到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624万余人,定点医疗机构656家,定点零售药店1396家。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原副调研员冯清文见证了南充这些年医疗制度改革。“以前看病都是找‘赤脚医生’,看病也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只能做简单诊断,要是得了一个大病,要找一个好医院、大医院,非常困难。”冯清文说。

“现在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只要参加了医保,生病住院符合三大目录的药品、材料、诊疗项目,医保都可以报销,最高可以报85%。”冯清文说,近年来,各医疗机构不仅开设了“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服务,还通过下乡义诊、送药到户、健康扶贫、上门为群众免费诊疗、健康宣讲等多种途径,方便百姓看病就医。

除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南充市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协作共赢”的原则,成立以市中心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引领、9县(市、区) 29家县级医疗机构和61家民营医院、421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两大医疗集团。

“各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专家到基层医院业务查房、坐诊和分类就医,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冯清文说,近年来,通过医联体建设,各级医院的功能逐步回归,龙头医院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诊、住院人次分别下降9.1%、7%,县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量增幅分别达到14.76%、11.62%,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形成医院、患者、医保等多方共赢局面。

关键词:阆中古城

如今的阆中古城,游客如织,每逢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仅今年国庆黄金周阆中共接待游客181.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5亿元。阆中古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古城保护工作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慎宽:

当时,我们开始华光楼的抢修时,发现里面居然还住了4户人,每天烧柴做饭。华光楼是木质结构,要是一个不小心,整个楼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华光楼,共安置了4户居民,这才将华光楼保护下来进行修复,这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华光楼景象。

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贡院、大佛寺、锦屏山公园……一个接着一个地抢修、一个接着一个地完成,阆中古城这才有了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古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

已有2300多年建城历史的阆中古城,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形、“多”字形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2013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说起阆中古城的保护,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慎宽感慨颇深。“阆中古城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损毁十分严重。”李慎宽回忆道,1983至1987年,他在阆中工作的五年间,阆中不仅探索出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狠抓古城保护和文物古迹抢救工作。

“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都在天里头”。在阆中古城现存的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又被称作“阆苑第一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开始华光楼的抢修时,发现里面居然还住了4户人,每天烧柴做饭。华光楼是木质结构,要是一个不小心,整个楼就会被烧毁。”李慎宽说,为了保护华光楼,他们安置了4户居民,这才将华光楼保护下来进行修复,因此现在才能看到华光楼的景象。

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贡院、大佛寺、锦屏山公园……一个接着一个地抢修、一个接着一个地完成,阆中古城这才有了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如今的阆中古城,游客如织,每逢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仅今年国庆黄金周阆中共接待游客181.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5亿元。“阆中古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古城保护工作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李慎宽说。

关键词:川北大木偶

如今,川北大木偶已经走遍了40多个国家,对内,每年“三下乡”、大木偶进校园等活动层出不穷。变脸、吐火、书法、乐器、穿衣解带等,将木偶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机融合,赋予大木偶全新的生命。

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原院长、川北大木偶第四代传承人李泗元:

大木偶一直在农村一带流行,除了我们李家班,还有20多个大木偶班子。在当时娱乐方式很少,因此每逢春祈秋报、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会邀请戏班子表演。那时,川北大木偶还没有专门的剧本创作,表演内容主要来自川剧折子戏里的片断和民俗故事。表演剧目为经典剧目,表演形式也非常简单,28根竹竿组成一个戏台,而且大木偶数量有限,脸部为整体雕刻,人物多属类型化造型,道具原始而古朴。虽然表演简易,但是深受老百姓喜欢。每到一个村,只要一喊“看大木偶喽”,在田间干活的、在河边洗衣的、在家里吃饭的,都会放下手中忙活的事,赶到表演场地观看。

川北大木偶: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

今年2月,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两名“熊猫队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邀请。这两名“熊猫队长”,凝聚着川北大木偶制作团队的心血和才智。近年来,蜚声国际舞台的川北大木偶,再次以华美和荣耀的姿态,将传承300余年的民间文艺形式,展示在世界顶级舞台之上。

谁曾想到,现在享誉世界的川北大木偶以前只活跃在川北农村一带。现年83岁的李泗元是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原院长,也是川北大木偶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从8岁起就跟随祖父从事木偶表演,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见证了大木偶从田间地头走向世界舞台的历程。

“大木偶一直在农村一带流行,除了我们李家班,还有20多个大木偶班子。”李泗元说,当时娱乐方式很少,因此每逢春祈秋报、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会邀请戏班子表演。

说起川北大木偶从田间地头到登上大雅之堂的转折点,李泗元记得十分清楚。1955年,川北大木偶作为乡土艺术的代表进京演出,受到好评。之后,苏联戏剧家奥布拉兹佐夫在他的戏剧理论著作中,用专门的篇幅对川北大木偶戏详加叙述和赞赏,认为其是“世界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随后,川北大木偶作为原文化部派出的访问团,到芬兰、新加坡、荷兰等国家表演。

川北大木偶走上了国际舞台,它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前川北大木偶没有双手和背部,颈部不能转动,就是十字架上装一个头,再披一件衣服,看起来没有灵气。”李泗元介绍,大木偶要活灵活现,首先五官要动起来,眼珠转动、嘴巴张闭,鼻子和耳朵能像真人那样做出相应动作,然后在大木偶颈部装了一个制动机关,使其头颈能像人一样活动自如。在木偶改进的同时,也赋予木偶与时俱进的表演。变脸、吐火、书法、乐器、穿衣解带等,将木偶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机融合,赋予大木偶全新生命。

如今,川北大木偶已经走遍了40多个国家,对内,每年“三下乡”、大木偶进校园等活动层出不穷。目前大木偶剧院成员有60多人,83岁的李泗元仍然坚守木偶表演艺术,每天毫无保留地传授学生木偶表演技艺。相信在一代代木偶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探索之下,川北大木偶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顺。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李然 罗虹 整理

新闻推荐

开展“五评五比” 倡导文明村风

日前,阆中市运管局会同洪山镇党委在帮扶的洗马滩村开展“五评五比”活动,倡导文明村风。11月8日上午,阆中市运管局...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