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 照亮贫困学子求学路今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邓斌
近年来,阆中市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下达教育扶贫资金1806万元、发放各类资助资金334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5.7万余人次,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今年,阆中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8985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1260人、义务教育阶段5610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五长责任制 实现控辍保学
开学前夕,金子乡麻石垭村5组的吴海锋小朋友又收到了崭新的书包和图书。每年开学前,帮扶该村的阆中市委宣传部都会提前为该村贫困家庭学生准备好上学的物品。
除了人文关怀,享受的政策同样不少。吴海锋的爷爷告诉笔者,上学期,吴海锋还能领到了幼儿保教费补助资金。
据了解,阆中市在落实义务教育入学保障方面,利用标语、广播、展板、专栏、会议、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等,督促家长将当年8月31日前满六周岁的儿童送入学校,残疾、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经批准方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该市还完善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市长、局长、乡(镇)长(街道办主任)、校长、家长“五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广泛动员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建立了控辍保学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措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困而未入学或辍学。对发现疑因非贫困原因未入学及辍学的,立即启动工作方案,深入学生家庭,做细学生及家长工作,动员其返校就读。
该市还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预测和管控机制,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每年每学期均对全市异动学生(转出、转入、休学、复学、辍学、死亡)情况进行监测,对学生异动情况分类统计,重点监控学生辍学情况。对在外地上学转回本地就读的学生,学校、教科局均积极协调办理转接手续。对随迁外地上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善转入转出手续及相关就学印证材料。
同时,以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六有”系统信息数据为依据,全面清理核实6至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做到人头清、数据准。该市教科局主动加强与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各乡镇(街道办)、村组、学校的联系,实行多方联动,共同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的清理、核实、统计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信息开展拉网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针对发现的适龄儿童入学薄弱环节,及时督促整改。
“123”工作法 千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子
阆中市充分利用“全面改薄”“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等项目专项资金,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使其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电脑配置、图书配置等基本办学条件达标。
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该市已累计使用“全面改薄”项目资金15796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3465万元,其中校舍类建设项目48个,新建、维修、改造校舍136210平方米;设备类规划项目92个。
开学后,阆中市南池小学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29岁的张丹丹老师。她原是浙江省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年9月,她成了南池小学四年级5班的语文老师。“目前我正在积极适应新环境。”张丹丹说,她将把东部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带到阆中。
据了解,阆中市与浙江省天台县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该县首批派出4名教师到阆中开展教育扶贫对口帮扶。
此外,阆中市广泛开展扶贫进校园活动,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活动,注重培育贫困学生的奋发之志和阳光心态。
该市还建立教育部门班子成员、股室及直属单位包片,学校领导包村,教职工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联系责任制度。组织教职工进村入户,上门宣讲教育扶贫政策,共同算好助学账、算细减免账、算准脱贫账,填写张贴帮扶明白卡,让贫困户都能准确知晓各项教育扶贫政策。
阆中市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大力推广“123”工作法,即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落实1名教师结对帮扶,教师每月对帮扶学生进行2次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每学期对帮扶学生进行3次家访,极大提高了扶贫精准度和工作效率。目前全市教育系统近千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子,形成合力“拔穷根”的良好氛围。
阆中市委书记张斌表示,该市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通过教育资源优化和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缩小学校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让阆中百姓、让子孙后代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完善各类帮扶制度,确保每一名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真正实现普惠教育。
新闻推荐
探访来东亚商品展,吃出历史的味道▲市民在展会上品尝泰国美食。东亚商品展上到底有哪些好物,记者一探究竟。“我们保宁醋...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