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研开路,从问题破局 南充文化如何持续“圈粉”

四川日报 2018-04-27 06:34 大字

□本报记者伍力

4月26日上午,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负责人宋旭阳的电话热得发烫。这几天,阆中正在筹备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在调研组的帮助下,宋旭阳忙着联系各地专家学者。

为把省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精神扎实落地,连日来,南充市委宣传部6个调研组,围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等9个课题,开展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南充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创新传统艺术紧扣时代脉搏

去年,南充有7件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今年初,阆中民俗舞蹈《亮花鞋》登陆央视,川北大木偶化身“熊猫队长”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围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四组深入市剧团、剧院、文化馆开展走访调查。

调研组发现,“创新”是上述作品获得成功的共同“秘诀”。南充的传统艺术底蕴深厚,但如何将其与时代脉搏相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是创作者们普遍面临的难题。如何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南充市川剧团进行了尝试。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剧团把川剧艺术与中国眼下的艺术发展现实结合起来,创作出故事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的大型现代川剧《红盐》,在国内许多城市巡演,被戏迷们誉为“电影式的川剧”。而惊艳全世界的大木偶“熊猫队长”,则是南充大木偶剧院运用碳纤维条、铝合金管材等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木偶“现代感”,才能短短几分钟就“圈粉”无数。

除了创新,调研组还总结出了“传承”的重要性。2016年,南充川剧团开办全省首个“非遗传习班”,这是该团中断21年招生后的第一次招生。剧团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摸索新门道,主持人变为戏剧推荐人,让台下观众看、听、摸以及亲自演奏,加深对川剧、川北灯戏传统演奏乐器的了解。

补齐短板爱教基地要吸引“回头客”

经验的梳理只是一方面,调研组更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南充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7个。“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发挥了什么效果?还有哪些短板要补齐?”调研一组组长、南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功全发问。

一圈走下来,调研组发现了问题——“回头客”少。调研组认为,部分基地陈列内容不够丰富,陈列手段比较呆板落后,仍是当初建馆时的格局,导致“回头客”少。

这也是让宋旭阳颇为恼火的事。2014年,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被评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年接待凭吊、祭扫、宣誓、参观和开展纪念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40万至50万余人。“提升空间还很大。”宋旭阳觉得,对比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在硬件上有差距,知名度也有待加强。”

对此,调研组建议,“多措并举、多方协调、增加投入。通过城市宣传片、宣传画册、广告牌等多种方式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使之成为南充城市形象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第一阶段调研活动已进入尾声。南充将从这些调研中选出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多部门联动解决。

新闻推荐

———四川省二零一八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暨南充市“书香天府·万卷南充”民阅读活动侧记爱阅之城 书香满盈

绿影复幽池,芳菲四月时。春日的阆中,生机勃勃,清风徐徐。4月23日上午,四川省2018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暨南充市“书香天府·万卷南充”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阆中古城举行。本源堂的落...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