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词韵话清明
□ 朱涛(高坪)
清明本意指清爽明净。暮春这天,雨水渐多而花事正繁,当值春耕大好时节。但国人心中, 又往往赋予了清明一种悲情的气氛:总会想起些许往事,在祖上安息的坟茔前,怀想点滴流失的岁月。所以,在此节气,便常常伴随着几多伤感, 为某些细节涌动哀思。这一点,到底是归功杜牧诗作的传播效应了。他的名头实在太大,短短数言,竟妇孺咸知,大江南北无人不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是好诗,也道出了各地祭祖传统。从此以后,清明的基调总是弥漫着淡淡愁绪,甚或是有些肝肠寸断。
可在春秋战国前却未必如此。最初“清明”,是用以指导农耕的节气,若溯流求源,倒是和阆中瓜葛颇深。落下闳的太初历,即有表征物候的“清明”,大意是指,在此阳光疯长的季节,草木繁茂,大地归春,处处呈现出盎然生机。
且清明也未必就淫雨霏霏。杜牧诗句,仅只是针对江南而言。祖国山川幅员辽阔,某些省份, 清明的雨水, 竟还不足江浙一半。在我印象中,川北一带,便就往往是晴雨交织,春光明媚的天气并不在少数。
春和景明,携老扶幼到城郊野地,看一树花开,这在寻常百姓家,早成传统。踏青行吟、 插柳放鸢, 这些源自民间的习俗,迄今在各地还颇有市场。至于上坟祭奠先祖,则源自寒食日,又是唐玄宗即位之后的事了。
作为民间传统节日, 寒食和清明本非一天。“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它的由来,晚唐卢象在《寒食》诗中,已说得非常明白。当年介子推归隐绵山,因晋文公重耳苦逼,抱柳不出与母俱焚,并在树洞内留下题于衣襟的绝笔:“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在他看来,“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政治的清明乃人心所归,当远胜对他的封官犒赏。
晋文公确实自省了。不但自省,愧疚之余还立庙祭祀, 下令朝野在介子推被焚身那月, 要禁燃明火。1000多年后,唐玄宗登基,又将祭祖编入礼典。由于民间广泛认可,“寒食之节” 给老人上坟的习俗渐渐形成,初为一月,后减至一日,即今天所说的“寒食节”。
就清明而论,现存两说。一说当始于周代,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另一种说法,则和介子推大有关联。晋文公为故人扫墓,得见当年老柳复活,狂喜之下,当即便以“清明柳”赐名,还昭告天下,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该朝清明之节。
寒食和清明,前后不过一天时间,彼此内涵却不相同。寒食系因悼亡而设,是为寄托生者的缅怀;清明则为重生相庆,当属一种感恩的情怀。新的希望,竟孕育在二者交替当中,暗含了生生不息的道理。这一点,不知仅是一种巧合,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间扫墓,原本是在寒食节完成,寒食禁火,清明开灶,已成为惯例。因两节相连,人们便将寒食上坟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则两节合一,不分彼此了。
寒食上坟, 有诗为证。“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自明代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而今,寒食已被清明取代,禁火冷食,也逐渐淡出人们的习俗。但民族文化根基犹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以及苏东坡那首“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有如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卷, 正延续着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脉。
新闻推荐
清明小长假将至,很多回乡扫墓的市民已经开始行动了。另外,不少人也计划趁这个假期,好好地玩一趟。飞机:近期航班客座率明显上升记者昨(3)日从南充高坪机场了解到,虽然近期机场的班次没有因为清...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