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子来阆探寻春节文化之源———期待“圣诞老人”和“春节老人”有更多交流
本报讯(邓斌)1月13日,芬兰人、电子科技大学交换生Nino来到“春节老人”落下闳的故乡阆中,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陪同下,探寻春节文化之源,感受当地日趋浓厚的春节文化。
Nino今年23岁,特别热爱中国文化。这次专程来阆中古城,是想了解传说中像“圣诞老人”一样的人物———“春节老人”。
Nino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春节庙会每年都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舞龙、舞狮表演必不可少。“鼓点响起,龙狮摇摆,人们跟随彩龙和彩狮,从市中心开始沿街游行,一直涌入位于水晶宫广场的庙会场地。”Nino回忆,庙会上还会上演露天文艺演出,广场大屏幕现场播放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来四川后,Nino才知道“春节老人”落下闳就是四川人。为此,他特意在回国前夕来到落下闳的故乡阆中,感受春节文化。
当天,Nino坐上成都开往阆中的动车。一出车站,就直奔阆中古城。在青砖黑瓦的川北民居之间,一条条石板路构成了整座古城的脉络;空气中飘荡的淡淡醋香,是这座古城的另一种气息;沿街叫卖的张飞牛肉,让Nino感受到古城舌尖上的故事。
落下闳故居位于阆中古城的核心地带,名为“星座苑”。听说“圣诞老人”家乡人来访,阆中籍历史文化专家、“春节老人”首提者敬晓钦早已等候在“星座苑”。“这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他说。
在“星座苑”,工作人员特意布置了“圣诞老人”与“春节老人”的PK图,希望东西方两种文化能够有更多交流。“赫尔辛基应该与阆中加强文化交流。”Nino说,期待未来“圣诞老人”故乡和“春节老人”故乡有更多文化交流。在敬晓钦的指导下,Nino第一次拿起毛笔,写下汉字“春”。圆满完成汉字书写任务的他,得到了两位“春节老人”发出的新年红包。
位于锦屏山后的春节文化园正成为阆中人的休闲新地标。春节文化园里的人祖伏羲圣像、长公广场及雕塑、祈福殿、福钟、十二生肖等实景,形象展示中华春节文化的原根性、阆中春节民俗的特色性和“春节老人”落下闳对阆中乃至世界的卓越贡献。这些实景,让Nino更加了解“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历史人文魅力。
“咚……”Nino用力敲响福钟祈福,钟声在山间回荡。景区工作人员告诉他,敲钟所代表的寓意:“敲一下,代表一心一意……敲四下,代表四季发财。”Nino听了,会心一笑。
随后,Nino穿梭于古城之中,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保宁压酒等刺激着他的味觉。“我很喜欢白糖蒸馍的味道,和芬兰面包的味道比较接近。”Nino笑着说,他一口气吃了3个盖有红章的白糖蒸馍。
在对“春节老人”落下闳故乡阆中的探访中,从历史名人落下闳到积淀2300多年历史底蕴的阆中古城,都让Nino印象深刻。
“这是一次特别好的体验之行。”Nino说,他认识了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听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心生钦佩。而在阆中古城,这些古老的建筑、流传了千百年的美食,更让他真切感受到最有中国气息的传统文化。“我回国后,如果有亲戚朋友来中国旅游,我会给他们推荐阆中。”Nino告诉记者,他即将离开四川回到故乡赫尔辛基,回去后将宣传中国文化,推介阆中古城。
新闻推荐
四川历史名人走上川剧舞台 带你了解“春节老人”落下闳 他也是“太初历”的制定者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是一名科学家,他制定的“太初历”,不仅是中国此后百余次历法改革的基础,而且与同时期西方历法体系相比也毫不逊色,其对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民间,落下闳被...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