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南充市发出反诈骗预警36人次
(记者 杜杰)近日,市公安局发布的7月份《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分析报告》显示,今年7月南充市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122起,涉案总金额272.17万元;平均涉案金额2.23万元,单起案件最大涉案金额18.32万元。
记者从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获悉,7月,通过全国各省(市)反诈中心联动预警,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共向全市发出反诈骗预警36人次,成功联系并劝阻预警对象22人次,间接挽回经济损失26万余元;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查询,南充市公安机关本月共录入止付案件63起,成功止付45起,止付金额共计10.03万元,单起止付最大金额4.71万元,冻结涉案账号31个,冻结涉案资金19.53万元,单起冻结最大金额6.01万元。
据公安部门统计,在7月份发生的所有案件中,单起涉案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作案方式分别是冒充公检法(10.21万元)、冒充熟人(13.84万元)、兼职刷信誉(14万元)、冒充部队购物(18.32万元)。
“7月发案数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顺庆、高坪、营山。”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其中,顺庆30起,高坪17起,营山16起,发案数共计63起,占发案总数的51.63%;涉案金额175.01万元,占总涉案金额的51.73%。南充市各级公安机关通过银行或利用“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止付、冻结功能成功止付、冻结了一批涉案资金,本月共计返还冻结资金1.8万元。
反诈中心民警提醒,现在的新型传销骗局均打着网络新概念、新型营销模式等旗号,采取虚假、夸大宣传的方式,以潜在的高额回报诱骗群众参加,蒙蔽性、欺骗性极强,市民应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相关新闻
冒充领导发指令 企业被骗32万元
(记者 唐甜 实习生 孔铭)“老总”突然加微信或QQ好友,你会不会核实身份后再通过?如果“老总”在微信或者QQ上让你转账,你会打电话确认吗?日前,因为没有确认“老总”的真实身份,就贸然执行了“老总”的转账指示,阆中市一公司财务人员林某将32万转到对方指定账户,事后才发觉被骗。
8月2日上午,阆中市一公司财务人员林某在打开QQ邮箱时,收到了四封署名为公司老总韩某名字的邮件,看到老总发来的邮件,林某没有犹豫立即打开邮件进行查看。邮件内容为:“工作安排通知单,因工作需要,收到邮件的财务部门同志请加QQ群3635××××有工作安排。”按照“老总”的指示,林某通知了财务部门的5名同事一并加入了QQ群。加群后,林某看到群主名字正是公司老总韩某,大家都没有起疑心。随后,“老总”在群里让大家把真实名字备注好。没过一会儿,林某收到“老总”的私信,“老总”说有一笔正常业务往来,并且很急,要林某尽快转账32万元过去,并发来了对方的银行账号及开户名。
上午11时左右,林某应“老总”要求用网银将32万元转到对方账户里,“这段时间‘老总\’在外出差,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也是通过邮件进行安排。”转账后,林某感到事有蹊跷,“平时转账,老总都是直接给会计打电话,这次却是让我转账。”林某越想越不对劲,于是立即给老总打去电话确认转款事项,谁知,老总告知当天并没有发过邮件,更不清楚加群和转款的事。这时,林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近段时间,特别是以冒充公司领导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的案件多发,广大市民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需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随着通讯工具和支付手段的进步,通讯网络诈骗的方法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要不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负责人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财务人员收到要求转账的电话和信息时,要多方求证。有汇款、转账需求时,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账户。如果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侦查。
新闻推荐
8月8日,记者从阆中市财政局获悉,截至目前,阆中全市四项基金精准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果,救助、帮扶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阆中市农牧业局是产业扶持基金的主管部门,突出“小、快、灵”的特点,优先用...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