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3次婚姻1场暗恋

都市女报 2018-11-02 14:13 大字

金庸与林乐怡

10月30日下午,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其中不乏《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尽管我们都知道,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但其实,这跟他坎坷的感情经历有关——在纸上“笑傲江湖”的背后,金庸的婚姻曾两次破裂,这一切他都得一一承受。

双木成林的幸福生活

金庸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爱情萌芽于1947年的杭州,那时他在《东南日报》工作,因主编幽默专栏而与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认识。

金庸在一个星期天下午登门拜访,邂逅了17岁的杜家小姐杜冶芬。之后,杜冶秋和父亲回了上海去,金庸却成了杜家常客,与情窦初开的杜小姐双双坠入爱河。1948年3月,《大公报》派金庸到香港工作,杜冶芬随他去了香港,当年10月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许君远是证婚人。

金庸曾以“林欢”的笔名写影评、编剧本,这个笔名的来历,他本人没有作过任何说明,杜冶秋说,“林”是因为他们夫妇两人的姓氏“查”和“杜”中都有一个“木”字,双“木”成“林”,而“欢”是他们当时男欢女爱、生活幸福的写照。

杜冶芬在香港的几年,金庸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她,她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生活过得不愉快。最后她独自回了内地,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金庸在《大公报》的其他同事说:“杜冶芬是杭州人,不懂粤语,在香港感到生活苦闷,加上当时查良镛收入不多,她在吃不了苦的情况下,离开查良镛。”

金庸74岁时回忆这段不愉快的婚姻,依然眼含泪光地说:“是她背叛了我。”《明报》初创共患难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新闻记者出身,比他年轻十一岁。两人相恋时,金庸还在《大公报》。1956年5月1日,他们在香港举行婚礼,在半山缆车径(现在的坚尼道)2号租房居住,大儿子查传侠出生后,金庸创办《明报》,朱玫与他患难与共,成为最早也是唯一的女记者,夜半渡口留下了他们夫妻的身影,还有一杯咖啡两人分享等故事。

那时,他们已有二男二女,朱玫除了照顾孩子,每天还要给他送饭。1976年1月《明报月刊》十周年,明报王国颇具规模,他们的婚姻却出现了裂痕,最终走向离婚。

朱玫很能干,对工作很认真,甚至有点固执,两人时常因为工作大吵,或许伤了金庸的自尊心,于是出现了婚外情。后来,朱玫发现了这个秘密,两人离婚。

1998年11月8日,朱玫因肺痨菌扩散病故于香港,享年63岁。多年后,金庸说,如果可以补救的话,他希望可以对亲人好一些,对朋友好一些。

在接受采访时,他脸带愧色地说:“我对不起朱玫……”

失意邂逅女侍应

能与亿万富豪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现任妻子。她认识金庸时才十六岁,比金庸小二十多岁。他们是在扎角丽池一间酒店里擦出爱的火花的。林姑娘当时是那家酒店的侍应。

一天,金庸刚与第二任妻子吵过一架,正失意至极,就到那家酒店闷坐。金庸引起了林姑娘的注意。林姑娘想请失意的男人吃碗面,而那失意的男人也因此注意上了林姑娘。一见钟情,二人四目,相投不分。待与朱玫离婚后,金庸又与林乐怡再结婚,并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

林乐怡跟孩子们相处很融洽。金庸说:“我现在这个太太不是他们的母亲,但大家相处得很好。”

在《明报》女编辑欧阳碧眼中,林乐怡跟两个女儿年龄接近,虽是继母,却不像是母女,倒像是姐妹。她们又说又笑,有时声音太大,反要丈夫喝止。

据欧阳碧的推算,两人的年龄应该相差三十二到三十四岁。

被问及金庸和现任太太林乐怡“怎样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他坦言:“也没什么。平时她什么都很迁就我,到她发脾气时,我便忍住不回嘴。跟她的关系不算特别成功,又不算很失败,和普通夫妻一样啦。”为大明星夏梦做编剧

相遇夏梦,还是在金庸的第二次婚姻之前,金庸三十出头,光彩照人的夏梦让金庸心动不已。

为了能常常见到夏梦,他去了夏梦所在的长城影视公司做编剧。金庸到了长城影片公司之后,取笔名“林欢”,为博得夏梦的欢心,他在工作上极其卖力。短短3年就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可谓是多产编剧了。

然而,金庸对夏梦的爱注定只能是柏拉图式的,因为此时夏梦已名花有主,早已嫁作商人妇,尽管她非常敬重金庸的才华和人品,也明白他对自己的心意,可是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只能把他视作知己,所以,金庸的这段个人苦恋注定没有结果。

不久,他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长城公司,并怀着失恋的痛苦完成了武侠名著《神雕侠侣》。细心的读者发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一颦一笑,似乎跟夏梦很相似。

其实,金庸在“小龙女”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期待:梦中的“她”应该是那种兰心蕙质而又能琴瑟和鸣的女子。

可是,理想的佳人又在何方呢?

金庸不禁叹道:“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1959年,金庸黯然离开长城创办《明报》,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女主角都有夏梦的影子,而这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苦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庸。(据《今日女报》)

新闻推荐

选择孤独——《英和白》影评

□牛潄玉一个不与外界交流的中年妇女,一只被禁止登台杂耍的圈养大熊猫,在一个处于世纪之交的特殊时期,张以庆导演的《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