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6万人在等的大片 今天无删减上

澎湃新闻 2020-08-07 06:50 大字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Sir之前说过了。

2020年关于电影,最沉重的遗憾之一。

第一次没有在大银幕看它。

机会来了——

《1917》

8月7日即将上映。

优秀程度不必多言。

奥斯卡十项提名,颁奖季最大赢家之一。

最终斩获三个奖项,都与技术有关:“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最佳混音”。

直接表态:

豆瓣8.5,低了。

主要原因,大部分网友跟Sir一样,是在电脑上看它的。

但Sir今天要郑重澄清——

电影院,才是《1917》主场。

01

许多人会混淆一个概念,“大片”。

特效炫,动作爆,画面炸,当然要去巨幕看,最好是IMAX。

但大片不仅有这一种。

更高级的大,在密度。

信息量的庞大,情感的充沛,细节的丰盈,才真正体现大银幕的魔力。

《1917》的故事就为银幕而生。

主题,极端宏大。

一战,英语常用:the great war。

“great(伟大)”格外刺眼。

——这是场让人类自己都惊讶的“作死”。

比起二战的万众一心反法西斯。

一战甚至都懒得找个理由惺惺作态,只是纯粹在探索人类作恶的极限。

的确做到了:

它被誉为“终结了一切战争的战争”。

事实证明,终结不只有战争。

更是代表人类文明的所有光亮——

伟大,勇气,正义,信念,以及人性。

这样的背景下。

《1917》选择的切点,极端微小。

两个小兵,新兵。

一战期间,英德对峙前线。

新兵蛋子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受命徒步14公里去前线,传达命令,叫停进攻计划。

可他们真的“小”吗?

任务背后,是前线两个营——包括布莱克的兄长在内——整整1600条士兵的性命。

此后,视角就跟随他俩,穿越整条战线,从后方,到前线。

“大”与“小”的不断错位,反复研磨。

最终倾泻出让你不忍直视的情绪——

绝望。

本片最大的疑点之一。

1600条士兵的性命,为什么只派两个人去?

没有人认为任务可行。

去,几乎必死无疑。

甚至将军派他俩的理由,也用谚语代替说不出口的话。

下到地狱,上至王座

孑然独行之人速度最快

成或败,都不过孑然独行(两个炮灰)。

采访中主创还透露一场被删减的戏份:

将军给两个男孩下达任务时,勤务兵铺开了一张白色亚麻桌布,以便让长官能够轻松享受下午茶。

科林·费斯(将军扮演者):军方对这两个年轻人的漠视是显然易见的,(以至于)我们不需要用这场戏再去强调这一点。

更加腹黑一点:

将军眼里,不仅两个新兵不重要。

前线1600人,都不重要。

这才能解释他安排任务的逻辑。

这是在说将军没人性?

不,这恰恰影射更大范围的“人性”。

毕竟。

对于经历过曾经一天冲锋就能死掉6万人的战场(索姆河战役)的指挥官。

1600条人命,无法挑起一人的良心。

片尾,卷福扮演的前线军官的愤怒更是验证了这种绝望情绪的来由:

希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

现在下命令撤退

下周又会传达不同的命令

结束这场战斗只有一个办法

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这才是大片该有的张力。

故事上,它从绝境中渗透出巨大的颠覆——

希望,怎么会危险?

死亡,怎么是解脱?

视觉上,它让你脸贴脸地凝望颠覆的过程。

每一个微表情。

一次吞吐台词时的停顿。

一束地道中的微光,一枚炮弹扬起的泥土,以及后续画外音里一阵痛苦的嚎叫。

甚至,仅仅一段死里逃生后的放空。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它让你在120分钟内体验一次陌生的生命。

02

聊《1917》,避不开它的最大噱头:一镜到底。

无论故事多么震撼。

它始终是一部影像优先的电影。

有人说它在炫技。

如果你只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看,它是。

华而不实,视角封闭,被镜头晃得头晕目眩。

更别说,这个炫技在采访中也被证实,只是通过巧妙方式剪切镜头达成的“伪一镜到底”。

然而。

导演萨姆·门德斯和摄影罗杰·迪金斯花了这么大工夫搞,有且只有一个目的。

给到足够的沉浸感。

按照导演的想法:

战争live。

有多沉浸?

一个例子,尾行视角。

想象一下,当灯光熄灭,眼前的银幕缓缓亮起。

伴随着摇晃的镜头,观众跟着主人公一起穿梭在真实的战壕,巷道。

走过被火炮蹂躏的战场。

那晃动的幅度,就像……

你在跟着他走。

你必须跟着他匍匐。

穿过铁丝网时,被挂在铁丝网上的尸体的残肢烂肉吓到。

连反应都会和主演神同步。

随着战斗打响,主角们奔跑,镜头也一路追随,晃动加快,紧张氛围上升几个量级。

伴随着炮弹的啸叫,远处的枪声与主人公的喘息与心跳。

每一个观众,都仿佛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密闭的电影院也成为战场的一部分。

就像第一人称的电子游戏。

然而主演查普曼(布雷克饰演者)如此解释《1917》与电子游戏的区别:

在那种游戏里,你是能够掌控时态的,但在这部电影里,你并不拥有这种掌控力。

这就是为什么它看起来如此可怕的原因:你逃不掉。

被动,才是享受沉浸的正确姿势。

此外。

还有特效无法营造出的节奏感。

以静写动。

随着主角前进,用各种特写展现行进道路上的战场。

遇到死马——

镜头咯噔,向上避开。

遇到老鼠——

镜头一摇,像被吓到。

穿过河面,穿过肿胀的浮尸时。

镜头移动缓慢,堵住了。

中远景,细节更让人眩晕。

前线被炮火炸到泥泞不堪的道路。

敌军撤退后,留下了遍布弹壳的武器坟场。

以及由于战争,弥漫着硝烟的荒寂大平原。

一切都在不断增强观众的感触:

你在穿越一块真实的战场。

随着时间变化,这种战场奇观会在某一瞬间,散发出超过普通观众想象的壮丽。

照明弹划破夜空,被摧毁的小镇废墟,在阴影中若隐若现。

活脱脱一幕文明废墟,人间地狱。

夜间战斗,废墟中的主人公在惊慌失措中疲于奔命。

伴随着鼓点和交响乐,给观众最大的紧张刺激。

Sir心中全片最佳一幕。

好不容易逃避追击后,主人公穿过一条隧道。

尽头的火光照亮着方向。

他缓缓走出,视野拉开。

眼前,是一座正在燃烧的楼宇。

窗户中的通天火光、形若十字架的喷泉、拿着枪喘着气茫然无措的年轻士兵。

仿若一幅十九世纪的宗教壁画。

这些动图很震撼?

Sir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

比不上大银幕冲击的10%。

03

如果让Sir总结:

《1917》线下看,只是一部质量上乘的故事片。

影院看,是艺术品。

光影背后,是匠人反复为之雕琢的质感。

许多人知道,萨姆·门德斯是电影导演兼编剧。

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拥有长达15年的话剧舞台经历。

开拍前,整个剧组陪他整整“排练”了24周。

布景陈设,服化道,灯光、摄影,录音,以及演员每一次走位和动作……

每一环必须严丝合缝。

一处错,全部重来。

在某种程度上,《1917》就是一部升维版巨型舞台剧。

普通舞台剧不需要镜头和视角切换。

可电影中,为了达到舞台效果,让场景的长度与移动距离同步。

怎么做到?

导演反其道而行之。

先一步步反复排练,修改,设计好了要拍摄的角度和转场方式。

然后再以此安排电影的布景。

从前,演员是舞台上的主角。

在这里,摄影机是唯一C位。

演员是活物,可以调教,沟通。

这C位可不好伺候。

摄影师必须扛着它穿越每个角落——

被钢索吊起,坐车扛着摄影机横穿几百米。

甚至,先跑步,再被吊,然后坐车,下车继续跑……

它的走位,又要光源配合——

废墟小镇,照明弹映射天空那一幕。

为了计算照明弹的时间,摸清楚阴影反馈,他们甚至制作了一个模型用来模拟。

把光从窗户中照射进来,光在地面上移动一一区分开来,分析不同的阴影效果。

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这么累干嘛呢?

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在采访中坦言: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吸引那些在电子游戏种成长的年轻一代,因为影像能够更令人身临其境。

简而言之,主创对《1917》的期待是划时代的。

效果见仁见智。

他们付出的努力,就是为尽量对得起自己吹的牛逼。

按照一战时的英军手册,完整地挖出了一条长达一英里的战壕。

最终呈现的样子,和真实的一战几乎没有区别。

还有更变态的——

剧组在片场自己种了一片樱桃树。

是为了拍它?

是为了砍掉它。

因为那句台词就这样写的:

他们把树都砍了

我们总说一句话。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

有点悬了。

Sir写了这么多年影评,觉得电影这东西其实挺公平的。

创作者流下多少血汗,掏空多少自己,付出多大代价……

观众,就会给你多少信任。

为什么Sir一直希望在大银幕,IMAX看一次《1917》。

很简单。

这是一部值得你投入100%的作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原标题:《豆瓣26万人在等的大片,明天无删减上》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艾伦·帕克:为拍片抵押房产 也为时代变化选择退隐

当地时间7月31日,英国著名导演艾伦·帕克(AlanParker)因病在伦敦去世,享年76岁。他生前曾执导有《午夜快车》《迷墙》《燃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