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嫡系熬进戛纳主竞赛 新片却可能是生涯最差?
作者 胤祥
电影学者
豆瓣 @胤祥
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Corneliu Porumboiu)在罗马尼亚新浪潮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正如阿列克斯·利奥·谢尔班所言,“波蓝波宇浇了水”,波蓝波宇高度自觉的电影语言探索使得他在罗马尼亚导演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极为巧妙地将罗马尼亚的社会转型作为影片的主题。他的影片有着丰富的政治含义,但同时又将其结构在意味深长的思考和新颖的语言形式之中,他也因此被罗马尼亚影评人和学者公认为这一代最富创造力的导演。
《涂鸦》
波蓝波宇最早的电影作品是在大学期间拍摄的《涂鸦》(Graffiti,2000)。这部7分钟的超八毫米短片改编自一个剧变之后罗马尼亚的著名笑话。来来往往的行人在一面新粉刷的白墙上面涂鸦。第一个人写下的内容是:“齐奥塞斯库,请你回来吧!”,第二个人则在后面写下“上帝保佑,别让我回来。”(那个笑话的最常见版本是“齐奥塞斯库同志,请您回来吧!”“不,我不想回来!”)和“君主政体才能拯救罗马尼亚”。后面的人也纷纷写下诸如“伊利埃斯库再当选”“伊利埃斯库+康斯坦丁内斯库=偷窃”“北约滚出去”等口号。影片虽然不无喊革命口号之嫌,政治含义直白到近乎赤膊上阵,但影片已经显示出他的天分和政治敏感。
在两部黑白作品后,波蓝波宇拍摄了两部彩色短片《与酒同行》和《进城》,都是采用手持长镜头的黑色幽默喜剧,均以对罗马尼亚民族性格的调侃和讽刺为主题。《与酒同行》里的一句旁白“瓦西里叔叔在革命那天喝醉了”也暗合着《布加勒斯特东12:08》里马内斯库这个人物。这两部影片发掘的演员伊昂·萨帕达鲁也成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重要演员。2004年,波蓝波宇完成的作品《利维乌的梦》视听风格近于《无命钱》,但第一人称的旁白与片尾的梦境(这两个手法几乎不在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中出现)成为本片最重要的风格元素。
《布加勒斯特东12:08》
2006年,波蓝波宇凭借其处女作长片《布加勒斯特东12:08》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并一举获得“金摄影机奖”(即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不仅如此,该片还在2008年罗马尼亚影评家协会评选的该国影史十佳中位列第八。
影片讲述罗马尼亚某个东部小城的电视台在罗马尼亚“革命”16周年之际举行了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和两位嘉宾一起探讨1989年的12月22日,“革命”有没有在小城里发生。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不少观众打来热线电话参与,并质疑主持人和嘉宾的陈述。85分钟的影片几乎全部由固定镜头构成,影片的故事时间是一天的从早到晚,前37分钟展示了三个主要人物的日常生活:酗酒并到处借钱的历史教师马内斯库,被请来救场的独居的退休老人皮斯科奇,以及勾搭了电视台年轻女主播的主持人日德莱斯库。后面则是长达43分钟的、仅有3个机位构成的电视访谈节目!影片极端的形式必然要求张力十足的剧作,本片的电视辩论可谓是高潮迭起,丝毫不显得冗长,除了密集而意味深长的政治话语(比如电视直播与罗马尼亚“革命”的关系,本书第三章将展开论述)之外,影片还营造了极强的喜剧效果:来自电视节目段落中,摄影模仿片中电视访谈节目极度蹩脚的摄像——因为三脚架坏了,摄像机始终有着微小的晃动、对焦不准确,构图也不协调(实际上这是某种对手持摄影的反讽)。这一手段营造了喜剧感,并传达了某种政治态度。
颇为有趣的是,电视演播厅的背景是一张小城中心广场的照片,市政府是一幢有着浓厚苏联风味的典型的“社会主义建筑”。酷似《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崩溃:革命录影纪事》的直播节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笑料的来源,另一方面则与影片的叙事和主题高度相符:这次访谈节目既是关于“当年的革命有还是没有”的一次叙述,同时也是对“革命之夜”电视直播的一次结构性的戏仿。
《布加勒斯特东12:08》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市政广场,圣诞树上的装饰灯和路灯同时点亮,而楼上悬挂的霓虹标语则依次亮起(开头的六个镜头拍摄的是相同机位的这些路灯的熄灭过程)。这个结尾不仅把故事时间封闭在一天,而且颇为意味深长——路灯亮起的方式因为皮斯科奇老人的比喻,有了政治含义!第一个镜头中的那盏路灯,成为了再明确不过的蒂米什瓦拉事件的隐喻,而最后一个镜头的市政府广场,无疑又象征着罗马尼亚剧变发生的舞台——当时的皇宫广场(Pia?a Paltului),如今的革命广场(Pia?a Revolu?ei)。
这部影片高超的叙事技巧还在于时间的处理,与波蓝波宇此后《重赛的重读》的电影方法相同,是一种对过去的“重述”,而这种重述同时也是通过话语(以及某些时候作为话语的影像)不断地“重返历史”,形成两种叙事时间的并置,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完全不同的意义表述。在两种叙事时间和两种话语——“历史话语”和“关于历史的话语”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历史变迁、政治结构改变带来的深刻变化揭示出来。
《重赛的重读》
《布加勒斯特东12:08》有着高度密集的政治话语,它关注的是两件事——其一是后冷战的现实中,人们不无犬儒主义的态度,“谁还关心革命?”“革命跟我有什么关系?”节目观众打来电话正是在印证这一点;其二则是极为尖锐的政治反思,“革命在城里有没有发生过”的问题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与“究竟是革命还是政变”的问题等价,而且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拷问——马内斯库和他的同事们当天究竟有没有在12点08分以前去广场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自己当年既不是先知,也不是勇士,很可能只是酒鬼和懦弱的普通市民的事实;马内斯库可能真的去了广场,并跟秘密警察(的会计)起了冲突,也可能只是喝醉了的记忆错乱;影片前半部分反复交代他酒醒后根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那么他为何对这件事情记得如此清楚?原因大概是他如今仍然是个“失败者”,穷困潦倒的酒鬼,教着一帮根本不在乎他的学生,而无论是被他指为秘密警察的贝然,还是曾是纺织工程师的日德莱斯库,如今都事业有成,就连卖爆竹的中国人都比他有钱得多——这在某种程度上才是他念念不忘自己的“革命行为”的真正原因。影片在这里揭示了后冷战罗马尼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警察,形容词》
2009年的《警察,形容词》入围当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并获费比西奖,讲述年轻警察克里斯蒂花了八天时间跟踪几个吸大麻的高中生,因为他为仅仅吸大麻就判七年监禁太重,而向局长提议继续调查毒品来源,并不要重判高中生,却被局长拒绝。这部影片在摄影风格上也是采取极简主义长镜头。戴锦华在对本片视觉结构的分析中指出 ,本片的基本视觉结构是“不显示视点的无人称长镜头”,警察盯梢高中生的镜头中,被盯梢者走出画面之后,警察才走进来,非常直观地形成了“盯梢者和被盯梢者同样被观看/被掌控”的表达。观看视点的拥有者走进了自己的视点镜头,这形成了对视听语言成规惯例的颠覆性表述:准视点镜头最后被显现为无人称的镜头,这让观众处在绝对的焦虑状态。戴锦华进一步指出,主人公闯入自己的视点镜头这一结构非常清楚地提示观众,主人公没有被作为象征秩序的国家机器认可为拥有监视的权力。
而在另一方面,影片的剧作又与这种视觉结构是高度相关的。影片的戏剧高潮竟然出现在片尾长达20分钟的“查字典”一场戏中:克里斯蒂称自己是因为“良心”希望,而局长则命令克里斯提查字典——查了良心、法律、道德、警察等几个词,结论则是“字典上没有提到警察需要良心”。这场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指明警察和法律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还在于将国家机器与字典所象征的语言/能指系统联系起来。两年前单词的拼写已经被“罗马尼亚学院”更新(克里斯蒂的妻子是语文老师,她在看了丈夫的报告后指出了语法错误),法律也亟待更新(大麻的非罪化/合法化作为“欧洲”的一种标准?作为欧盟新成员的罗马尼亚起码也要赶上捷克的水准?),而这些是在社会巨大变动的背景下才能被意识到的。影片用看似非常冗长乏味的方式完成了极具戏剧张力的剧作结构,并表达了深刻的思考。
《夜幕降临布加勒斯特,或新陈代谢》
2013年的《夜幕降临布加勒斯特,或新陈代谢》(Cand se lasa seara peste Bucuresti sau metabolism)提名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是一部普优式的极简主义电影。85分钟的影片由17个固定机位且几乎没有运动的长镜头构成。影片中的角色看似在严肃地讨论电影艺术,事实上是一部喜剧:一名导演以“单独指导排练”为借口勾引了影片的女配角,并向制片人谎称他患了严重的胃病(这也是片名“新陈代谢”的意思),缺席了第二天的拍摄,导致剧组陷入了无序状态。真正的故事被掩藏在堂而皇之的(不得不说也是极度无聊的)艺术讨论之下,但是一旦意识到了影片真正的故事,片中导演这一人物表里反差营造的喜剧效果就会异常明显。当然,影片表层关于电影艺术的讨论并非完全是转移观众注意力的麦格芬,它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波蓝波宇对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反思,形式上的极简主义是否已经快要走进死胡同了?通过对电影圈的尖刻讽刺,他也探索了极简主义形式的艺术可能性。
《重赛的重读》
一年之后,波蓝波宇创作的《重赛的重读》轰动柏林电影节。这部“纪录片”——或者说实验电影——将极简主义形式实验推到了极致,它的形式如此极端,以至于很多罗马尼亚电影人(如电影家协会主席劳伦蒂乌·达米安)“愤怒”地声称“这根本不是一部电影!”。这部影片从一开头就表明了其强烈的政治性:1988年12月的一场足球比赛,布加勒斯特迪纳摩主场对阵布加勒斯特星,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波蓝波宇在影片的第2分钟就提问作为裁判的父亲:“事实上这是军方的球队和警方的球队在比赛么?”父亲回答:“确切地说是军方的球队和秘密警察(Securitate)的球队,警察和秘密警察是一边儿的。军队也不仅仅是军队,他们是齐奥塞斯库最喜欢的球队。”原名“布加勒斯特陆军”的布加勒斯特星的球队老板是齐奥塞斯库的儿子,这支球队在1985-1986赛季获得了欧洲冠军杯的冠军。在罗马尼亚国内,没有一支球队愿意真正与布加勒斯特星对抗。然后,这场足球比赛就瞬间转换成了关于罗马尼亚剧变时刻的政治寓言。
导演父子两人的聊天的主题与《警察,形容词》的主题类似,很多内容是关于足球比赛规则的变化,如波蓝波宇多次询问父亲为何不出牌,为何判罚有利进攻等等。在波蓝波宇看来,比赛录像的画质糟糕,大雪天的比赛也十足沉闷无聊(他甚至接了个电话!),但他的父亲看得津津有味。影片的最后三十分钟里几乎只是他父亲在感叹“多么激烈的对抗啊!”“他们绝对没有放水!”这部影片极端的形式实验又在某种程度上呼应着《布加勒斯特东12:08》的电视访谈节目,并有着丰富的潜台词,而影片对时间的处理和父子关系的书写也颇有想法。
《布加勒斯特东12:08》
应当说,波蓝波宇在他的作品中一直在着力营造自己的风格,这包括对利用空间和调度的限制性来结构情节,探索视听语言和剧作的新的可能性,以及在罗马尼亚社会变迁背景下进行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此外他又很擅长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营造戏剧冲突喜剧效果。他的电影方式颇有当代艺术的特征,追求观念的创新和形式的极端。
原标题:《十五年嫡系熬进戛纳主竞赛,新片却可能是生涯最差?》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韩国总统公开发文祝贺电影主创,政客提议为奉俊昊建博物馆,首尔旅游局推出电影打卡路线,多家院线重映影片,疫情之下,民众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