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打问号
做宣传的朋友告诉张颂文,“《隐秘的角落》出圈了,大家都夸赞你的演技!”张颂文看了半天对方给来的数据图,不明白,发微信问好友芦芳生(叶警官扮演者)出圈什么意思。他问宣传,你这些数据怎么得来的?对方解释了半天,张颂文还是持怀疑态度,“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讨论我?”
《隐秘的角落》剧照,张颂文饰演朱永平
张颂文自己打理微博账号,连宣传文案也从不按固定格式发,要改成自己的语言,不像很多演员从不看评论和私信提醒,张颂文会不时点开红点或评论,看别人跟他说什么,他总觉得一个人能在百忙生活里抽时间评论留言,那该是多尊重你啊,是值得他回复的。有人在微博上@他,让他去看《隐秘的角落》弹幕,每次张颂文饰演的朱永平出场,弹幕全是花式夸赞。张颂文一脸不信,充满质疑,“怎么会这么多人夸我?一定是有个人拼命换各种账号在刷屏一样的话。”
张颂文微博转发一位网友为《隐秘的角落》创作的画
确切地说,明显的改变始于2019年4月,娄烨导演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张颂文在其中饰演拆迁办主任唐奕杰,与秦昊、宋佳饰演的角色是年轻时好友,经历婚姻不顺,妻子背叛,最终被女儿推下楼坠亡。
看过电影的人被拆迁主任唐奕杰震撼到,演员不是熟脸,但演技令人震惊。作家史航看了首映,说自己边看边拿手机查,这位演唐奕杰的张颂文是谁,演技简直出神入化。在业内,张颂文的名字终于撒网式传开来,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隐秘的角落》播出后,除了记住《小白船》和爬山的秦昊,牌桌上的父亲朱永平,痛失爱女的父亲朱永平,矛盾痛苦的父亲朱永平,保护儿子的父亲朱永平,每场戏都能量密集,更多观众也终于发现了这个叫张颂文的“宝藏演员”。
《隐秘的角落》剧照,秦昊饰演张东升,荣梓杉饰演朱朝阳,张颂文饰演朱永平
实际上,对于已经演戏20年的演员张颂文而言,这样的“夸赞”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样的“出圈”,也太晚了。
张颂文是广东韶关人,25岁前,为了生存做过许多工作,包括导游、工人、销售……一切你能想到的不稳定打工的工作。25岁时,张颂文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现在孩子的明星梦不同,当时的国内演艺圈,是实力代表一切的时代,王志文、陈道明是业界标杆,演技不到位,说什么也没用。张颂文和同学一起,去见各种剧组,被拒绝是家常便饭,那是中年男演员的黄金时代,不顺利的理由重要的一条,是他不够老,看着太嫩了,没有合适的角色。
“这么说吧,这20年,如果我平均一年大概100个面试,20年也2000个了嘛,失败率应该有95%这么高。”张颂文在综艺《演技派》里,曾说过和好友周一围见组时的段子,他们怀着憧憬面试,没想到被当成反面教材,嘲讽他们哪哪都不适合当演员,听着轻松好笑,实则让人心酸。
在张颂文的人生故事中,要习惯这种心酸。没戏拍,张颂文也还是坚持,做表演指导也可以接受。“怀疑、委屈、不想干,偶尔会闪一下,但是从结果看来,这种情绪并不浓烈,太浓烈的话我就不干这行了。”坚持到好不容易他年纪上去了,样子也不嫩了,谁知时代又倾斜向了年轻、流量、有粉丝。
“还好有娄烨,有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了唐奕杰。”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剧照,张颂文 饰 唐奕杰
但对这个结论,张颂文也不以为然,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变化——出门买菜不用戴口罩(非疫情期间),从来没被认出来过。给过来的剧本是多了些,但一样还是会被拒绝。上个月喜欢的一个角色,被制片方婉言谢绝,因为“综合下各方面意见吧,最后没定张老师”。收到这种回答,张颂文有时不死心,追问“各方面到底是哪方面”?对方顶不住说了实话,“就是市场问题,票房问题。”张颂文坦然了,“那,这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张颂文自述】
演技是怎么从生活中来的
我觉得观察可能是我日常的习惯,我走到哪里,我的眼睛比较喜欢看周围,我特别喜欢打问号。
前两天网上有个新闻,说在医院的门口垃圾桶,有个人丢了一只小熊,然后那照片就连载了小熊几天的遭遇。第一天小熊在垃圾桶里,头是塞在里面的,腿挂在外面的。再去拍的时候,就发现小熊被拿下来了,坐在垃圾桶上面了。再拍,这小熊身上多了一个衣服。再拍,有人给穿上一条裤子,多了一双鞋,多了个背带,又多了个玩偶,小熊把玩偶背在了肚子里,像是小熊的孩子。
我看这种东西很有启发,我会打很多个问号,这是一个人做的,还是很多个人做的? 我更愿意相信是延续了很多个人的思维。有人经过看见这个小熊被扔在里面,挺可怜的,他过来给扶了一下,给他头冲上了。第二个人觉得小熊不应该在垃圾堆里,万一谁看见还挺干净的能捡回家,扔了多可惜。第三个人觉得这小熊真的也太孤独了,我得给它穿件衣服。每个人往里添加想象力,那么物品就变成了具备思维的东西了。
我有一次经过一个胡同,胡同墙壁上很多地方都会刻字,其他人我也不知道看不看,但我是特别想看刻什么字,这个东西就很有意思,第一个刻的人不习惯,但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后来大家发现这个地方是可以刻字的,就每个人都刻。我突然间就看见上面有一个人写了一行字,“于晓敏(音),我在这里爱过你,但是我死了”。我就觉得这很有意思。于晓敏是谁?写的这个人是谁?这一定是个男的写的吧?我就开始拼命地找,这墙上还有别的信息吗?我的天,结果让人潸然泪下。
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地方已经被人遮挡了,但后面有一个老痕迹,有人在这里刻了两个心,一个箭头,其中一颗心写了两个名字,男的名字我忘了,女的叫于晓敏,而且是两个字体。他们两个人可能曾经三年前手拉手,刚刚谈恋爱,经过了胡同,这个男人说我们俩也画个心,啪一箭穿过去,男的刻女生名字,女生开心了。最让我难过的就是,下面还有行字:于晓敏我永远爱你。可是,哪来那么多永远呢?可能在几年以后男的回到了这个地方,他又刻了那些字。一堵墙就是一个故事。
以前,我忘了是在微博还是朋友圈,我发过,在老家有一天等一个人喝咖啡,落地玻璃上面,每个人都可以留言,贴满了纸条,那天我特别渴望我的朋友最好别这么快来,我慢慢看,那些纸条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每张纸条就是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我特别宝贵的创作的源泉。
我不知道你听歌的时候会干什么,我听歌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评论。这个事情我之前也在采访里说过,但我觉得确实很感慨。有个评论说,我已经到了可以厚着脸皮听男生讲荤段子的年纪,但为什么每次想到见你,我还是想穿那条白色的长裙。这个真的太让人揪心。
《唐人街探案》剧版,张颂文 饰 汶宋
我应该是好奇心很重。去年我们在泰国拍戏(《唐人街探案》剧版)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个朋友来探班,他说他明天要去泰国派出所办个证,我就很好奇,其实我演的就是个警察,我说我明天跟你一块去可以吗?第二天我跟他一块去办证,我就拼命看警察局里的人怎么上班,看着我就问我们带的一个翻译,我说你帮我问问,这帮警察里面坐在那里的那个人,是不是华人?当地的泰国翻译朋友说,不是。我说你怎么知道不是?他说看样子就知道不是,是地道泰国人。他说张老师这个很尴尬的,你说人家警察是个华人会不会很没礼貌?我说你可以问他是不是土生土长泰国人。正在这个时候,警察对着我们说,我的奶奶是中国人。翻译吓坏了,说你怎么能准确判断出来?我说他身上有些细节,只有华人血统的人才会这样。泰国人见面打招呼都喜欢双手合十,因为是佛教国家,但是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唯独那个人打招呼下意识抬了一下手。我突然觉得他跟别人不一样,什么人会抬一下手呢?我想来想去,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法,握手。我想他应该跟中国人有点关系。
我喜欢去看一个人的行为,走出去面对这个世界,我的大脑我的眼睛前面是有很多问号,有很多文字跳出来的,只是很多人看不见而已。所以听一个人嬉笑怒骂间,一般人是无法察觉到就你面前嬉笑怒骂的这个人他昨天发生了什么,我就很想去捕捉这种信息量。没有对任何人不敬的意思,而是我的职业特点,必须得让我去捕捉这些真实。
《隐秘的角落》剧照
我参加过唯一一个综艺叫《演技派》。其中有一期叫观察生活,因为观察生活是我们表演课的一个大主题,我带我们的学生去几个指定的地点,一个是医院,一个是菜市场,一个是步行街,还有个叫人才市场。
剧组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地点,我说因为我们的演员都很年轻,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大的,刚刚出来当演员,什么事情都家里帮你挡着了,我想让你看看正常中国人在外面生活,都离不开这几个地点,这几个地点代表我们的日常生活、求职、生老病死。老说演技要从生活中来,你都不生活,一天天在家里叫外卖,有什么生活?外卖来了以后,你跟外卖员没有任何关系,人家放在楼下给你讲你的外卖到了放在前台了,拿一下谢谢。你对生活有什么接触?所以必须得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去生活才叫生活。
我记得有一天在观察医院门口的时候,一个人走出来,我就问这个人是谁,他们说这是一个病人,我说不是,这个人是医院员工,刚刚下夜班,可能是个护士,她要去骑电动摩托车走了。所有的学生就傻了,说老师你这个推测太大胆了,有什么根据?我在那个节目里有一一解释,听了我的解释,你会觉得这么白痴,我也知道啊。
你带一个人去买菜,他买一把青菜买完以后再拿起来突然间在地上甩了一甩,你是不是立马就觉得他经常买菜的对不对?你说读到这个现象有什么可觉得牛的,那不就是爸妈吗?你再看那些年轻人不常进市场买菜的,都会有个特点的——老板来点这个来点那个,手都不碰的,老板找了哪个就是哪个。水果店也是这样,老板给我来点苹果,老板给你选哪个就哪个。但你看你爸妈绝不是这样的。你爸妈一定是不管人家收多少钱,都会说一句太贵了。
我经常讲,你们生活中没戏拍的时候是非常可贵的,一定要利用没戏拍的时间,大量睁开眼睛,多看看你周围,还有社会性新闻,多读书,这样有助于你解读人间百态。但不可能说你演的角色就一定是你生活中看见过的接触过的,那不可能。总有一些角色是你真的是没接触过的这类人,怎么办?最好就提前做功课。第一,翻查大量的资料,看这类人说的话和这类人的新闻,如果能找到纪录片就更美妙了。第二个尽可能去认识这类人,去跟他们相处一下。
我当然有我的盲区,你要是让我演一个航天员,我就得先把自己变成一个航天迷,上各种跟航天有关的论坛和网站去看,航天迷平时在研究什么,去找这些有限的资料来阅读。
第二个我一定会去想办法透过周围的人去找到跟这些工作相关的朋友,只能去跟人家做朋友了,去跟人家一起生活。那段时间你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我没有这个把握说我能变成这个人,但是我不允许我对这类人不懂。
演员不能是个经营者
剧集(《隐秘的角落》)刚出来的时候,我没看完整,因为没有会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觉得很好笑,不停转发这个人的话,我不知道点在哪,没有会员卡不好笑啊,我确实没有。然后爱奇艺官微就给我发私信,说张老师我们从网络上知道了你没有会员卡,请允许我们送一张给你。后来我就一直在想有没有哪个部门是管房子的,我说没有房子后,大家也笑,然后有没有哪个部门就送套房子给我……(一本正经开玩笑)
会员卡容易,房子不容易
其实我没有开弹幕看的习惯,看一个戏,弹幕跳出来会挡到。还有就是我不相信这些弹幕的,我不相信。我认为夸我好的那些人都同一个人,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在那里拼命扮演各种人夸我,来制造出我很有流量的感觉。
我有一个……我也不能叫人粉丝,我总觉得粉丝这个词挺侮辱人的,我都把那些人称为网友,有个网友给我留私信说张老师我给你去刷屏。所以我认为这是不是一个人在那写,我觉得没有任何人会讨论我,我没办法证明啊。如果是真的,我可以上弹幕回答他们的话,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弄。
我的微博因为留言就那几个人,所以有人留言我就很珍惜的,我就给人家回复一下。昨天有个人他在不停攻击我,原因是他说张老师我其实是从哪年就开始关注你,也说出了我一些作品,我就觉得我一定要谢谢人家,在私信里回复他,我说非常感谢,不知道哪个点就点着他了,他就说我最烦你这种人了,天天叫助理管理你的微博,一点都不真诚。然后我就用语音,我说我特别感谢你,我是张颂文,我的微博只有我自己知道密码的。
其实我觉得我不是太相信(有人会是粉丝),我觉得他因为这个戏喜欢你,认可你演得好,怎么就成了你的粉丝呢?我可能套入了我自己的理解。我很喜欢吴镇宇,但就只能用嘴巴说我挺喜欢你的,我不会去给他做什么事情。所以我有时候喜欢跟网友做朋友,我在微博上有一个所谓的“网友群”,但是总共就五六百人,我常常在里面聊天。
说实话我不是太在乎观众评价和看法。如果你在乎了的话,你会被观众塑造。但我是个演员,塑造角色的权利在我身上,一定要发自内心地愿意塑造角色,而不是听取观众的意见来塑造角色。而且在我拍戏的时候,观众并不知道我在拍这个戏,他怎么可以给我任何建议。
你觉得不好,你有这个权利,我们在学表演的时候早就已经认知这个东西,叫做1000个观众,就1000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应该是可以耳朵里是可以听得见各种声音的,这个能力应该是有的。
像我有经纪公司,我认为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可能更多在经营,我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人设,经营等等。我思考这个的话,我的心思就在别人身上。演员不能是个经营者,对于我来说最大的生命力应该是业务能力。
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你的能力有没有放对在角色里。你让周润发来演我(朱永平),或者来演叶警官。我估计他应该是回天无力。我不相信周润发那张脸能演得了一个35岁的警察,从年龄上你已经输了,样貌上你也输了,但是业务能力一点都不用质疑的。我比较倒霉,在我前面的15年里面,我都是一个被别人选择的产品。投资方不觉得你合适,觉得你没有流量或者说能力或者说知名度来担任这个男一,所以就给你安排了一个别的,能好吗?回过头来说,有的时候我特别感谢娄烨。
我面试加起来,20年也2000个了,失败率应该是95%这么高。在失败的过程中,你一般是不知道答案的,但我这个人好奇心很重,我打听过很多答案,五花八门的。我20多岁出来拍戏的时候,那个年代是中年演员中生代演员的天下,陈道明老师这些人才可以挑大梁的,年轻人是没有资格的。那时候我就天天想老,等我到了40多岁以后,市场变了,就很无奈,但是这东西不在你的控制之内。
如果我40多岁真的有作品成了,我应该感谢生活,经过了20年的打击以后沉淀到了让你可以接得住机会。所以我在《演技派》有一句话说,你们不要成天渴望有机会,在你没有能力之前,机会来了,其实噩梦来了,会一下子放大出你的短板。我们应该去修炼自己的能力,当机会来了以后我们能够承载得住。
上次有一个朋友说张老师你这三天的数据爆了,他们有各种曲线图的。以前不讲这些东西的,以前如果你不会演戏,在剧组很丢人。那个年代在现场大家氛围很好,我很感谢我们的前辈们,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
有些喜欢我的观众都能背诵这句话,叫做尽人意听天命。上个月有个电影就是剧本都看完了,也聊完了,他们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抱歉。我又犯病了,好奇是什么原因,对方说还是考虑市场。后来我说什么叫市场?他说吴京老师不就有票房吗?我说《战狼》之前又怎么解释呢?如果当时大家也这样想,怎么会有《战狼》和吴京呢?不要去迷信这东西好吗?你是侮辱观众了。
现在的观众很高级,我敢斗胆说这句话,今天进电影院的观众,大多数一定是口口相传,说这个电影很好看才去看的,而不是听说这部戏有张颂文或者有谁谁,我就要去看,你这样把我当白痴了,把观众也当白痴了。可能因为连续三部,某个人主演的戏都好看,所以我们就有个错觉,觉得他有票房了。我这里没有这个讲法,我只能说有票房的那几个演员,他们都有个特点,就是极度苛刻和认真地接戏,他们很严格地接到了他们自己想拍和想演的,他们珍惜羽毛,所以我们会有一种错觉,只要他演的戏错不了。其实是因为他比你还严格,像黄渤、徐峥,他们很珍惜自己接戏的质感质量,只要去拍,就一定是认真的。
同样的,又不是《隐秘的角落》播了,我就有票房了,你别当我傻子,下次不好看,观众还是一样骂死你的是吧?
最近还会遇到一些年轻导演,弄得我也有点无奈,他们给我留言: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特别喜欢你,也听过你热爱这个行业,我写了一个剧本,打算拍出来去参赛,但是我这次是拿自己家里的钱拍的,来拍戏的人都是没有钱的。
我能答应几次?我已经答应过两次了,占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电影最后你也看不见,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并不是说我热爱演戏就可以什么都不管,还是要尊重个人的劳动。
日常生活中,大家认不出我
去年我在重庆拍戏,整两个月,就是在重庆生活,你拍戏一天也就10来个小时,我另外还有五六个小时,我就跟重庆人一样去坐地铁,坐他们的公交车,然后去他们生活的地方,在那生活,他没有变化,唯一变化就是我不能照顾家里的花了。我不住酒店,自己租房子住。很多剧组知道我这个癖好,有时候都会帮着租房子,你租一个公寓下来,你就有生活,然后你就买菜做饭,酒店没有生活。经常去菜场是日常,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我不当演员的话,我跟你们的生活基本是一模一样的。
张颂文微博回应自己仍在租房,这条微博一度上了热搜
老有人问我说你这样出去口罩不戴(非疫情期间),不会困扰吗?其实从来没人认出我。2005年的时候我拍的《乘龙怪婿》开播,那是南方地区常年放的剧,反复播,一到暑假就播,就像《西游记》,估计只要是80后都看过,那个时候我走到大街上也没有一个人能认出来。最搞笑的是,有一天我去脚底按摩,按摩的人在看那个片子,他们扭过头去看,一边笑一边看,他就认不出来我啊,我总不能说“姑娘,我就是那个明星”,这不是傻子吗?上回做采访,记者走进房间以后,问张颂文老师是不是还没到,我就在旁边,都没认出来。
不少网友在看了《隐秘的角落》后去《乘龙怪婿》打卡
我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一个爱好,喜欢花花草草,但有时候外界会去解读,你红了就是“终有一天铁树开花”,你不红就说“花期那么短活该红不了”,怎么都会解释。其实只是我的个人爱好,我在网上看见有些演员挺成功的,爱好是打电动游戏,你去问打游戏对事业有没有启发,他要非给你解释,我只能说,想多了,他应该没有启发。我的美学里面可能觉得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住宅的地方,它必须要有植物,而且植物是能给你带来愉悦的。
有一年我看的电影叫《入殓师》,有一场戏就是男主人跟殡仪馆化妆的老板说我要辞职了。老板就跟他在二楼阁楼里聊。冬天外面下雪,阁楼是玻璃的,整个阁楼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我就深深地被吸引,原来种花不一定是户外的,可以让屋里变成森林,于是我很快就把花草开始移植到我的房间里来了,谁来我家的客厅都觉得太夸张了,全是花草,有一棵都已经顶到房顶上了。而且我喜欢那种杂乱无章的长法,五花八门各种颜色的,你看了很舒服。2016年我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时候,我用矿泉水的瓶子剪开当花瓶来养花。我在上海车墩拍戏,我还专门写过一篇,离开的时候我不舍得扔文竹,就留给服务员养了。
拍戏住酒店里,用矿泉水瓶养花
平时看电影是基本生活,至少一天一部,一天两三部也有可能,虽然我演戏从来不接科幻剧本,但是我一样会看《指环王》和一些科幻片。最后推荐一部电影,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天伦之旅》(Everybody's Fine),我看了大概有五六十次。(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原创廖俊棋物种日历想知道已灭绝的物种吃过什么东西,骨骼结构也许能提供我们一些证据,例如捕猎或吃肉的动物常会有尖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