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惧的形而上学
原创 图宾根木匠 看电影杂志
我一直觉得,把恐怖片拍得艺术性十足是一件高难度的事。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得到大家公认的能载入教科书的殿堂级恐怖片也就库布里克的[闪灵]和早期的一系列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而已。
无论是在学究气十足的论文中还是在惟利是图的商业预算书里,恐怖片几乎都是与粗制滥造的B级片划等号的,即使在对沉闷的“艺术性”避之唯恐不及的好莱坞,恐怖片也绝少与大明星、高预算这些主流商业电影元素挂钩。
[闪灵]
恐怖片,似乎天生就是为一小撮死忠分子所准备的另类拼盘,放到主流电影观众的肚子里,多半会上吐下泻消化不良,而这也造就了目前电影市场上恐怖片质量低下的现状。
说实话,大部分恐怖片也就是用点猛鬼、鲜血、连环杀手等廉价的视觉因素刺激下观众早已麻木的神经而已,有点所谓的“深度”无非就是搬弄搬弄心理学的是非。
在长期的熏陶下,估计观众们对恐怖片也就抱着这种心理期待去看的——长久下来,很多烂片都能利用万圣节的档期冲到北美票房榜的首位,可见寻觅恐怖片精品之难。
[第六感]
当然,作为一种特定的类型电影,恐怖片的特质是其它种类的电影很难替代的,纵使质量低下也不愁市场。这也使得有不少制片人打定了专拍恐怖片的主意,由此也繁衍出了一干小规模的专业恐怖片制作公司。
而“暗黑影业”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所出品的年度“恐怖盛宴”(Horrorfest)已成为恐怖片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在我看来其中的绝大部分作品还是新瓶旧酒、了无新意,倒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伊恩·斯通之死]匠心独运,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伊恩·斯通之死]
▼
往生·杀戮
恐怖片中恐怖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思来想去,现在觉得死亡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在我们所看到的被称为“恐怖片”的电影中,装神弄鬼也好,刀光剑影也罢,其恐怖力量指向的目标绝对都是片中人物的性命安全所系,所以,对死亡的忌惮,或许正是恐怖电影中恐怖的根源所在。
[死神来了](2000)
死亡谁都明白,所以恐怖电影谁都能看懂;但死亡又是谁都不明白的——经历过的人都不肯告诉我们,所以恐怖电影大多只能停留在视觉冲击的层面而无法深入我们的内心。
当然,对一部在年底拼票房的典型小制作美国恐怖片来说,我们不可能要求[伊恩·斯通之死]跟大师们一样去忽悠艺术、人生,紧张的故事、精巧的剪辑和眩目的特技技巧在片中自不可少。
此片也毫无避讳地把死亡恐惧开宗明义地摆了出来——从片名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但是此片的英文片名中“死亡”一词使用了复数形式,遗憾的是中文翻译很难表达出来这层含义——联系到影片的情节,不得不说是一个翻译学的缺漏。
[伊恩·斯通之死]采取了一个通常的青春恐怖故事的框架,男主角伊恩·斯通年少英俊、肌肉发达,女友也是前凸后翘、身材佼好,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
而且全片一直在城市背景下展开。既没有鬼气阴森的古堡,也没有怪物肆虐的核爆场,所以在剧情开始阶段,导演只是一再地用伊恩耳畔回响的怪声来铺陈剧情。
正当我们都以为这是一部改头换面的美国聊斋时,一场类似于[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中的场景又集合了连环杀手的元素扑面而来——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雨夜!为何又是雨夜?照这样看全世界莫非是撒哈拉地区的治安最好?),伊恩似乎撞到了一个路人,但此人并不答话,爬起来后照着伊恩便是一通劈杀,并将其残忍肢解后放置在了铁轨上,恍惚间看起来那杀手还长着蝙蝠似的翅膀......
哀嚎、列车、白光......尘埃落定后,伊恩·斯通西装革履地在一个办公室内醒来——此时观众开始想当然地以为伊恩做了一场噩梦,而伊恩也熟门熟路地走出公司回家去。
但没过多久他又察觉到身边有一些鬼魅:伊恩甚至亲眼看到一个魔鬼化作人形在眼前取人性命,还看到城市的夜空幻化出异样的色彩。
当眼前的一切都纠缠在一起无法解释时……又一日,伊恩的女友温存未毕,忽然如[终结者]中的液体机器人般变形,双手化成利刃结果了伊恩......
接下来,伊恩又醒了,然后又被杀,总之每当伊恩对眼前的生活刚刚熟悉时,他就陷入了一个莫名的杀戮陷阱中。
在不断重复的杀戮中,伊恩一次次地醒来,然后又一次次地遗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把[伊恩·斯通之死]看作一部连环杀手电影也没错,伊恩事实上就是一个被追杀的可怜虫,而追杀他的幕后黑手便成为了希区科克所说的“不能爆炸的炸弹”,始终牵动着观众们的思绪。
很难说[伊恩·斯通之死]把单纯的面临死亡来临时的恐怖气息铺陈到了极致,在许多英雄孤身斗群魔的恐怖片剧情模式中,导演们会把死亡到来之前的恐怖和紧张渲染到极致(想想总是破窗而入的魔爪),而在[伊恩·斯通之死]的前半段,死亡都是突如其来的,伊恩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在愕然中苏醒。
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看似消解了死亡的恐怖,实际上却给观众们又呈上了一道直叩心扉的难题:总在往生中的伊恩,究竟是在活着么?
在我看来,浅层次的死亡恐惧指向的是对身家性命的担忧,而深层次的死亡恐惧就是对个人生存意义(现状)的反思了。
伊恩怕死,但是影片并不是简单地凸现伊恩的这种植物神经式的害怕反应,而是着力描绘了一个让伊恩深感无助的巨大罗网,如果生死都被这个罗网操控,事实上让人恐怖的就不再是死亡,而是活着——一种改头换面的死亡了。
因为你无法确定你的生存状态,你无法确定你的心灵感觉,对你而言,所谓的“活着”更像是一道难解的迷题,而这些迷题又不断地纠缠着死亡和杀戮呼啸而来。
▼
命定·救赎
从第二段故事起出现的那个老头其实彰显了基督教文化中潜隐的救世主心理,由于剧情展开后所呈现的超自然气息,[伊恩·斯通之死]在进展到一半时其实已经表露了一个开放式的结构,编剧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构制剧情,将伊恩引向巫术、魔法、幻觉甚至催眠术的情景。
但是老头的出现使得影片又打上了清晰的宗教救赎的色彩——这与[黑客帝国]极其类似,尼奥需要外力的指引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困境。
对沉浸在电脑所虚拟出来的生存情景中的尼奥来说,如果没有凌驾于其上的外力(锡安抵抗者)的介入,他会永远生存在机器给他安排的那个液囊中做完此生的春秋大梦。
对尼奥而言,那些唤醒他的锡安抵抗者正像是基督教中教化子民的救世主一样,没有救世主的驾临,尼奥将永远沉沦下去。
[黑客帝国]
同样,不期而至的老头也就是伊恩的救世主,他开始所说的东西虽然匪夷所思,但老头锲而不舍,最后更是用生命——或者说是“魂魄的形状”,对本来就不是人的东西恐怕也不能用“生命”一词来形容吧——作代价唤醒并拯救了伊恩。
伊恩是幸运的,他跟尼奥一样都是背负着某种注定的命运降生的。这样安排看似有些强词夺理,但其实也应和着基督教(新教)中的教义。在加尔文改革时,基督教(加尔文宗)便开始以“命定论”为核心(Predestination)来阐述其教义。
“命定论”乍看是一种有些消极的教义,宣称人们降生之前其命运就已经决定好了,无论今生做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而且死后或上天堂、或下地狱,也都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的定数,人力无从转圜。
“命定论”看似消极,但在历史的吊诡中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那些笃信“命定”的基督徒肯定是觉得自己是要做大事、上天堂的“上帝的选民”,谁都不会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要下地狱的;而且万一有哪位仁兄神经搭错线觉得自己是地狱的后备军,那索性也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
由此,“命定论”信徒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鼓足勇气坚持下去,对阻碍其发展的力量更是无所畏惧的抗争到底。
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甚至认为“命定论”思想在早期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看来,“命定论”的影子依然萦绕在伊恩、尼奥等银幕救世英雄身上,从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寻了。当然,救世主一出现傻小子立马大彻大悟也就没戏了,孙悟空学七十二变也要被菩提老祖敲三下脑门不是?
在老头对伊恩的点化中,戛然而止的时钟成了一个重要的道具,正是在时钟的凝固中,伊恩逐渐察觉出了追杀者的气息。
不过导演达里奥·皮安娜也有点偷工减料,最后索性直接让老头跟伊恩同乘一班地铁,在地铁上让老头吓死人不偿命,以此来圆滑剧情。
这样交待起来固然逻辑清楚,不过也有点道德上的是非不分不是?——为了伊恩的开窍,那位可怜的路人从此只能在巨大的心理阴影下了却残生。
剧情进展至此,[伊恩·斯通之死]的主线基本上交代清楚了:
伊恩·斯通来自一个超自然的世界,他和他的同类都是魔鬼,干的都是撒旦之流干的勾当,在一次偶然的杀人经历后,魔鬼们陡然发现这才是最好玩的事情,于是便投入到锲而不舍的杀人游戏中去。
像迷恋网游升级一样以杀人为乐——老头甚至言之凿凿地说,现在伊恩的同类们都以人们在临死前的恐惧为食。
正当杀人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时,伊恩却莫名其妙地叛变了,为此,同类们老羞成怒,便开始不断地追杀伊恩。
杀死后便接着让他在另一个躯壳中复活,然后再杀一次,再复活,先杀后活、再杀再活,陷伊恩于永恒的死亡恐惧中,以此来作为对伊恩的惩罚。
包袱抖得不错,但我觉得有些早,谜团全部打开了,接下来的就只能是硬桥硬马的血肉横飞了。
可能还是拍广告和MV出身的导演皮安娜的职业习惯所在吧,在影片最后部分的厮杀中,杀手们身上一会儿出俩龙虾钳子,一会儿变得烟雾缭绕,辗转腾挪间,竟也显出了几分八爷(袁和平)的影子。
伊恩和杀手们拼杀时总要现出原形,从造型上来看,颇似阿兹卡班监狱里的“慑魂怪”,看来罗琳女士的创意对好莱坞的影响不是盖的。
总的看来,[伊恩·斯通之死]实际上呈现出了明显的三个风格分水岭:开头的悬疑、中间的诡异和结尾的厮杀,全片的节奏也是由疏至密,渐次加强。
说实话,这样精巧的构思和意想不到的悬疑设置在现今的恐怖电影中几乎是意想不到的,质量当属上乘。
但操之过急的叙事方式却让我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导演皮安娜在每一个段部展开,就都已匆匆结束。
▼
真爱·轮回
[伊恩·斯通之死]的一个遗憾显然是来自于资金,如果我是导演,肯定会把伊恩复活的时空背景再拉长些,古今中外一通乱飞,以此来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这就好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导演的那部[珍爱泉源],一会儿让休·杰克曼变身成中世纪的西班牙探险队员,一会儿又让他变成现世的疾病学家,一会儿再让他变成若干年后的宇宙人。
[珍爱泉源](2006)
在时空的穿梭中,一个“爱”字便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色彩——摊子铺大了,难免就艺术起来——照这样看,如果能把伊恩复活的场景延展得天马行空些,估计也能把一个“惧”字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蛊惑人心吧。
伊恩在片中轮回了五种身份:大学生、白领、出租汽车司机、失业者和瘾君子。其实这也是导演对当今社会阶层的隐喻。
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来看,伊恩明显是向下沉沦的,当他转生成瘾君子时,他的胳膊上甚至还绑着一根粗大的皮筋。
但随着生存境遇的下降,伊恩心中的斗争火焰却越蹿越高。而且导演还在片中为伊恩安排了一场从天而降的爱情——由于伊恩总是在开展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他根本没时间谈恋爱,所以他的这个爱人也显得有些突兀。
但不论伊恩如何转生,这个女孩确实总出现在他身边不离不弃,所以伊恩也就很快接受了这个爱人——而且接受得刻骨铭心、海枯石烂、沧海桑田。
一时间,伊恩与追杀者的搏斗便不仅仅局限于对自己的拯救,而更多的是为了保护爱人的安危。
伊恩和女孩间的爱情就好像席慕容在《一棵开花的树》里所吟咏的那样,似乎是一场前世的定数,在每一个“此生”都开展得毫无理由——由于伊恩的每一个生命都面临着追杀者的紧迫追击,从叙事结构上看也根本无从展开,所以这段爱情便也成了观众们心安理得接受的无本之木。
其实爱情的本质本就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爱是对对方的高估——照我的理解,就是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
伊恩·斯通在经历了六道轮回后,在他的生命中除了这场看起来有点无厘头的爱情外,他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伊恩在这种超脱于普通生死之外的生生死死中其实也把自己完全贬抑成了一个游戏符号,无论以哪种身份面世,伊恩仅仅就是个供魔鬼们驱遣的杀戮目标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说伊恩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因为他的灵魂是永生的。但单纯的灵魂永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希腊神话里的西比尔由于太阳神阿波罗的垂青而获得了不死之身,许多年后尽管躯体憔悴成空,但西比尔仍被吊在瓶中苟延残喘。此时孩子们问西比尔:“你还要什么?”西比尔回答:“我要死。”
显然,如果没有爱情的补缀,伊恩·斯通充其量也就是个男版的西比尔罢了。
所以,看似荒谬的爱情却是导演的明智之选,如若没有这个桥段的出现,[伊恩·斯通之死]根本很难收尾。
所以,伊恩的最后一次“死亡”是他的自行了断,为了挽救生命陷于危机中的爱人,小伙子面对呼啸而来的地铁纵身一跃。
这也彻底激怒了魔鬼。自杀后再次醒来的伊恩终于又转生到了影片开始时那个生命里,这无疑是对影片世界观的一次颠覆(从逻辑上讲,已死的伊恩是无法在原有的生命里生活的),但这种颠覆对一个领悟到真爱的小伙子而言,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所以,这个剧情的Bug轻而易举地被观众们原谅了。然后,便是大家熟悉的才子佳人的结局——变身的伊恩大开杀戒,杀得众魔鬼魂飞魄散;回复人形的伊恩重返校园,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男女之爱,那位老头对伊恩的拯救像极了殉道的圣徒——老头将自己的生命赋予伊恩,舍小我而救了大家。
看来,[伊恩·斯通之死]中的真爱,除了肉欲,也被涂抹上了一层宗教救赎的亮色。片末,在伊恩的更衣室门口贴着一句标语:“去梦想吧,就像会永生一样;去生活吧,就像会立刻死去一样。”
若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原标题:《恐怖角:死亡恐惧的形而上学》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和儿童视角的《世界博览会》不同,多克托罗的长篇《大进军》是史诗级的全知视角历史小说,说的是南北战争时期谢尔曼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