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与《神曲》:新与旧纠结之上的个人印记

澎湃新闻 2020-06-02 19:13 大字

编者按:世界文学领域资深专家、作家、南京大学余斌教授结合他多年教学、阅读、写作成果,精研译林版世界名著选目,创作了《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本书选取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宗师”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义的作品,以幽默活泼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解读《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的巅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闻,解码作品风格精髓。

当然,作为一部 13 世纪的作品,《神曲》有明显的中世纪的印记,最明显的莫过于它的基督教色彩。但丁称自己为“神学家”,他不是把《神曲》当作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来写的。《神曲》包罗万象,被称为中世纪的百科全书,这是说它汇集了各种知识,但丁把自己的所有学问都放进去了。中世纪学问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混而为一,各种学问都在神学的笼罩之下,比如说,“天堂”部分的九重天之说,水星天、月球天、火星天……展示的是但丁的天文学知识,同时它又是神学,是一种天堂秩序。

《神曲》的结构非常严整,“地狱”“炼狱”“天堂”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序曲,正好满一百之数,象征着圆满。“三”这个数字在基督教里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非基督教的我们也知道“三位一体”之类的说法。但丁做这样的安排,也是要合于 “三”“九”等数,相信数字的神秘性,这也是前科学时代普遍的情形。

中世纪的基督教像其他宗教一样,否定人的现世享受,讲的是禁欲主义。《神曲》中地狱里较上圈层中受罪的那些人,犯的都是纵欲的罪,这些罪与基督教教义里的“七宗罪”(天主教定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为七宗罪)多有重合,为这些自然欲望,他们就得在地狱中受折磨。贝阿特丽丝这个形象也有中世纪色彩,倒不在于她扮演的拯救者角色,而在于,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没有肉身的灵的存在,而我们知道,对欲望的否定正是对人的肉身的否定。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比但丁晚不了多少,他献给心上人劳拉的诗篇已经是另外一种气息,两相对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彼特拉克笔下的恋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肉身的存在。

甚至地狱中的那些酷刑,据有些研究表明,也有中世纪各种刑罚的影子。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但丁的发明,但他的阴森可怖的想象力却是在中世纪酷刑的基础上延伸展开的。地狱里的声、色、味都散发出中世纪特有的感知。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反例,说明但丁已然跨出了中世纪的门槛。最常被举出的一例就是但丁在地狱听闻弗兰西丝卡故事时的反应。这是在惩罚好色之徒淫欲之罪的第一层(总体来说是第二层)—前面说过,地狱的安排是越往深处罪越重,撒旦所处的地心即第九层,其罪人是最不可恕的,但丁把淫欲罪安置在离那里最远的第一层,这本身就耐人寻味,无形中他让淫欲变成了地狱中最轻的罪责。狄多(《埃涅阿斯纪》)、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海伦、帕里斯、阿基琉斯、特里斯坦等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情人的阴魂都在这里被狂风吹得飘飘荡荡,但是与但丁为后面背叛等罪杜撰出来的种种酷刑相比,这种惩罚简直算不了什么。但丁在这里看到了两个紧紧交缠在一起的好色的灵魂,弗兰西丝卡和她俊俏的小叔保罗,听闻两人激情感人的故事后,他心烦意乱,以至于昏了过去。

但丁并不是弱不禁风的人,在后面他还要听到很多故事,见识种种骇人听闻的酷刑,通常都表现得很镇定、很坚定,此处居然昏倒,显然是被击中了软肋。按基督教教义,必须让他们在地狱中受苦,但他情不自禁对“屈服于欲望的淫荡罪人”表露了同情。透过文中阐述的例子,显然的,诗人但丁认为,一个人若屈服于这种诱人犯罪的欲望而冲动行事,便会逾越淫欲与爱情之间的界限。但是他比大多数道德家和神学家更具说服力,表明了这条界限非常微妙,而他也承认,那些借由创作表达浪漫爱情的想法及影像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有可能是共犯之一。我们还可以指出不少但丁越出中世纪神学范围的地方。正因为《神曲》呈现的这种新旧杂陈的特征,有人称他是“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有人则尊他为文艺复兴的第一人。恩格斯那句 “辩证”的断语更是很多学习欧洲文学史的中国人熟知的,他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不去论新旧的时候,他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佛罗伦萨三杰”)。但是不论怎么去寻绎、阐释但丁身上的新旧色彩,都不能充分说明但丁的伟大,以及他的独创性。事实上,中世纪天主教的印痕也罢,异教(古希腊、罗马)的东西也罢,文艺复兴的曙光也罢,一切的一切到但丁这里,都被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他的地狱、炼狱、天堂诚然有基督教的框架,但阐释完全是个人化的,那里面是他的逻辑,他的好恶,他才是这个世界的上帝。他自说自话地安排三界,无所顾忌,笃定得很,一点也不犹豫。比如地狱,看似与基督教教义吻合,实则他的安排充满了他的个人意志,他把自己的仇敌打入深渊,往神学图景上嫁接了自己分明的爱憎。而他擅自给自己恋慕的对象贝阿特丽丝安排了那样一个无上荣耀的位置,更是将他的“自说自话”发挥到了极致。谁给他权力这么做的呢?

只能是他自己。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马克思的引用(马克思说那是他最喜爱的格言),在中国,许多没看过但丁作品的人也知道。已经有人指出,马克思的引文与原句有所不同,出自《神曲·炼狱篇》第五歌的这句话意为“来跟从我,让世界嚼舌去吧”。不管有无出入,用来说明但丁的旁若无人的霸气是合适的。但丁特别自信,大多数作家按照规则写作,但丁是极少数自己另立规则的人。他用俗语写作,他完全改写了中世纪的“喜剧”,他还以自己的方式安排天堂、地狱。《神曲》因此是前无古人的神作,因为它的体大思深,包罗万象,难以追摹,所以也后无来者。

新闻推荐

汉德克讲稿 | 李敬泽

思无止境  把自己生下来多么艰难——汉德克讲稿作者        李敬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