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导演 他们也是鬼来疯
原创 东五环作家协会 看电影杂志非恐怖片大师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我认为人类就是在各种恐惧中得以生存的。”这或许解释了恐怖片能够在百余年间长盛不衰的原因。
恐怖片的兴盛,当然离不开托德·布朗宁、约翰·卡朋特,以及温子仁这些力能扛鼎的恐怖片大师们,但那些诸如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些非恐怖片专业导演的偶尔涉足,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恐怖片的影响力,其中也不乏经典之作。
▼
以恐怖出道
阴森幽暗的密闭场景,神秘可憎的鬼怪生灵,恣意狰狞的癫狂配乐,随时翻转的故事情节,又或者是“残肢与内脏齐飞、血浆共肉沫一色”的惊恐画面——这些都是恐怖片能够深得人心的精髓所在。
从最初的吸血鬼开山鼻祖[诺斯费拉图],或极具形式主义风格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把人体肉身撕扯得支离破碎的[电锯惊魂],和逼迫得附体恶灵无处遁形的[招魂],从大银幕上的无声黑白,到CGI制作,恐怖片都是能立马抓住人心魄的电影手,已经成为了最具性价比的夺人眼球之作。
[招魂]
对于那些空有电影热情,没有资金的电影新人来说,如何速度最快、成本最低地打出名堂,恐怖片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利器。
事实上,大多电影巨擘敲开光影大门的处女作,也都是恐怖片。
以惊悚悬疑著称的大卫·林奇和大卫·柯南伯格、以[魔戒三部曲]享誉世界的彼得·杰克逊,以及已留名影史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奥利佛·斯通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是最初以低成本恐怖片为好莱坞大制片厂所知晓的。
而近年一个绝佳的例子——[银河护卫队]的导演詹姆斯·古恩。在拍漫威这部商业巨制前,古恩是以恐怖片出家的。
2006年的[撕裂人],在商业上和评论上都获得了成功,并提名2007年美国科幻、幻想及恐怖电影协会最佳恐怖电影奖,为他打响了知名度。
重口的[撕裂人],让詹姆斯·古恩成了好莱坞新贵
惯常看来,大卫·柯南伯格就是个口味极重的熊老头,但他成名之后的电影,实际上绝大多数都只是惊悚片——距离恐怖片的标准还差了一大截,尤其是跟他自己的成名作[毛骨悚然]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1975年,大卫·柯南伯格拍摄了这部长片处女作[毛骨悚然],更甚至还得到了加拿大电影发展局的资助——不过电影局对此项赞助追悔莫及,因为它太让人反胃了。
影片讲述的是某高级公寓里的住户,突然遭遇不明寄生虫的侵袭成为宿主,这些人陷入无法控制的性疯狂状态,最后在得到高潮的同时也收获了死亡。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还不是寄生虫变体时,蠕动成巨大而又丑陋的阳物,而是电影结尾,幸存者逃命时途径游泳池,结果却被按在了水池里,被感染的人同时跳进水里,其情其景宛如群魔乱舞,给人以生而活命的苦痛体验。
1963年,还在给B级片传奇人物罗杰·科曼时打工的科波拉,用科曼拍[赛车英雄]的剩余2万2美刀,拍摄一部希区柯克式的恐怖片[痴呆症]。
科波拉在这部电影里使用了很多裸露和血腥情节,甚至一度被认为影迷们认作是最被忽视的科波拉经典之作。
科波拉这部出道的恐怖片[痴呆症],在其后来众多佳片的影响下已渐被遗忘
事实上,同一年,在这部他首次独立执导的长片处女作前,科波拉还与别人一起合导过[恐怖古堡]。
在科波拉以[教父]成名之后,仍忘不了他的恐怖情结,还拍摄了被誉为吸血鬼恐怖片巅峰之作的[惊情四百年]。
[惊情四百年]
与科波拉相似的还有奥利佛·斯通,成名前斯通也拍过了[噩梦缠身]、[惊魂手]两部恐怖片。
奥利佛·斯通并未在[惊魂手]里显示自己的恐怖才华,后来自然转型了
▼
天生恶趣味
早在2014年,那时有两部比较另类的恐怖片受到观众的关注。
一部是金像奖影帝张家辉执导的处女作[盂兰神功](他后来又执导了[陀地驱魔人]),另一部则是凯文·史密斯执导的新作[长牙]。
这两个看似跟恐怖片完全不着边的电影人,都选择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类型领域。
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一直背负"烂片"骂名的恐怖片,一直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了。
[长牙]
很难说老杰克逊带着儿子看1933年版[金刚],对小杰克逊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在彼得·杰克逊的电影里,暴打飞机、手撕恐龙、薅出舌根、扯出肚肠的重口戏码,绝对比老[金刚]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造型怪异的道具模型,也由此成了彼得·杰克逊的最爱——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他风格独具的恶趣味。
日后彼得拍摄好莱坞大片时候,仍不忘为恐怖片辩白,“尽管我的B级片或是恐怖片为数不多,但我并不反对它们,相反只要它们是安全的我就会支持。毕竟它们都是些变戏法似的玩笑,从观众到导演都很享受那种为所欲为的疯狂。”
[金刚](1933年)
在[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首映上,彼时他还表示:“当[霍比特人]系列完结时,他就会转投B级恐怖片让自己过过瘾。”
恐怖片对于杰克逊这种人来说,多半是因为天生就好这口,不倒腾点血浆大肠显然无法满足自己上天注定的邪恶趣味。(当然仅仅也是把这话放出去了……)
彼得·杰克逊1987年执导的科幻恐怖片[坏品位],讲述一个海边小镇发生的怪事。
某天这个小镇的居民开始离奇失踪,原来是外形暴徒在入侵,以解决外星人快餐店里食材短缺的问题——他们汉堡里夹的人肉没有了,因此到这里“狩猎”。
电影里最精髓的情节,就是彼得大帝客串的疯狂地球人,在与外星人搏斗过程中摔下山崖,脑袋裂掉,人却还活着,为了不让脑子摇摇晃晃流出来,他把掉出来的脑子(其实是外星人的)放回去重新归置,安全起见有用皮带把脑壳栓紧。
这个角色的好玩之处,不仅在于倒人胃口的恶心戏码,更在于他在荒唐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彼得·杰克逊对人类的恶意嘲弄,这也是观众钟爱他恐怖片的原因。
相对于彼得大帝而言,大卫·林奇的恐怖片之旅更像是对个人经历的书写。1970年,大卫·林奇编写了名为[花园后背](Garden Back)的剧本。
这是个跟情欲有关的超现实主义的剧本,驼背男人背上每长出一株植物,就代表他对邻居女人的一次情欲。
按照剧本标注的45分钟时长,美国影艺协会觉得对于这部以隐喻为基本构成的非线性剧本来说,这个长度实在太长。
剧本审核不被受理之后,他于次年带着妻子搬到洛杉矶,既为了在美国影艺协会(AFI)音乐学院学习电影制作,同时也为方便刚出世的女儿詹妮弗·林奇(JenniferLynch)治病——詹妮弗一出生就患有“严重的杵状足”,童年时就需要做大量的矫正手术。
大卫·林奇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动荡不堪的焦灼生活:不停地换工作、为融资制作电影奔波、离婚、爱护女儿却又内心恐惧、写好的剧本得不到赏识、几乎任何人都能对他指手画脚。
而他与家人居住的地区犯罪猖獗,用林奇的话说就是“我在那里看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曾看到过一个成年女子抓着自己的乳房撒娇,却抱怨说奶头受了伤——太多这样的事情会让你对那里望而却步”。
生活的重压与处境的艰辛,让他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找到慰藉,并藉此创作了自己的首部剧情长片[橡皮头]。
大卫·林奇第一部长片就是震惊世人的[橡皮头],但此后林奇拍的片多是惊悚悬疑,林奇的恐怖片似乎再无回响
▼
大师偶尝鲜
对于那些并不是拍恐怖电影起家的,对恐怖片也并没有特别深的情节的导演来说,他们在成名之后往往也会在恐怖电影里小试一回牛刀,他们拍恐怖片的原因多是被好剧本吸引,并不是心血来潮的玩票之举。
拍摄完[巴里·林登],库布里克便陷入了创作恐慌,他找不到下一部电影的思路,便把自己锁在屋里月复一月地阅读,试图从中找到可依赖的灵感。
库布里克就这样被焦虑折磨了近一年,直到华纳影业的约翰·凯利(John Calley)把斯蒂芬·金的小说[闪灵]递上,他才得到解脱。
之前就曾多次表示对超自然力量有着莫大兴趣的库布里克,对斯蒂芬·金的小说给出如是评价:
“它在心理和超自然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特殊的平衡,让你以为可以从心理层面来解释超自然世界。“这些东西一定是杰克想象的,因为他是疯子”——这种体验让你把对超现实的怀疑放在一边,直到你完全的进入到故事中,以至于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它。”
也就是说,库布里克开拍[闪灵],其实是件比较偶然的事情,只是因为故事触及了他的兴趣,且又舒缓了他长达一年的创作焦虑([闪灵]中杰克也有严重的创作焦虑)。
如今,库布里克的这部[闪灵]已是恐怖片影史一座难以越过的高山。
只此[闪灵]一部,就足以让库布里克留名恐怖片影史了。纵观影史,如库神一样各类型通吃的导演,更是寥寥
马丁·西科塞斯,他之所以联手罗伯特·德尼罗翻拍[恐怖角],其实并非旁人揣度的商业尝试,而是他在[基督最后的诱惑]中无法宣泄的人性恐惧。
在[基督最后的诱惑]里,基督经过“尼采式的超人挣扎”,在于内心深处的神圣感作斗争之后,依然做出了决心背负人类罪恶的决定,从而让自己成为了神。
但西科塞斯对这种牺牲保持怀疑态度,“如果有人能成为神,那就有人能成为魔,二者是孪生的。
[基督最后的诱惑]
基督的孪生兄弟,就是[恐怖角]里的迈克斯,只不过一个被神圣感战胜成了神,另一个战胜神圣感成了魔”——面对劳伦斯·弗里德曼(斯科塞斯[谁在敲我的门]的传记作者),西科塞斯如是解释他翻拍[恐怖角]的初衷。
换句话说,[基督最后的诱惑]承担了太多神圣指向,反倒让西科塞斯越发怀疑人性中邪恶部分的力量,将之排遣的最好方式就是弄一部[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孪生电影,只不过是恐怖而又邪恶的孪生兄弟。
西科塞斯和好友德尼罗捣鼓的[恐怖角],是前作[基督最后的诱惑]的镜像——人可以成为神,也可以成为魔
大师们拍摄恐怖片并不是仅仅是制造恐怖悬疑的气氛,更多的是人性的考量。比如2002年,早已凭借[猜火车]成名的丹尼·博伊尔,拍摄了著名的丧尸恐怖片[惊变28天]。
正如博伊尔自己所说的那样,病毒并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但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再加上博伊尔出色的氛围营造,让本片无论在技术和深度上都足以称得上是一部恐怖电影佳作。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重振了颓势已久的丧尸恐怖片,五年之后这部电影也有了续作。
值得一说的是,鲍伊尔的恐怖情结还未就此片结束而完结,2011年,还联合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一起捣鼓了一出舞台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用“怪物”的角度来诠释这个家喻户晓的恐怖故事。
[惊变28天]证明了丹尼·博伊尔不仅可以拍出[猜火车],也可以拍出恐怖杰作
▼
失败的跨界
恐怖片作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但每年出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完成构成不比例的,恐怖片几乎成了一个导演作品失败和成功的分界线。
对于那些有着恐怖片情结的导演来说,在下手之前还是多做一些考虑。因为既有库布里克这种什么类型都能驾驭的天才,也有只驾驭得了正片和商业大片,但完全不适应恐怖片类型的罗伯特·泽米吉斯和戈尔·维宾斯基。
1994年,泽米吉斯以[阿甘正传]走上人生事业的高峰,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六年后,他会捣腾出一部恐怖片[危机四伏]出来。这部投资一亿美到的恐怖片,最终获得了3亿高票房,但糟糕的剧本让影片在评论上却跌落冰点。
但泽米吉斯在[阿甘正传]表现出的执导能力也没能挽救这部“没有吸引力和非原创力电影”,他试图创造一部包含超自然元素的希区柯克式电影的尝试,也被认作是失败的。
与罗伯特·泽米吉斯面临一样际遇的是戈尔·维宾斯基。
2002年,戈尔·维宾斯基将日本恐怖经典[午夜凶铃]翻拍成美版,尽管影片商业上也获得了成功(全球大卖了2亿美刀),但呈现的效果着实让人难以苟同。
影片几乎照搬了日版的模式,但因为一味地追求技术效果,在演员表演上和细节呈现上却不尽如人意,正如《芝加哥读者报》的评价一样,“影片完全是在浪费娜奥米·沃茨,因为剧本更本没有花费心思去好好塑造她这个角色。”也证明了维宾斯基并不是善于拍摄恐怖片的导演,他更为出名的电影都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等商业片。
出色的技术,但单薄的剧本,让这部日本经典恐怖片到了北美成了只惊不恐之作
提到恐怖电影,不得不提香港鬼片。但作为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香港鬼片,进入21世纪后,不得不说没落了。
让人可喜的是,近年来鬼片也有了起色,比如2013年获得众多好评的[僵尸],以及2014年由影帝张家辉执导的[盂兰神功],为颓势的香港鬼片注入了一丝活力。
相较于这些后起之辈,香港那些新浪潮大师们拍摄的恐怖片却只能称为末流之作。
[僵尸]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许鞍华,除了拍摄自己身边生活化的电影外,也在进行着不同商业类型的探索,这种探索更多的是商业上的考虑。
也许是处女作[疯劫]显示了许鞍华掌控惊悚题材的能力,于是投资人就找许鞍华拍摄了这部[幽灵人间]。
但影片上映之后,商业和口碑都遭到滑铁卢,这也成了许鞍华最暗淡的一次电影经历,又增加了她筹钱拍片的难度。
日后许鞍华自己评论本片时,几乎从自己、到编剧,到陈奕迅和舒淇的表演都批评了一遍。
[幽灵人间]
掀起香港新浪潮的另一位巨匠徐克,在武侠和动作电影外,也进行过恐怖片的尝试,2002年拍摄了[深海寻人],尽管徐克采用了最先进的水下摄影技术。
但这部电影跟徐克许多电影一样,还没想好就开始拍了,更像是徐老怪一次在电影技术上的尝试。
原标题:《这些导演,他们也是鬼来疯!》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多部大制作档期积压 暑期档能否力挽狂澜存变数 影院复工节奏缓
慢,迄今岛城各大主流影院尚未有确切复工日期,院线经理最期待的除了来自电影局的支持,更多的是对大片的期待。岛城一位资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