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剧导演呼吁行业规范 过半计划创作抗疫题材

澎湃新闻 2020-04-13 16:15 大字

日前,一份取样于近400位中国青年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调查报告在网络上发布,报告通过线下访谈和线上问卷的形式,为读者描摹出一幅生动鲜活的中国影视行业青年创作者群像。

作为中国影视行业垂直领域的专业数据与咨询公司,凡影发起的青年影人调查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上一季”的《青年导演生存状态调查》中受访的绝大多数青年导演已经在如今交出不错的成绩,文牧野、郭帆拍出了爆款电影《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忻钰坤、路阳等导演凭借《暴裂无声》《绣春刀》等影片成为崛起的市场黑马;张大磊的《八月》、黄骥的《笨鸟》、仇晟的《郊区的鸟》等影片相继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获奖。当然还有并不顺遂的导演,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自杀的《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他的名字如今已经在那份调查报告上打上黑框,成为青年影人群体中抹不去痛点。

今年的青年影人生态调查报告新增了青年导演生态调查的部分,华语国际编剧节联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凡影·画外hoWide共同出品,与编剧圈、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影视工业网等机构和媒体联合发布,而青年导演的调查则从电影扩展到包括电影、电视剧及网生内容等领域。

青年影人普遍拥有高学历,四成导演和七成编剧年收入在20万以下

据悉,此次参与调查报告的187位青年导演和208位青年编剧活跃在电影、电视剧及网生内容等领域,1979到1999年出生,即年龄在20-40岁之间,导演至少拥有一部长片(60分钟以上,含剧集)作品或2部(含)以上电影节获奖短片,作品已经上映(上线)或已签约确定播放;编剧至少拥有一部完整署名作品(包括院线电影、网络电影、台播剧、网播剧等)。

高学历是此次受访人群的显著特点。受访的青年导演,93%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超过四成人具备研究生学历。而“科班出身”依然是当下青年创作者的主流。高达62%的受访者接受过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导演相关专业训练,北京电影学院仍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影视人才第一输出地,其次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近半数受访导演都出自这三所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北美的著名电影高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人留学生,有留学背景的导演几乎覆盖了美国电影专业排名靠前的所有高校,其中纽约电影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和南加州大学排在前三位。受访者中,有43%的受访者曾在海外留学,其中的70%为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学业完成后,他们中的80%都选择了回国发展。有的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似乎国内机会更多,文化上也更为亲近;有的原本就没有海外发展计划,外出求学完毕就回国开展事业;有的是被国内临时的工作计划吸引,选择了回国;还有的则是两边兼顾。

而编剧方面,84%的受访编剧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近半数受访者曾在全日制高等院校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戏剧影视文学占27%),尽管超过80%的从业者来自文科的专业背景,但此次调研也显示,还有不少诸如建筑学、医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背景的人走进这一行。编剧学科背景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多类型、多题材行业剧的开拓。

相比导演,此次受访的208位编剧中只有13%的编剧有海外求学经历。有编剧表示,华人导演在海外发展或还有机会崭露头角,而编剧所面对的文化隔阂似乎很难通过剧作消弭,要想融入主流群体、创作出满足海外观众需求作品的难度极高。反观拥有巨量观众且日益增长的国内影视市场,恐怕是更合适他们的所在。

对于青年从业者来说,进入行业的机缘十分重要。编剧们“接活”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师长亲友们的介绍,而导演们的处女作的资金最大比例来自家人的支持。

受访导演在拍摄处女作时,最大的资金来源还是靠自己和亲友筹资,也有两成人是在各类创投活动和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中获得资金支持。不少优秀的青年创作者都是在各类创投和扶持计划中脱颖而出,进而正式走上导演之路。

62%的受访导演如今已拥有完整的长片或剧集作品。大多数处女作都是50万以下的低成本制作,占比62%,其中超三成受访导演的作品只花了不到10万人民币。

而作为行业资历不深的青年编剧,有七成受访者都是经由老师或朋友的介绍来获得项目机会的。要想只靠作品说话,难度似乎高了一些。除了主动投稿、自我展示,行业内的“关系”和“人脉”是最为重要的接触项目的渠道。

一位资深编剧告诉记者,最理想的状态是手上最好能有好几个项目处于不同的阶段,有的在进行,后续还有在筹备的,还有在酝酿创作的,可以接得上,某个项目出了问题也有其他可以接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但因为年轻,近六成的受访编剧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加入经纪公司、制片公司或是编剧工作室。大多数人平均每年接一到两个剧本项目,能够同时推进的项目数也大体在两个左右,而且一般是一个项目快收尾时才接入新项目,很难同时应付多个项目。

根据报告,能同时推进四个及四个以上项目的受访编剧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团队。在有效的分工协作下,同时操作多个项目成为可能。

和其他行业一样,新入行的年轻人收入不会太高。受访编剧上一年的税后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这个比例超过七成。同时,仅有7%受访编剧对收入明确表示“满意”。

收入较高的多是入行多年的资深编剧。208位受访者中,上年度收入过百万的有11位,其中10位的从业年限超过7年,另一位也在编剧行业待了四年以上,这11位高收入编剧大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公司。

尽管目前电影导演在我国基本属于高收入人群,但对于还没有爬到金字塔顶层的青年来说,日子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富裕。近四成人的上一年度税后总收入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

创作中看中观众口碑,制片人是最被“嫌弃”的工种

相较于过往,对于青年电影人进入行业更多的从“文艺片”起步,也更注重个体表达的印象不同,此次调查中,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对于自己的作品,最看中的评判标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众口碑”。

63%的受访导演认为,自己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观众的口碑上,其次是自我艺术追求的实现和业内给予的肯定及荣誉。

同为创作者,受访导演与编剧相似,都将收入“置之度外”,相比之下,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得到观众和行业的认可才是更令他们在意的事情。

80%的受访青年导演表示,会在创作中努力平衡自我表达和大众需求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认为艺术追求与观众喜好是对立的。

谈及自己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时,超过半数的编剧把“观众口碑”“业内的肯定和荣誉”以及“自我艺术追求的实现”放在了前三位,“名利”反而不是他们特别在意的问题,这与他们在判断“成功编剧”时的选择非常一致。

有编剧明确表示,只要写出一两部受到观众和业界肯定的作品,自然能收得名利,但是“不能为了名利而创作,那就是本末倒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投资方和项目方常常会对创作给出各类的意见,但他们的满意程度却是受访编剧们相对较少考虑的因素。

那么青年编剧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超过七成的受访编剧表示,会努力平衡自我表达和大众之间的需求。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大量资本进入影视行业,无疑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多数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到不少“行活儿”,尤其诸如北电中戏这样的专业院校,不少老师都不满学生忙着接活儿而耽误了基础课业的学习和文化积累。但同时,青年创作者进入行业由于资历尚浅,也面临着话语权的问题。此次调查中,有不少青年编剧表示,进入实际创作过程后,左右创作方向的往往是投资方意见,或者是技术实现难度。对此,有编剧也无奈表示“甲方要求什么,我就创作什么”。

谈及工作中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时,超过四成的受访编剧认为最需要资金方面的帮助。还有编剧称,需要“更多的项目来源渠道”和“对创作的主导权”,有人呼吁“来个真正懂行的团队吧!”

而在法务方面提到最多的是被“骗稿”,例如剧本被采用但无署名,或被盗用创意大纲或核心情节等,受访青年编剧中有过类似经历的比例高达75%,且近半数是入行不到三年的新手编剧。而“被骗稿”经历的年轻人中,近七成是独立编剧。当被问及被骗后怎么办时,大多数编剧表示很难维权,业内缺乏有效的保障手段和维权支持,要证明创意大纲或者相关内容的版权归属本就不易,还要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一般只能“认倒霉”。

此外,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解读,也是受访编剧们遇到的困境之一。

而作为导演,与制片方的沟通和打交道的时候更多。在这个过程中,受访者最在意的仍是创作本身,是双方对于创作的理解和认识是否一致,他们将之视为合作的基础。有导演在访谈中强调“信任”,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也可以视为基于共同的理解和认识衍生出的合作机制的一部分。

影视行业的高风险早已人所共知,64%的受访导演曾遭遇项目终止,究其原因,有半数都是投资方撤资。有些则是和投资方或核心团队产生了创作上的分歧。

正如最常导致项目终止的原因是投资方撤资,多数受访导演在回顾自己暂不算太长的职业生涯时都表示,最难的时候都是因为“缺少资金”。

在请导演们描述对个人工作状态的满意度的问题选项中,近半数受访导演觉得比较一般,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只有大约三成。

不管是因为行业本身的高风险,还是受限于青年创作者所能接触到的资源,他们的创作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需要投资,需要平台,以及需要更为规范化的生产环境。“缺乏行业标准,工业化体系不健全”,这是目前国内影视产业十分突出也久为人诟病的问题,近半数受访导演也认同,这同样是广大导演面临的整体困境。

无独有偶,面向“编剧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一问题的选项中,大多数受访编剧的意见同样集中在了“制片方专业度参差不齐”以及“行业缺乏评判标准和定价体系”上。

影视作为需要多技术工种通力合作的行业,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还需要通过摄影、美术、声音、后期等部门的协同创作才能得以实现。此次调查同样听取了青年编导们对其他工种合作者的建议,其中“制片人”这一岗位收获的满意度最低。有编剧表示,制片人岗位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

针对青年导演的调查中只有1%的导演认为自己合作过“非常专业”的制片人,眼下制片人的准入门槛低,岗位标准尚未建立,工作职责过于模糊,未来这一关键岗位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六成青年创作者计划创作抗疫题材作品,对中国影视行业前景保持乐观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行各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摆境地,影视行业也受到了重创。影片下线,影院闭门,剧组停工,这个依靠人群搭建和运转起来的行业,一时间陷入无限焦灼与等待之中。

疫情暴发之后,调查方通过补充问卷,调查了青年导演们受到的影响。春节前过半数的受访青年导演的项目都还在早期开发和筹备阶段,多数项目转到线上继续进行沟通和筹备。参与补充调研的121位青年导演中有53%的人明确表示,此次疫情对其2020年的整体收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与的109位青年编剧中61%在疫情发生前有项目处于创作和开发阶段,22%的编剧处于暂时没有项目的状态。受到疫情的影响,有45%的受访青年编剧明确表示 2020年度收入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36%的人称尚不明确。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疫情相关题材的创作的时候,其中62%的受访编剧表示会考虑,也有38%的编剧明确表示,不会进行相关创作。有编剧说“创作是需要沉淀的”,暂时还是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题材和内容上。

导演方面,有36%的受访导演表示,未来在合适的时机会考虑相关题材的创作,还有21%的人已经在酝酿与疫情相关的创作。此外,甚至还有两位导演已经完成了剧本。

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参与补充调研的109位编剧中,对2020年中国影视行业整体发展持乐观态度的比例为29%,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年前对整体行业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的比例。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调查中,对行业保持乐观的比例为65%,而事实上这个数字较往年已经有所下降。而在面向导演的调查中,乐观的比例从年前的53%下降至24%。

有编剧表示,减产是肯定的,而且行业也会面临一段时间的困难期。相比之下,编剧已经算是整个影视行业中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工种。虽然整个行业停摆,委托项目会减少,但是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和沉淀自己,或者把现有的作品打磨得更加成熟。整体看行业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

附:

完整版的报告:《2019-2020中国青年导演生态调查报告》和《2019-2020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又逢清明

◎王涛两年前,电影《寻梦环游记》使我重新认识到了祭祖的特殊意义,让我对老家的祖坟有了不同的念想。在那以后,清明节不仅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