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更“莫名其妙,荒谬绝伦”

黄海晨报 2019-08-09 08:58 大字

卢绪海

“莫名其妙,荒谬绝伦”是正在热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中学校教导处阎主任的一句口头禅。作为应试教育的代表,阎主任不接受任何教育新理念、新思想,凡是不符合应试教育的理论和做法,一律被他斥之为“莫名其妙,荒谬绝伦”。导演邓超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一目了然地看到,表面上对孩子十分负责任的阎主任,实质上是一个何等的“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人!

可以说,这部电影向应试教育制度宣战,勇气可嘉。它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批判和揭露,让人耳目一新,有着非常了不起的进步意义。

然而,影片上映后,观众对邓超所宣扬的新教育理念并不买账,网上一片差评!大部分评论者认为,邓超把矛头指向应试教育完全是把力气用错了地方,他们认为,把“莫名其妙,荒谬绝伦”这八个字用在邓超身上倒是更贴切。

这就有意思了,“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评价居然反转到邓超自己身上了!那么,阎主任和邓超到底谁更“莫名其妙,荒谬绝伦”呢?

也许观众批评邓超在教育上是个外行、是个失败者,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是认为邓超用这部电影误导了家长和孩子,有恶意黑他之嫌。因为邓超所倡导的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和远离功利回归本源的教育理念,不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超前的,而且放到现在也一点不落后。而他抨击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极限挖潜战术,目前在各个中小学校仍然大行其道,不仅危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是透支了教育的未来。在这样的教育下,就算孩子考出了高分,也是付出了日益厌学的代价!这从高考结束后各个学校疯狂的撕书大战中可窥一斑。

相信这样的道理,观众们不会不明白,那么为什么大家仍然不买邓超的账呢?

第一,影片中儿子马飞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是个硬伤。

大部分评论者提到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一个学渣,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学霸?”——这和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不同的,那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尽管也对印度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无情地嘲弄,但是人家是一个妥妥的学霸!一好遮百丑,只有学霸才有资格去讨伐教育体制问题,而学渣马飞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有评论者认为,马飞成绩差是自己懒惰加上父母教育缺位造成的,跟现行的教育体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邓超把马飞的学习成绩差归罪于教育制度,不仅没有道理,更不能让人接受。

这种说法从一个极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但是主人公是学渣的人设,确实是邓超的一大失误,这样的形象难以引起家长的共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应试教育在现阶段依然深入人心。

部分评论者之所以认为“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板子应该打在邓超身上,而不是阎主任身上,是因为阎主任的学校堪称是一所高考“名校”——这所学校每年都能培养出一大批考入双一流大学(那时候叫“985”“211”名校)的学生。阎主任办公室里挂的照片,充分证明了他的教学管理能力。就凭这一点,观众对阎主任就十分认可。

不管邓超如何批判唯升学率论,在目前阶段,检验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升学率,尤其是名校的升学率,仍然是唯一的标准!这种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观众的内心,邓超想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将这一根深蒂固的陋念扭转过来,是不现实的。正如马飞妈妈指出的那样,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新教育理念的实验品。家长们非常明白,与邓超这个教育外行的新教育理念比,阎主任的应试教育对孩子应付目前的高考更靠谱。

事实证明,观众的不买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电影票房,甚至影响到了邓超的信心。如果单从票房和口碑论,他不能不承认技不如人!但是,那些批评他“把学校拍成了监狱,把老师拍成了典狱长,刻意把学校和老师拍得很坏”,批评他“批判应试教育不深入,力度小,太浅薄,没有抓住重点”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是有失公允的。

无论如何,尽管邓超挑战应试教育制度的尝试并不十分成功,可“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也绝不是邓超!现实远比电影讽刺,更彰显出改革当前教育体制的紧迫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邓超在影片中所表达的新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必将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新闻推荐

创作小说《九州缥缈录》《上海堡垒》先后改编影视,成暑期档最大IP输出源,新京报独家专访谈作品改编及创作近况 江南 现在谈“科幻元年”?还为时过早

作家江南。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摄《上海堡垒》电影海报。《上海堡垒》小说书封。《九州缥缈录》剧集海报。《九州缥缈录》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