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电影周开幕片《明黄禁色》聚焦中国设计师郭培
提到新西兰与电影的关系,多数人脑海中首先闪现的两个名字就是简·坎皮恩和彼得·杰克逊。前者可以说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她的《钢琴课》曾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以及三座奥斯卡小金人。而后者执导的《指环王》系列风靡全球,更拜此所赐,新西兰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特效制作地(由杰克逊创立的维塔数码工作室总部设于惠灵顿)以及最受欢迎的电影外景地之一。此外,新西兰的年轻一代的导演也日渐成为好莱坞的宠儿,包括《雷神3》的导演塔伊加·维迪提以及《花木兰》的导演妮琪·卡罗。与此同时,新西兰在电影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已经连续在上海举办两届的“新西兰电影周”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届“新西兰电影周”海报
日前,以“让我们并肩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新西兰电影周”已正式开幕。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罗安竺、上海市电影局电影处处长彭奇志、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Dave Cull、开幕片《明黄禁色》(Yellow is Forbidden)导演Pietra Brettkelly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典礼。其后,远道而来的Dave Cull和Pietra Brettkelly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今年是中新旅游年,也是上海与达尼丁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因此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携手达尼丁举办了本届“新西兰电影周”。事实上,双方从2016年开始,就进行了多项电影交流活动,包括编剧互换计划等。据达尼丁市市长Dave Cull介绍,明年达尼丁市还将举办“中国电影周”。“达尼丁虽然不算大城市,但我们拥有高水平的电影制作人员,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瑰丽的历史遗迹,这些都是我们在电影拍摄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他还介绍,位于达尼丁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长年致力于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与上海SMG、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已开展合作。
作为电影人的代表,专事拍摄纪录片的Pietra Brettkelly女士此番特意赶来参加“新西兰电影周”的开幕式。她过去的作品包括聚焦艺术家Vanessa Beecroft在苏丹收养一对双胞胎的经历的《艺术之星和苏丹双胞胎》(The Art Star and the Sudanese Twins)以及呈现浴火重生的阿富汗电影资料馆的《菲林特工队》(A Flickering Truth),两部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而她的最新作品就是此次“新西兰电影周”的开幕片——以中国服装设计师郭培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明黄禁色》。
《明黄禁色》剧照
2015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Met Gala)的红毯上,歌手蕾哈娜身着的一袭金黄色曳地绣花长袍,被国内网友笑称为“鸡蛋饼”,却让中国时装设计师郭培的名字在西方时尚界不胫而走。她曾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诞生的第一代时装设计师,如今是少数能走上国际舞台的由中国本土培养的时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能走上T台的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工,而用于售卖的,则绝非普通人所能负担。纪录片《明黄禁色》主要呈现了郭培筹划2017年在巴黎举行的高定时装展(也是她的首个高定时装展)的经过。
事实上,Pietra Brettkelly与她的这位拍摄对象相识多年,当晚她出席开幕典礼的长裙正是出自郭培之手。据导演介绍,2016年,她的《菲林特工队》代表新西兰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当时,郭培对我说,“我必须要给你做一条裙子。”我告诉她,我很可能没机会去奥斯卡颁奖礼,但她坚持说,“没关系,我还是想帮你做一条裙子。”后来,我们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碰了面,她安排了六名助手随行。她们环绕着我,测量我身体各部位的尺寸。你看我是这样高大,而这六位助手都非常娇小,那种场面相当有戏剧性。”
《明黄禁色》海报
而真正让Pietra Brettkelly决定将镜头对准郭培的原因,还是在于她的创作理念。“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关于人的疏离性,这可能跟我成长的国家——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但我从不觉得疏离有什么不好的,我认为疏离有积极的意义。就好像郭培,她的家庭、受教育经历跟其他设计师完全不一样。正是因此,她才能创作出更纯粹的作品,在白人主导的西方时尚界产生影响。”“你知道,当我刚拍完《菲林特工队》,从阿富汗回来的时候,我读到了关于郭培的新闻,然后我就跟她说起这件事,她却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蕾哈娜是谁。正是这种疏离感让我很感兴趣,决定要把镜头对准她。”
Pietra Brettkelly表示:“我不会受限于国别、文化、语言、性别、信仰,只是单纯地想要讲述故事。郭培是一个很精彩的人,她很有抱负心。而我对于她想要成就事业的背后的动机也很敬佩。在我看来,她创造的不是时尚,而是艺术。”
导演Pietra-Brettkelly(右)与现场观众交流
谈过具体的拍摄,Pietra Brettkelly透露:“在跟拍的两年间,郭培从来没有哪一刻跟我说,“请你把摄影机关一下。”她让我完全自由地进入她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拍摄现场,只有我和摄影师两个人,连翻译都没有。我喜欢在这种亲密无间的状态下记录的影像。虽然有时候我并不太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我觉得我们之间有另一种交流方式,一种凌驾于语言之上的交流方式。”
至于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意义,Pietra Brettkelly说:“首先,我想为女性的力量而欢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往往是被忽视、被低估的群体,但今天我们应该正视女性的创造力。郭蓓就是非凡女性中的一位,她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我跟她在一起两年,也充分感受到了她本人的魅力。在我认识的人中,她是最美丽的三位之一,还有两位是我的母亲和《菲林特工队》里的阿富汗女演员。”
关于下一部作品,Pietra Brettkelly透露目前手上有两个项目,一个计划拍摄七年,还有一个计划要拍摄两到三年。她说:“我是一名完全独立的纪录片拍摄者,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这让我有足够的自由一年又一年地拍摄自己想拍的作品。”
除了《明黄禁色》外,本届“新西兰电影周”的展映作品还包括关于当代新西兰珠宝之祖父、年近八十的Kobi Bosshard的纪录片《珠宝大师》(Kobi)、心理惊悚片《人过留痕》(Human Traces)和《心灵旅程》(The Inland Road)以及在达尼丁拍摄的喜剧片《威尔伯要减肥》(Wilbur: The King in the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