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连天下光影通民心

陕西日报 2018-10-17 06:24 大字

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侯燕妮文/图

秋风送嘉客,星光满长安。

10月13日晚,随着国家电影局代表将会旗移交给下一届举办城市——福州的代表,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圆满落下帷幕。在过去的6天里,古都西安沉浸在中外电影文化密切交汇的艺术海洋之中,西安人可以在家门口品味电影的魅力,享受文化的盛宴。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体,以电影为纽带,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旨在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经过5年的努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请进来”最为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也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影成果和电影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盛会。

共享丝路光影盛宴

在10月13日晚的闭幕式颁奖典礼上,备受瞩目的“2018金丝路传媒荣誉”各大奖项相继揭晓。入围的18部影片,是从68个国家的565部中外优秀影片中遴选出的。

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谢飞表示,由于入围的18部影片质量高,评委会最终决定增设“评委会特别奖”。由此,今年的“金丝路传媒荣誉”上升为六大奖项。此外,“最佳故事片”奖也由三部影片共同获得,足见入选影片之优秀。

最终,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与黎巴嫩、比利时、塞浦路斯、法国、美国合拍片《羞辱》和挪威电影《第十二个人》共同荣获“最佳故事片”奖。俄罗斯电影《暂时困难》获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来自波兰的雅库布·吉尔萨和来自乌克兰的达莎·普拉蒂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陕北电影《黄河尕谣》获“最佳纪录片”奖。韩国电影《萌犬流浪记》获“最佳动画片”奖。

全民参与是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一大特色。10月1日启动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大学生最喜爱的影片、影人评选活动”,受到了西安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1100人次走进电影院,观看了不同国家、不同题材的电影,并参与了最喜爱的国内外影片、最喜爱的男女演员和导演投票。同时,本届电影节的“展映嘉年华”系列惠民活动,共在陕西30所高校、100个社区、10个广场免费放映百余场电影。

“我认为国际电影节是推进市场优化的一个必要补充,让不同的观众能够看到他们想看的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选择了多类型、多品种的电影和多个国家的影片。其中有些影片大家平日很难看到,而电影节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影机会。

“编剧写故事激扬文字是参与,导演排戏指点江山是参与,演员演戏踏实严谨是参与,我们本地人以自己的热情加入进来也是参与。我们都是丝路文明开放自信的参与者、受益者、倡导者。”西安市民马明川说。

承前启后开新篇

法国作为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三个主宾国之一,在电影展期间,播放《浓情酒乡》《碧海蓝天》《芭芭拉》《一日情人》《冷战》等多部法国经典影片。

西安法中文化交流协会总干事美珊告诉记者,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历史悠久,不仅为电影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更对戛纳这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也向世界展示了新西安的蓬勃发展。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的以丝绸之路命名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文化精神。本届电影节上,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和巴基斯坦合拍的电影《天路》、中国和俄罗斯合拍的电影《永远的记忆》均在电影节期间举行签约仪式,发挥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谊桥梁的重要作用。

谢飞认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他说:“很多丝路沿线的国家,电影产量少,难有机会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评审之一、格鲁吉亚著名导演玛丽安·卡琪瓦尼所说,她的国家有300多万人口,每年大概只拍四五部电影,但往往这样的电影质量非常高。如果没有电影节,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影片。而电影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的反映是非常生动的,可能比一个研究报告、一篇论文更有传播性。”

多元文化交流愈加深入

10月9日,由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2018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召开,会议围绕关注国际青年导演成长计划、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导演创作交流、传承大西安优质电影文化基因、开拓大学生国际艺术视野等话题展开。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表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高等教育机构有责任关注青年导演的成长。同时,这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加深彼此的认同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一切合作的基础。

与会嘉宾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主席贾玛尔·沙说:“巴基斯坦与西安工程大学已经成功展开了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戏剧化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我个人看来,中国属于世界顶尖的电影市场之一,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电影很感兴趣,未来我希望能与中国电影人有更多的合作。我们参加此次电影节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和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建立巴基斯坦的国家电影学院,奠定巴基斯坦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当VR、AR以及人工智能等“硬科技”渗入日常生活后,视觉化表达的电影又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10月9日上午,“创新·融合·共享——以硬科技驱动影视产业发展变革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影视+科技”的最新进展,深度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终身教授迈克·培瑟是《晚秋》《生死时速》《骇客》等电影的制作人。他说:“数字化团队培养尤其适合在陕西发展。第一,一部电影的数字化团队包含两名总工程师和200多名员工,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而这里高校众多,人才会聚。第二,陕西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武侠片、动作片、古装片都让世界惊艳。”

新闻推荐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

据新华社电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11日晚在山西平遥古城开幕,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部影片将陆续亮相平遥电影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