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孤岛求生法则

阿坝日报 2018-08-31 09:17 大字

■王珉

试想,某天陨石撞地球的末日来临,一小部分人却幸存下来,他们以荒岛求生的方式,开始重新洗牌演变社会阶层。在搞笑荒诞中,用“博弈论”和“丛林法则”建立新的社会体系。首次执导电影的黄渤,看似戏仿经典的《鲁宾逊漂流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楚门的世界》《蝇王》等的文本再创作,实则是黄渤与一些知名导演的集体构思,它颠覆了以往真人秀的伪命题,使得魔幻现实主义的生存游戏更加真实,堪称黄渤版的“诺亚方舟”。

暗藏玄机的人性寓言

《一出好戏》黄渤依旧饰演小人物——马进,他是公司底层的老员工,一心想着通过买彩票来改变命运。某次公司团建组织员工出海游玩,两栖巴士却不幸遭巨浪吞噬被困孤岛。然而,更具戏剧性的是,马进竟时来运转——彩票中了六千万元。先喜后悲的情节线转折,荒诞的叙事结构,成为电影引人入胜的亮点。

“微型社会”的“好戏”,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象征帝王通过革命武力夺取政权。王宝强饰演的司机小王,通过简单的以暴制暴,胁迫众人劳动取食;阶段二象征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雇佣劳动制。于和伟饰演的张总,挖掘到生存必需品,富有智慧和经济头脑的他,利用扑克牌建立起实物货币的交换规则;阶段三象征帝王禅位转交权力。马进和张艺兴饰演的小兴,两兄弟离群索居处于饿死的边缘,却意外收获从天而降的鱼雨。他们从一无所有变为大赚第一桶金的商人,巧妙利用两个阵营箭弩拔张的关系,打破原有格局,使困兽犹斗的孤岛真正成为乌托邦,张总和小王也自动“禅位”给马进。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大同”社会的过度。

《一出好戏》的深刻命题在于,从人性隐喻到社会寓言的折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从最开始的“阶层固化”,到生存大挑战所展现的柏拉图“洞穴之喻”,印证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时代走向。片中散布着人性本善也是反写,人性中立且“趋益”。以“屌丝逆袭”融入爱情、灾难、科幻和冒险等元素。反讲着强权的霸道、守护权力的自私,以及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进化论。

达成共识的群居生活

《一出好戏》刻画了隐喻色彩的集体心理学,展现人群心理状况的变化等社会问题。小王擅长野外生存,他被推选为团队“领导”,对不听话的成员拳打脚踢,表现出颐指气使的权威性。幸存者出于生物学原理:“人饿了就要吃饭”,只好相互谅解妥协,集体“消除异端”,达成共识“要吃就自己干活”,团结互助不允许不劳而获。

与世隔绝的孤岛,象征着法外之地,道德、法律和尊严被逐层剥去,幸存者似乎退化成一群“人猿”,而孤岛化身“动物世界”,衍生出妙趣横生的舞台剧戏码,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善变。

痛苦代表差异,而欢乐代表平等。最终,所有人向马进“俯首称臣”,因为他点亮了伊甸园般的精神世界,大家盈满笑意地穿上蓝白条纹的“精神病服”,跳起社会摇的狂欢盛宴。

视觉效果的粉饰遗忘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视听奇观,黄渤赋予电影喜剧的外壳和科幻的内核,视效表现的淫巧奇技,让人脑洞大开——水陆两栖的巴士劈波斩浪,从巴士车身擦肩而过的深海鲸鱼,从天而降、活蹦乱跳的鱼雨,海啸中怪诞的水下舞蹈,一具白色的北极熊尸体,被拦腰斩断的倒扣的船……在新奇诡谲和现实残忍之间,这些富有创意的超现实主义影像,令人叹为观止。

契诃夫写的小说《变色龙》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奥楚蔑洛夫的善变。而片中的变色龙也在场景中多次出现,这种浑身发绿的爬行动物,圆圆的眼睛晶莹透亮,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的正是滑稽可笑、丑态尽显的幸存者。马进像变色龙一样敏锐和务实,能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改变肤色来保护自已。

片末的彩蛋,孤岛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当有人被问及大家怎么活下去时,回答是选择性遗忘了那些难以启齿和面对的“恶”,学会放下懂得遗忘。如此温暖的结局,救赎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

新闻推荐

《蚁人2》也就只剩“变大变小”的戏码好看了

《蚁人2:黄蜂女现身》(以下简称《蚁人2》)的海报上打出了“不以大小论英雄”的宣传语,看过电影的观众自然会联想到影片中某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