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摘得“科幻星云奖”年度大奖谢云宁:科幻让我们用更高维角度看待社会
电子工程师摘得“科幻星云奖”年度大奖 谢云宁
谢云宁的《穿越土星环》获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
“太空探索和科幻故事相互成就。”谢云宁的本职工作是电子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新生代科幻作家。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对太空探索的想象写成了文字。
早在20多年前,科幻作品就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了谢云宁的少年时代。此后,他一路追逐着中国科幻作品发展的步伐,最终让自己的科幻作品走向了大众。
“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与探索,是物质富足的人生的一个精神出口。”他说,普通人可能很难在可见的未来亲身抵达太空,但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保持仰望星空的姿态,读科幻、写科幻、看科幻电影,也可以成为我们精神挣脱地球的引力,通向星海深处的快捷星门。
10月23日,“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重庆大剧院揭晓。本届星云奖共设9个奖项,其中,谢云宁的《穿越土星环》获得分量最重的长篇小说金奖,程婧波的《在他的时间尽失》夺得中篇小说金奖,顾适的《〈2181序曲〉再版导言》获短篇小说金奖殊荣。段子期获2018—2020年度新星奖金奖。
本届评委会委员、中国新生代代表作家杨平对长篇小说金奖作品《穿越土星环》赞不绝口,“作者融合了多种科技,探索了新技术支持下太空题材的可能性。想象有趣,但又不过于超前,令故事充满张力。对自然及技术场景的呈现充满细节,气势磅礴,有大家风范。故事从一个简单的困境出发,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10月24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谢云宁。
科幻文学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
封面新闻:听说你“本职是芯片设计工程师,业余写作,写小说都是利用凌晨,从5点写到7点”。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考虑过有一天从事专职写作吗?
谢云宁:哈哈,这个应该是来自科幻文学圈内好友阿缺并不靠谱的说法,我哪有这么勤奋?如果有这样的坚持我早都著作等身了。实际上,我是一个生性慵懒的人,加上本职工作也挺繁重的,我一年写作的天数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有灵感时我确实会早睡早起,大概6点写到8点吧,那段时间是大脑最为清醒的时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全职,科幻文学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就像其他同龄人把休闲时间花在打游戏、打麻将上一样。
封面新闻:在你的作品里,融合了多种科技,探索了新技术支持下太空题材的可能性。你是如何将科学与文学在科幻作品里进行很好地融合的?它们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谢云宁:我是属于科幻创作里偏“硬”的那一派,我的小说都是由科技衍生出故事,而不是以故事出发去衍生科技。这可能跟我的童年科幻之路是由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前辈(他们更多地坚持科普类科幻)启蒙有关,我还是坚持有足够新奇的创意才动笔,在写作中我尽量会让文学为科学创意服务,文字尽可能地简洁,精准表达,不去炫技。
阅读科技报道会让我产生碎片式联想
封面新闻:获得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奖项。对你带来的鼓励是怎样的?
谢云宁:这次获奖的《穿越土星环》是一部外太空题材,也是最初吸引我进入科幻领域、我一直想要去创作的一类题材,这次能够获得星云奖肯定,表明大家对这类题材充满期待,我可能会继续在这个方向进行深挖。
封面新闻:当下时代,科技发展比较快。作为一个科幻作家,你是如何关注当下科技进展的?又是怎样将你所了解到的科技前沿知识融入到科幻文学写作当中?
谢云宁:我平时会保持足够的敏感去关注最新前沿科技的发展。我有一个习惯,看到某一些科技报道时会产生一些碎片式的联想,但一时也无法展开故事,我会把这些idea记录进文件夹。在不期而遇的某一天,某一些创意可能会产生出某种神奇碰撞,迸发出一个连贯完整的故事。
封面新闻:韩松在微博上赞美你的获奖作品《穿越土星环》,“谢云宁这本书,是期待中的激动人心的正宗科幻,也是对他作为中国优秀科幻作家的证明。谢云宁对科幻的热爱和执着,让人肃然起敬。”对于前辈同行的好评,你的感受是什么?
谢云宁:这应该是韩松前辈对我这样的后辈的一种鼓励,中国科幻圈是一个温暖、很有爱的团体,我对这个群体充满了归属感。
封面新闻:你认为科幻对于当下的社会焦虑会带来怎样的精神滋养?
谢云宁:科幻小说能让读者站在更高维、更未来的角度看待社会与自己,进行反思,这样可以消解掉不少完全不必要的内耗与焦虑。
封面新闻:科幻小说的一些幻想特别适合影像表现。你如何看待科幻电影独有的魅力?
谢云宁:电影会给人文字很难表达的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科幻经常描述一些宏大的场景,这与电影非常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执导《第一炉香》上映毁誉参半,自传纪录片好评如潮,看许鞍华七十而悟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不用“装模作样”
许鞍华在《第一炉香》拍摄现场。202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授予许鞍华终身成就奖。《半生缘》《倾城之恋》《第一炉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