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耸立在阵地的高傲
■唐雪元
近日,电影《长津湖》在人们的期待中上映了。
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钢铁军人”与美国“钢铁部队”的较量,结果“气多”战胜了“钢多”。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狙击手平河、炮兵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战士伍万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疼……疼死我了……别……别把我……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火光映天,炸弹轰鸣,“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啊”,《沂蒙山小调》响起,整个世界都仿佛安静了下来。七连的第17名兵、经历那么多生死战役的老排长——雷公永远倒下了……牺牲前,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不想一个人留在异国他乡。
那晚,观影至此情节,我再也绷不住了,彻底破防,泪水决堤。
作为军人,雷公(胡军 饰)冒着枪林弹雨、驾驶车辆运送标识弹冲进敌营,浑身已被战火烧得面目全非,却全然不顾疼痛。然而,牺牲前,他回归了自己,感受到了身体上的疼痛,想回家了。雷公的愿望何尝不是那些留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雄的遗愿呢?
这正是影片《长津湖》的可贵之处:塑造的英雄真实、接地气。英雄绝不是从天而降,他们都经历了磨砺、经历了考验,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成长、英勇、升华。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军人的样子、英雄的样子!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而是这样的简单纯粹,扛起崇高的使命:保家卫国!为了保卫母亲和孩子,为了打败杀我同胞、侵我边境的美帝野心狼。
——因为懂得这个崇高的使命,所以,伍千里(吴京 饰)在接到归队命令后,毫不犹豫打起背包就出发。
本打算给父母盖个房子,摆脱世世代代在渔船上漂泊的孤苦生活,再给十年没见的三弟伍万里说个媳妇,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现在,有人想破坏这份安稳的生活,有人想夺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祖国的号召,战士们打起背包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若有战,召必回!
——因为懂得这个崇高的使命,指导员梅生(朱亚文 饰)明明已经退伍,可以告别枪林弹雨的战争和流血,在上海过上惬意自在的生活,却在志愿军队伍出发前,狂蹬了十几个小时自行车归队了。他是连队里唯一的文化人,当然不是天生好战,如果没有战争,他可能会过上书香生活,与深爱着的妻子和女儿一起其乐融融,但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家人和同胞来之不易的安宁,他不惧怕任何流血牺牲、义无反顾!
——因为渐渐懂得这个崇高的使命,伍万里从调皮捣蛋的乡村少年,到远走他乡,跟随部队参军入伍!伍万里(易烊千玺饰)是个十足的新兵蛋子,刚加入队伍时显得极度不适,第一次听到信号弹的声音都会被吓一大跳、在车厢里被大伙调教逗乐而想逃跑、同伴牺牲让他痛苦万分……
在雷公、连长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在艰苦的战斗中磨砺,他成长得很快,与敌人近距离搏杀,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从一个喜欢打水漂的野孩子成长为投弹精准的一线战士,不但认清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而且还读懂了军人的信念,长出了七连的骨头!
最可贵的就是成长。
——因为肩负这个崇高的使命,真实的志愿军将士们不畏艰难困苦,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甘愿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只为了最后的胜利。
犹如影片中指导员梅生的一番话:“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
时至今日,还会有人在怀疑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到底值不值?这么惨烈的牺牲,有必要么?
看下这历史细节:1950年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8月27日,美军战机5批13架次,侵入中国东北境内的辑安(今集安)、临江、安东(今丹东)地区上空轰炸扫射,炸死中国居民3人,炸伤21人。两天之后的8月29日,美国空军飞机又两次入侵中国宽甸县上空进行侦察扫射,杀死中国居民4人,杀伤7人。
当我们的同胞被杀,当国家主权被侵略、被践踏,当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试问,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能坐视不管么?试问,我们除了拿起武器保家卫国,我们还能选择做什么?正如歌曲《我的祖国》唱得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影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万里刚入伍的列车上,因为不满哥哥千里的严格要求,万里闹别扭“不干了”,拉开列车门,眼前出现的却是在巍峨群山中盘桓的长城,这一幕让战士们深受震撼,也点出了抗美援朝的意义所在——万里长城永不倒。在中国军人的身后,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生活!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虽然新中国刚刚成立,和平来之不易,但为了后代的国泰民安,这是必须作出的战略决策。领导人的反复考量与果断决策,真实反映了历史史实。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71年前长津湖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牺牲与不朽。1950年10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大部分是从华东调来的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有的官兵连过冬的服装都未换上,大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的薄棉服(装1斤半棉花),充饥解渴的是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而美军不仅有军大衣、鸭绒袋,还有棉帐篷、热火炉、营养丰富的热食。
影片中,有一幕对比让人印象深刻:零下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中方志愿军埋伏在冰冷的石头堆里,每天每人只有一个硬得像石头的土豆充饥。而美军则在营地里穿着棉大衣,吃着大鱼大肉,听圣诞歌曲,闲聊着要怎样回家过节。
然而一到了战场上就是另一幅场景,志愿军将士与敌人以命相拼,用钢枪和生命铸就的铁血荣光,这是媒体曾经的战斗描述:
“有的刺刀折断了,就抱住敌人摔打,用拳头、用牙齿,直到拉响身上的手榴弹;有的被燃烧弹击中,两条胳膊像铁钳一样箍住敌人身体,直到烧成焦炭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就是这群穿着单衣、却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坚强意志的志愿军将士们,在武器装备极其不对称的条件下,全歼美军一个3191人的整建制团——“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第10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用钢少气多的惊人意志打下了抗美援朝这场立国、立威之战。
战后,人们才知道,志愿军战士在水门桥旁高地上埋伏的那一夜,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我军由此产生了一个震撼天地的英雄称谓——“冰雕连”。可以说,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我军钢铁意志的胜利,是志愿军战斗精神的胜利。
精神、血性,是一场战争中最难攻克的高地。
战争是铸就英雄、塑造民族魂魄的舞台。抗美援朝战争是以记录精神的不朽、血性的激荡而被载入中华民族史的一页!
在战争中最难以计算的因素就是精神。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第177团第6连奉命坚守死鹰岭高地。该连125名官兵一个个身着薄薄的军装,持枪俯卧在战壕,保持着战斗姿态,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高地上,仿佛一群随时准备跃然而起的冰雕……后来,战友们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一首绝笔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生命冻住了,但对祖国的信仰没有冻住。
战争向来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进行。美陆战第1师也许损失的物质有限,精神创伤却是深刻的。美国人把长津湖之战称作“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旅。
不管是现实中的长津湖之战,还是艺术化的电影《长津湖》,都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的确,中国军人的荣耀永远不死、永远不可撼动。一如毛主席所说:“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因为,我们明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胜利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脚下。人人内心都藏着一簇星火,点燃它,让它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
新闻推荐
戏中戏、手持拍摄、无配乐、多线叙述……制造多重审美挑战 娄烨下血本的《兰心大剧院》你看懂了吗?
■本报记者韦玮10月15日,巩俐、赵又廷主演,娄烨执导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公映。因为主演是巩俐,《兰心大剧院》公映前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