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聚焦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他们用一生诠释“演员”的真谛

大江晚报 2021-10-22 00:57 大字

国内首部探讨演员德艺的纪录电影《演员》近日在上海举行点映,引发了强烈反响。这是一部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切入点来回望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对当下有着珍贵启示价值的影像志。导演潘奕霖与主创团队用五年时间,以纪实结合影像资料的方式将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等德艺双馨艺术家对演艺生涯的感悟与思考,展现在大银幕上。

“以德为先”

是他们入行的第一堂课

曾有人说,祝希娟是“二十二大电影明星”里最幸运的那个,因为当年还是学生的她就凭《红色娘子军》里吴琼花一角,获得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演员》中再忆当年,老艺术家本人却说,真正的幸运在于表演路上所学第一课就是“道德”,“当年,我们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前,第一课是留给‘道德’的”。她记得,老师们总说,“德为先。演员不要爱心中的自己,而要爱表演艺术本身”。

把道德摆在从艺的首要位置,这是老一辈艺术家们从师长身上得到的言传身教,也是从无数原型人物的事迹中汲取的精神养分。

“江姐牺牲了,荣誉我们得了。”镜头前,时年97岁高龄的于蓝说到此连连摆手,“请忘了我这个演员,而永远记住江姐。”老艺术家回忆,出演江姐前,她把小说《红岩》读了又读,将革命者在狱中的不屈与反抗、他们与敌人斗争的细节内化于心。“就是要表现革命烈士的崇高理想与信仰。”当演员抱定如是信念,“不要用眼泪告别,同志们,让我们用欢笑来迎接胜利!”《烈火中永生》里这句台词,回响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

用观众认可的作品

赢得立身之本

《演员》里,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等出镜的老一辈艺术家早已青春不再,但人们从没忘记他们风华正茂时的模样。在几代中国观众心里,他们就是《烈火中永生》的江姐与许云峰,是《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林红,是《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也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与金环、银环……是什么让观众念念不忘?潘奕霖说: “他们用作品赢得立身之本。”

事实上, “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演艺生涯,何尝不是用作品诠释“演员”真谛的长久实践。《演员》里收录了老艺术家们塑造角色、赢得立身之本的苦功、真功。

总结自己出演《白毛女》的心得,田华说的每一句都与“真实的生活”相关。晋察冀边区的风俗人情,她懂;割谷子、推碾子、打场等农活,她会;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情感经历,她也有。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体察,悉数被演员化为表演的依据,一个“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中国把鬼变成人”的故事当然震撼人心。

于洋坚信,所有的细节都从生活中来。拍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时,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们融入了铁路工厂的工人大家庭。近半年的下生活体验中,所有人一起出工劳动,穿着炼钢服,难分彼此。演员将这样细微的观察融入表演,也真正在实践中领悟了文艺创作“为了谁”的问题。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日子里,金迪每年都会去农村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她印象最深的,却是自己因为“不像农村姑娘”而受到的一次批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拍摄时,城里刚兴起“刷睫毛”的潮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金迪也让化妆师给她刷睫毛。结果一到片场就被导演苏里呵斥:“农村姑娘哪有刷睫毛的?”从此,她把批评当作鞭策,敦促自己“演什么就要像什么”。只有当形象为角色服务,好作品才能有对的起点。

《演员》总片长93分钟,潘奕霖说,其中浓缩了“演员”二字的应有之义,是“二十二大电影明星”、老一辈德艺双馨艺术家们涵育德与艺的一生,更是为今天年轻一代演员树起的精神标杆。王彦 据《文汇报》

新闻推荐

延安女大,那许多的难忘

抗战时期,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纷纷投奔延安,要求参加抗日队伍。其中有家资钜万的豪门闺秀,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