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带着思考的阅读总是慢的
诺贝尔文学奖发布之前,有好事者问询关于谁会得奖的判断。这纯属是问厨子核聚变如何(何时)可控。
坦率而言,除了偶尔翻读“古旧”的文学作品外,鄙人脱离文学轨道久矣,别说时尚的潮涌,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陌生经年——门罗之后的“新”诺奖作品没读过一个字。
“不会吧?读书于你又不是事儿,难不成现在不读书了?”
好事友人的疑惑我明白,因为它触及了另外一个事儿,就是阅读的速度问题。以他的理解,也就占用一天两天的时间,职业关联文学的我绝不会是这种状况。
书,自然还是读的,只是倾向于缓慢阅读已然有些年头了。朋友对我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这种转变发生之前的样态。
说到这里,想到了这种转变牵扯到的,关涉慢读、快读的优劣体验,估计不少读书人也有过切身的实践。
我年轻时阅读比较偏重广泛性,翻阅了解的时日多,静心思考的时段少,大多数时候都是速读姿态。回想一下,前不久还有位同仁问及一周曾经最多的阅读量,过脑一闪后回说超过40本。这不太容易让人信服,然而此事确为真。那是新派武侠盛行到温瑞安、古龙之后:读过《射雕英雄传》几年后,某天我突然滋生好奇心,于是在一个假期搬回了一大摞书:除《越女剑》外的另十三部金庸作品再加两部古龙和一部温瑞安,结果到第六天我决定放弃最后一部未读的古龙小说,原因是个人感觉在貌似不同的故事情节之外,人物性格和价值理念等层面,或者还包括文字书写,程式化的笔墨太重,近于市井评书“金盔银甲、虎头战靴”的味道,乏味念想油然而生。
实际上,随着阅读品类的杂糅、宽泛,也可能是年龄增长伴生的阅历渲染,阅读的快与慢此消彼长,不知不觉中,“缓慢”的阅读逐渐占据了更多的读书时间,思想性、理论性书籍在书桌上多了起来,这种时候,不仅会出现反复阅读某一章节的情形,而且每每有一部书翻过三分之二后再回头重来的情形,不只是书中概念的梳理领会,还有逐句的斟酌与思考。
这样的阅读生活也会染色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我读得很少了。当再次拿起小说的时候,情节、故事诉求会让位于更深层的内涵。比如,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和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等,重新边想边读之后,会颠覆关于生活(生存)、生命在世的某些曾经的认知。
其实,当阅读慢下来之后,当带着思考——尤其是将他者解读放置一边的独立思考——去阅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体验到慢阅读的魅力。
当然,快速阅读仍旧是需要的,因为我们总会面临口碑高企的新书,如此,你不得不去浏览扫描它们,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是否有值得再次从第一页开始边思考边阅读的书籍。为此隔个一年半年的我会复习一下快速阅读技法,再有因为职业要求的关系,也不能使这种“技术”生疏了。前阵子我就耗费一天时间,仔细翻瞧了四部现象级小说,打上午翻开《摆渡人》开始,后是《岛上书店》《解忧杂货店》,到夜半合上《奇迹男孩》。
有点遗憾,除非必须窥探流行读物元素,我不会回头再翻这些书。虽然有很多健康的素材,但觉得这些作品没有太多值得反复玩味的材料,对我来说,这可能也是文学作品本身诱惑力减弱的原因,由之难免牵连到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缘由,是基于慢速阅读之后的认知转变。就拿文学典籍来说吧,即便是重新的阅读,基本上也不是出于重新释读经典的目的,而是为了有一种不一样的自我审视,是妄想在并不理想,甚至荒诞的生命轨迹中,还能够怀抱孱弱的理想保持前行。
就这种阅读状态而言,慢速阅读于我必然是一种更优的抉择,或者我们换个说法:只要你大脑中有独立思考的程序,慢的阅读生活就总是好的。
新闻推荐
长假收官,热度不涨停,国庆档的“小一点”《一点就到家》于假期复工的第一天吹响了票房破亿元的号角。这部由陈可辛监制,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