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女排精神就是这么“燃”

拂晓报 2020-10-09 10:17 大字

□牛梦笛 沈唯

电影《夺冠》为今年国庆档电影作品的亮点。电影《夺冠》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及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承载了几代人共同记忆的女排故事,国家队现役女排队员的本色出演……这些元素都让这部作品成为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

体育题材电影的新突破

《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就出现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等奥运题材的体育电影,2015年以自行车运动员为主角的青春热血片《破风》同样围绕体育竞赛展开故事。此次,《夺冠》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是“中国女排”这个标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国民性”,是很多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中保留下来的一份情怀;另一方面《夺冠》对角色和场景超高的还原度,让观众感受到制作团队满满的诚意。

影片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期间,几代中国女排不同阶段的状态与精神风貌。中国女排一路成长的经历是几代中国人共同见证的,要把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拍成电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想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时长来讲完中国女排近四十年的故事难度很大,因此对于主创团队而言,最难的就是对素材的取舍。影片以两个功勋教练和三场比赛贯穿四十年的创作方向,这是一对天赐的人物关系,两个人都足够有魅力,是队友、对手也是朋友,他们都为中国女排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血汗。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片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是运动员和教练的身份,尤其是对在片中饰演80年代女排队员的演员来说,不仅要用演技还原那个时代老女排的朴素、坚忍,还要掌握一定的排球技巧。电影采用真正的排球运动员扮演老女排队员的运动员。中国女排现役队员在片中的本色出演也是《夺冠》的一大亮点。

女排精神令人感动

“信念感”在饰演老女排的年轻球员身上有,在现役女排队员们身上有,在扮演年轻时期郎平的白浪身上也有。我们看到了郎导的女儿白浪演她的妈妈是带着一股劲儿的,她想要做到妈妈曾经做到的东西。

如果老女排队员中的郎平是最难“复制”的,那么现役国家队队员中的朱婷同样也难以复制。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前夕,郎平曾发短信鼓励压力巨大的朱婷:“朱婷,你是我带过队员中最令我骄傲的一个。只要你站在场上,你就是最好的,我相信你。”这条短信让朱婷格外感动也备受鼓舞,最终和全队一起拿下了这场关键的比赛。这个桥段在影片中十分重要,没有表演经验的朱婷要演哭戏。“如果没有郎指导,你在哪儿,如果不是排球,你现在在做什么”这些话语戳中了朱婷,调动起她最饱满的情绪,剧中表演动情感人。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对中国女排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看到训练馆便找到了老女排在这里刻苦训练的状态。影片出现搭建好的漳州体育训练场地,人们就像是进了时光隧道一样。

用小切口展现中国力量

电影这门光影艺术,时刻发挥着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作用。如何让电影中的故事既能引发大众共鸣,又能展现中国文化与底蕴,从而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让世界观众感受磅礴大气的中国精神?用小切口呈现宏大叙事的手法,在电影创作中有着不少成功经验。

《夺冠》之所以吸引不少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代入感和集体共鸣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看女排”是一个时代国人的集体记忆,很多人是一家三代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转播,因此女排记忆早已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女排精神始终激励着每个中国人奋力前行。不仅如此,女排也成了世界看中国的窗口。经历了上百年的苦难,那时的中国人要重新让世界看到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是行的。中国女排在那个时候正在走向世界的最前面,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本身,被赋予了一种中国人的力量。它不只是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但女排精神永远都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没有改变。

影片中,吴刚饰演的教练嘶吼着:“美国人不会对你手软!日本人不会对你手软!别哭!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巩俐饰演的郎平教练说:“放心地去打,放开地去打,豁出去打!”黄渤饰演的教练说:“球可以输,人不能输!”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女排经历高潮和低谷,怀疑和革新,一次次登上冠军领奖台。影片是对中国女排历史上几位功勋人物的致敬,更是对一支传奇队伍的激情侧写,是对永远燃烧的中国力量的呼应。

中国电影如何展现国家力量,诠释中国精神?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看来,“不论是从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还是今年亮相国庆档的《夺冠》《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都展现了现实主义的力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迅速转型的历史时期,上述这些精品力作的创作者们从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切入,通过对小人物的深入挖掘,呈现个体与国家、个体与时代之间的丰富而又多元的有机关联,从而成功唤起了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与价值共鸣。”

新闻推荐

《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票房破10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第76部和第77部“十亿票房俱乐部”成员

来自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10月4日下午5时15分左右,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今年国庆档首部突破10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