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网络电影为何没成“救市主”

甘肃工人报 2020-06-05 08:46 大字

肖扬

今年上半年,影视版图上一片“寂暗”,唯一的光亮来自于网络电影。

然而,在5月19日的《2020网络电影年中盘点:电影的互联网漫游指南》直播对谈中,业界人士却认为网络电影的狂欢时刻并没有随之而来,随着居家状态的结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网络电影的数据开始逐渐回落,网络电影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救市主”,没有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刚性需求。按照流行的说法,网络电影并没有“出圈”,影响力还很有限。

2014年才刚刚起步的网络电影能拥有今天的成绩已经算是不错了。“网络电影算是电影”是近两年才有的认知,早些时候,正统电影的殿堂实际上是把网络电影当成个胡闹的野小子,拒之门外的。

数字技术的兴起,让电影的门槛降低了,而网络电影之门的台阶更少,所以,大量对电影感兴趣的年轻人开始借助互联网来圆自己的电影之梦。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后,网络电影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用户,形成了规模。

即使网络电影的新兴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它目前与院线电影还是有大约15年的差距。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电影观众的成熟速度会快于院线电影观众,因为年轻网民的接受力更强。

可以说,现在的网络电影正面临着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它被历史机遇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急需自身的升级和质变。造成网络电影瓶颈的原因,是因为它走的是商业产品路线,而不是有思想深度和人性表达的“作品”。

网络电影的题材还太重于玄幻古装,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割裂。而近几年院线电影的爆款恰恰是现实主义题材,这就证明了观众喜欢与自己有共情的电影作品。猫眼的调查显示,在经历了全球性灾难后,用户的题材偏好将向喜剧片、动作片、犯罪片、真实人物传记片倾斜,打破已有题材的桎梏,寻找下一条内容的跑道,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赛点。

所以,网络电影要学着“走心”,与时代共振,而不是把低成本博得高收益当作最重要的目的。

业界当然非常看好网络电影,此前有人认为未来网络单片的票房就会达到5亿元至6亿元,这是足以让创作者血脉偾张的大诱惑。不过,网络电影的蓝海就算是潜力无穷,它也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好故事入手,至少先提高口碑,有爆款“出圈”,才能谈后续的繁荣。

新闻推荐

温暖点亮人生 读《解忧杂货店》

2012年9月13日这个注定非凡的夜晚,东野圭吾用躲藏在浪矢杂货店三个年轻小偷作为序幕,开始讲述这一夜发生在这个不起眼的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