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风向标”透露出哪些信号?

四川日报 2020-05-08 06:42 大字

□本报记者吴梦琳

4月26日至30日,被誉为“中国电视剧风向标”的第26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0·春季)(以下称“春交会”)在线上举行。

这是春交会首次移步线上,并依托新技术平台实现全程“掌上看”。虽是云办会,但热度不减,多位行业大咖隔空连线进行主题分享和交流,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其中不少论坛和报告中透露,精品化、短剧化或将成今年电视剧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精品化内容成行业核心

春交会期间,多项专项报告发布中提到,影视行业正持续呈现减量提质的趋势。

《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发布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介绍,从立项上来看,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为34431集,当代题材占比七成,古代题材占比不到一成。与2018年相比,古代题材电视剧立项占比减少了一半,当代题材略有提升,但总体是下降的;从发行许可方面来看,从2012年开始,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就已超过1万集,后来一直在15000集左右的区间徘徊。但2019年又重新回落至1万集区间,而2020年预计很可能会进入低于1万集的时代。

同样,《2020“娱乐无界”文娱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也用另一个数据印证了影视行业正聚焦质量而不断收缩产能。报告发布人、酷云互动董事长李鹏介绍,近三年来,上星剧目、综艺的数量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国产电影2019年也同比减少4.95%。

与此相对应的,是剧集质量在不断提升,精品化内容正成为行业核心。2019年,不论是电视剧《都挺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亲爱的热爱的》,或是网剧《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能成为“爆款”,收视口碑双高,并非因IP光环或流量演员,而是实实在在地靠质量取胜,不论剧本情节、服道化还是演技等都较为上乘。

其中,《陈情令》以69.7亿次网播量居网剧播放量榜首。《陈情令》起用新人演员担任主角,却在制作上下大功夫,作为一部玄幻题材剧,没有“五毛钱”特效,而是采用很多实体搭建,让场景更为真实。

而今年一季度的爆款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安家》,也同样是一部精品力作。虽然改编自日剧,但编剧六六做了大量实地调研,在改编时实现了本土化。拍摄期间,在选景、布局、镜头拍摄方式等方面,剧组采取了类似记录式的尝试,“让每一场群戏都像演一场小话剧。”

短剧创作或成新风口

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反对内容“注水”,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

短剧体量小,情节走向快,更适合如今的碎片化观影习惯。“中国电视剧网剧创作新趋势”论坛上,不少嘉宾认为,短剧创作可能成为新的风口。

实际上,业界已有先行先试。今年2月,优酷发表了《优酷短剧合作白皮书》,提出将面向公司、机构和个人,全面开放短剧内容合作。腾讯也提出“火锅剧”概念。此前开播的《我是余欢水》《叹息桥》等集数不超过20集的一批短剧,也已收获不错的口碑。

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提到,短剧集在精品化上占有一定优势。“很多故事的体量,包括我们了解到以前的小说,不足以支撑庞大集数的剧集,那么它的改编体量只能是短剧集,比如6集、12集。我们就只能做短剧集,朝做成精品化内容的方向努力。”

同时,短剧也可能成为付费观看的一个突破点,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透露,在网剧付费探索上,将更注重尝试未来精品短剧的付费。

“未来影视企业或将会去开辟一些全新的类型,比如像互动剧、短剧、迷你剧,将电视剧与游戏结合,将电视剧与移动终端结合,这是影视、互联网与科技的强大联合,更是观众与创作者的全新互动。”尹鸿介绍,未来,可能这些类型会形成新的形态,为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新闻推荐

第39届香港金像奖线上揭晓 《少年的你》获8项大奖

最佳新演员易烊千玺最佳男主角太保最佳导演曾国祥5月6日下午,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颁奖,曾国祥导演影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