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点随处拍 无人机遥控拍大片 摄影不再是象牙塔的艺术

枣庄晚报 2020-01-07 10:37 大字

从逢年过节拍摄的黑白照片,到模仿电影明星拍摄的彩色人物肖像照;从人们拿着“傻瓜相机”自己尝试充当摄影师,到如今所见即所得的手机拍照时代……大众对于“照相”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地变化着。

从黑白照片到数码影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一张黑白照片,是不少普通家庭一年才能拍上一次的“奢侈品”。“去专业的地方冲洗照片,价格不菲,个人也没有条件配置暗房,所以,我家的八仙台底就是暗房。四周用木板和布围起来,以免漏光。”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老王说,摄影在胶片时代是一种比较奢侈的爱好,每次拍完照片,他要自己配制显影液、定影液,然后再冲洗胶卷、洗印照片。

“三十多年前,过年、结婚、参加工作、毕业等人生难忘的日子才会光顾照相馆,多以拍证件照、全家福为主。”在市中区解放北路经营照相馆四十多年的李经理说,拍摄完照片,要经过冲洗、修底、晒相、修相等工序,顾客最短也要五天时间才能拿到照片。有的照片冲印出来后还要经过着色的步骤,手工在黑白照上用水彩、油彩上颜色,一笔一画,让它变成“彩色照片”。“着色师傅最怕的就是给穿碎花衣服的人像照片着色,单这一个步骤就需要花费近一天的时间。”李经理说。

200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了数码照相机,拍完照片后,从数十张、数百张照片中挑出满意的照片,再到照相馆冲洗,最快20分钟就能拿到照片。老王说:“现在就省事多了,有时候冲洗的照片多,我就拿着内存卡到照相馆冲洗,或者通过淘宝网商家冲洗后邮寄到家里。”

从布景摆拍到室外取景

“上世纪70年代,市民一般是到照相馆里拍照,因此照相馆内都备有各种布景和道具,中式园林建筑、自然风光等图像的背景布成为各个照相馆的必备布景。”市中区文化路上一家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照相馆经理说,来照相的市民,衣服的颜色、样式等比较单一,多数身着白衫、蓝裤、中山装、绿军装。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市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照相馆的布景渐渐变得鲜艳、活泼和新潮,欧式炭炉、公园庭院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出现在布景中。镜头记录的不再是单调的黑白灰,人们的衣着颜色变漂亮了,款式变多了,西装、领带、牛仔裤、裙子渐渐流行起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照相机进入普通市民家庭,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外出游玩,拍照成为人们追求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纱影楼、儿童摄影、个性摄影工作室等专业影楼蓬勃发展,随性自然、传统古典、新潮夸张等风格的拍摄方式也涌现出来,摄影师还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拍摄的地点也有所变化,即使摄影棚内的布景丰富,但很多市民会选择融入自然的外景拍摄,既要符合时尚潮流,又追求个性张扬。公园广场、旅游景点、海边都是市民选择比较多的室外拍摄场所,甚至不少市民为拍照专程出国取景。

从半机械相机到无人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照相机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家庭很少会购买。上世纪90年代,俗称傻瓜机的袖珍家用相机逐步进入市民家中,无需高深的技术,按下快门即可。到了2000年以后,数码相机出现了,不用感光胶片,不用在光圈、速度和焦距上进行调整和花费更多的脑筋,拿起相机只要对好景物,一按快门即时就能看到拍摄的画面。照相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市民将它纳入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拍照的像素越来越高,对于一般市民来说,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拿起手机按下快门,就能拍照。拍得不好随时删除,还有各种修图和美颜软件可以帮忙,轻松拍出满意的照片。

“我用的第一台照相机是海鸥120,一卷胶卷只能拍12张,1986年换了海鸥135照相机,一卷胶卷能拍36张。”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孙先生说,他的第一台照相机是1976年花100多元购买的海鸥120相机,那一年他的母亲一个月工资才30多元。当时,除了照相馆外,一般只有单位才有照相机。“2009年,我也跟随时代潮流购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佳能60D。”孙先生说,21世纪电子技术逐渐应用到照相机,摄影器材越来越先进,他的相机也由胶卷相机换成数码相机。去年,他购买了能拍照片和视频的航拍无人机,进行拍摄创作。“无人机机动灵活,选择最佳的视角更能得心应手。”孙先生说。(记者 李佼)

新闻推荐

谁“误杀”了贺岁档?

放在以前,贺岁档乃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年十二月中旬到次年一月初这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里,往往集结着过去一年的电影野心。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