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电影更适合原创

新安晚报 2019-11-04 10:30 大字

2019中国科幻大会昨天在北京开幕,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倾向于从科幻小说改编,这个现象不太正常,真正大成本的科幻电影更适合原创,原创可以充分考虑特效等环境。目前,国内科幻编剧比较少,急需培养一大批科幻电影编剧。

急需培养科幻电影编剧

刘慈欣说,中国的科幻电影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起步很好,但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科幻电影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给科幻影视的成长繁荣提供了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同时中国有巨大的电影观众群,这是中国科幻电影最大的优势。科幻电影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定的数量,目前科幻影视的数量还太少,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出现经典和优秀的作品。另一个关键就是要遵循多样化的科幻电影发展规律,让各种风格、不同样式的科幻电影都有充分的发展。

刘慈欣说,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倾向于从科幻小说改编,这个现象不太正常,真正大成本的科幻电影更适合原创,原创可以充分考虑特效等环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国内科幻编剧比较少,目前急需培养一大批科幻电影编剧。“科幻文学只是科幻电影来源的一部分,这样的配置比较正常。”

他说,写科幻小说和科幻剧本的差别较大,编剧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这是小说作者比较忌讳的。“作家很难培养,但编剧需要很多专业技巧,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大学和电影制作部门培养科幻编剧,在一定时间内是能见到成效的。”

谈及对科幻作者的建议,刘慈欣说,每个科幻作者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应该过分被商业化所影响。

大量尝试才能积累经验

刘慈欣指出,大制作的电影确实是有比较大的风险。所以在美国,一些特别有创意的想法不敢直接用到大制作电影中,只能先拍一些小成本影片,确定观众能接受这个想法再放到大制作上。“我希望中国的大制作电影一开始就采用石破天惊、很有创意的想法,不希望走美国大制作电影的这条路,就是小成本电影经过漫长的试验期,知道观众接受后才敢用到大制作电影。”

针对科幻电影《上海堡垒》票房和口碑失利的情况,刘慈欣认为,《上海堡垒》是一部很正常的科幻片,不至于像豆瓣评分那么差,可能是网络上的一些负反馈造成的。另外可能是《流浪地球》上映后,人们对科幻电影的期待非常高造成的。

“我们也需要大量的类似《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这样的电影出现,需要大量的尝试才能积累一些经验。不能说因为某个电影成功了,就认为这个产业要繁荣了,某个电影可能反响一般,就认为产业的门关上了。”他说,电影创作需要时间,不可能那么快就涌现出一大批科幻电影。特别是高成本的科幻片,运作的时间往往相当长,否则电影的质量很难保证。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我国科幻产业迅猛发展影视成拉动产业主导力量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阳娜张漫子)记者从正在进行中的2019中国科幻大会获悉,2018年我国科幻产业发展高速增长,总产值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