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挂历热” 往事如昨

烟台晚报 2019-09-16 10:02 大字
王丹

我得到的第一张挂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张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剧照,下面配有十二个月份的月历,其实应该算做年画类,上边的阿拉伯数字太小,要凑到近前才能看清楚。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它,将它贴在墙上,每天都可以看到。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次群众活动结束后,赠送给每人一本电影明星挂历,那也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挂历,上面印着当时的电影“百花奖”影后陈冲在影片《小花》中的剧照,还有刘晓庆等明星。挂历的面世,以它美轮美奂的画面和实用功能,备受人们推崇,很快风靡港城。巩俐出演电影《红高粱》大获成功,她与周迅等在影坛蹿红的艺人成了挂历里的主角,“追星热”初现端倪。邻居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儿,为了得到郭凯敏和张瑜《庐山恋》剧照的挂历,和一位女同学跑遍了市里所有的书店,终于在一个夜市的摊位上如愿以偿地买到了,欣喜若狂之余,发现时间已晚,竟忘记跟父母打招呼,跑到那位女同学家里住了一宿。这下不打紧,她的父母家人在市里的大街小巷找了大半夜,最后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到派出所报了案,结果演出了一场“乌龙事件”。

据有关资料记载,挂历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1884年,英商太古洋行为推销自己糖厂的产品,苦思冥想,想出了一种办法,印制了一种类似海报广告类的“月份牌”,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个“月份牌”,既有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历,又绘上风景花卉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随商品赠送,深受民众欢迎,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糖的销售,而且提高了厂家的知名度,后来这一方法受到商家普遍青睐,纷纷起而效仿。1938年,一套彩色胶印按月份排列的12张齐白石画作挂历问世,前11张逐月画上应时花卉,第12张为一个烛台,台上是燃烧的红蜡烛,旁边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老鼠,每张都附有当月月历,据说这不仅是中国现代挂历的开山之作,也开创了中国彩墨画走上挂历的先河。从此,现代挂历才逐渐发展起来。

挂历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一本挂历价格一般在20元到40元左右,有的高达五六十元,按照当时人们的工资收入和消费水平,价格明显偏高,但越到过年过节,挂历市场越红火。无论走进新中国附近的新华书店,还是来到南大街书店或罗锅桥附近的书城,挂历总是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什么山水、汽车、美女、名人字画、自然风光、人体艺术,应有尽有。华灯初上,海防营夜市的挂历摊可以说琳瑯满目,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商家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那时过年每家一本挂历,是理当应分之事,有的家甚至有好几本,人们为有一本好挂历而欣喜。挂历一般挂在客厅,客人来了后,都会仔细翻看,精美的装帧,美丽的画面,客人夸赞几句,实在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那时我亲戚在市某文化部门任职,每年春节都会送给我一本挂历,而且大多是印着影视演员的写真照。十几岁的女儿对这些挂历爱不释手,本来妻子把挂历挂在客厅里,她非要挂在自己的卧室里,我们拗不过她,以后的挂历,年年都由她安排。走进她的房间,床头的那面墙,贴满了挂历,女儿特别崇拜刘德华、小虎队等港台明星,有很多港台演员和歌手的挂历。有一年大年三十,农村一个亲戚来我家,他粗糙的大手不好意思地挠着已花白的头发,费劲地道出了一个请求,说今年没搞到挂历,上学的孙子哭着闹着要他进城买一本,但因为已是大年三十,商店大都关门,没有地方买,只好求我想办法。我闻听此事,也不好意思让他空手而归,只能把家中唯一的挂历给了他。那是一本印着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扮演者赵薇的挂历,女儿非常喜欢,早早便挂在墙上。女儿从奶奶家回来,发现挂历没有了,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子,我们两口子怎么劝都没有用,只好打电话到处求人,还好有一个朋友家里正好多一本,赶忙跑去拿回来,宝贝女儿的脸上这才“阴转晴”。

由于挂历年年有,一些有心人就做起旧挂历收藏营生,但大部分人则是把过期挂历利用起来,有的家庭主妇用它垫衣柜,也有的人用精美的画面来装饰房间,对于家里有学生的家庭来说,包书皮则是最常见的做法。女儿每年的新教材,全是用挂历纸包起来的,给她包书皮,一定要把明星的脸放在书的正面,一张挂历刚好包一本书。当时,很多走在上学路上的孩子,书包里都装着一年的时光。

如今,挂历早已风光不再,“挂历热”也成为了人们昨天的记忆。

新闻推荐

曾执导《城南旧事》 导演吴贻弓在上海辞世

吴贻弓导演文娱动态新华社上海9月14日电(记者许晓青孙丽萍)记者14日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获悉,著名电影导演、中国文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