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的可能性
出生于1940年代的“小飞象”毋庸置疑是一只怀旧“萌物”,而其创作主旨与技术水准又完全超越了时代局限。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和真实复杂的世界,是小象丹波成功的前提,而努力超越自我,是他源自内心的选择。每个弱小的个体都有逆风飞扬的可能性。
1.
1941年的动画电影《小飞象》,注定是为了治愈而生。
小象丹波天生一对硕大无比的耳朵,这为他带来了许多不便。来到马戏团以后,丹波同大家一样劳动和生活,可是他的大耳朵总是碍手碍脚,使得他连走路都要时常摔跤。
相比于自身的烦恼,他人的嘲笑是更深的伤害。因为这对大耳朵,他经常受到台下观众的羞辱和嘲弄,连大象同伴们也在背后议论纷纷。丹波在自卑与怯懦中慢慢成长,好在还有象妈妈珍宝夫人全身心的爱,他的生活中并不缺少阳光和温暖。
但丹波的出现毕竟打破了马戏团的宁静。观众因他而躁动,一个淘气的男孩甚至作弄了丹波,象妈妈非常生气,于是以危险的动作教训了他一顿,而自己却因此被马戏团老板关了禁闭,从此母子分离。
丹波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他必须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学习一门拿手绝活儿,在马戏团立足,从而救出妈妈。
于是丹波开始了从丑小象到小飞象的蜕变之路。让人惊喜的是,它绝非套路。
一个小时的电影中,丹波在学艺之路上四处碰壁,他的挚友、花狸鼠蒂莫西始终不离不弃,其意志似乎比丹波更为坚定。这一段友谊不掺杂质不求回报,甚至比丹波最后的成功更弥足珍贵。
丹波最后超越了自我,实现了梦想,但于他而言,值得铭记的美好时光是那些与亲情和友情一起走过的艰苦日子。
2.
70多年前的《小飞象》,有着直面现实的坦然和超越现实的勇气。
小象丹波的坎坷学艺路,一如痛并快乐着的人生旅途。
这一路,有现实世界的丛林法则。大象们是马戏团老板的赚钱工具,除了在舞台上表演,还要担当搬运工,原本身处相同的境况,而当大象群中出现了一个大耳蓝眼的“异类”,他们还要伤害他的自尊以寻求优越感。
丹波之于马戏团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他的表演能力。马戏团经营者们的利欲熏心以影子的形式表现。他们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狂欢的身影透露着奢靡,却主宰着整个马戏团的命运。当丹波只是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象时,尚且可以在妈妈的保护下生存;当丹波因为长相引起现场混乱时,他便成为惩罚对象,被扮成小丑一遍遍地接受戏弄;而当丹波有可能展示不同寻常的天赋时,他就成了马戏团老板眼中诱人的“商业明星”。
这一路,也并不缺真情的陪伴。正是那些稀少但确实的快乐,帮助他赶走了怯懦迷茫的自我。
在短暂别离时,母爱更为珍贵。小象夜里偷偷去看望妈妈,妈妈从窗缝中伸出鼻子,先是试探地碰它的额头,然后从头抚摸到脖子到屁股,最后一把抄起孩子来,鼻子先是像手,然后就成了母亲的怀抱。小象坐在妈妈的鼻子上轻轻摇晃,仿佛在摇篮中。
此时此刻,所有的孩子都和妈妈在睡梦中甜蜜地依偎着。
而友谊是丹波拥有的最强大的动力。花狸鼠蒂莫西将丹波的困境看在眼里,便奋不顾身地帮助丹波。在夜深人静时,蒂莫西扮演马戏团团长的“潜意识”,反复提示他将小象丹波作为大象“金字塔”表演的主角,结果是丹波虽然参加了演出,却由于胆怯而使整个节目演砸了,还连累许多大象受了伤,最后连演出的大帐篷也弄塌了。丹波心灰意冷时,蒂莫西带他去看望被关禁闭的妈妈,在母爱无声的鼓励下,丹波决心振作起来。蒂莫西的执著,甚至超越了丹波自己,这是最无私奉献的友谊,也是命运赐予丹波的礼物。
但命运的转机往往出现在意料之外。丹波和蒂莫西误入酒桶喝到酩酊大醉,吹起了泡泡,直至幻想出了一场粉红色大象的奇幻秀,粉色大象吹拉弹唱跳舞样样精通,还会走画面边框……这一场如梦似幻的表演后,丹波和蒂莫西在一棵树上醒来。
一只大象是怎么来到树上的呢?他们成为了一群乌鸦的笑柄。
但蒂莫西的倾诉让乌鸦们了解了丹波的痛苦。在乌鸦的帮助下,丹波终于懂得了,那对古怪的大耳朵就是他真正的“天赋”。回到马戏团的丹波,在一次小丑救火表演中,充满信心地呼扇着大耳朵飞了起来。小象丹波成功了,他成了各大报刊争相报道的“小飞象”,成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明星 。
出生于1940年代的“小飞象”毋庸置疑是一只怀旧“萌物”,而其创作主旨与技术水准又完全超越了时代局限。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和真实复杂的世界,是小象丹波成功的前提,而努力超越自我,是他源自内心的选择。每个弱小的个体都有逆风飞扬的可能性。
这个迪士尼版“丑小鸭”的故事,在那兵临城下的战争年代抚慰而激励了人心,除了收获奖项荣誉,也创造了票房佳话,“小飞象”还入选了《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直至今日,即使没有看过电影的孩子们,也时常在笔记本、书包和T恤衫上遇见这只蓝眼大耳的小象。2019年,这只治愈系的“小飞象”遇上了擅长制造诡异气息的蒂姆·伯顿,却并不让人意外,谁能比他更能懂得小象丹波的孤独呢?
□刘睿
新闻推荐
文/王亚当我成为了一个妈妈过后,身边时刻有另一个小生命在“亮闪闪”地存在着。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