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狗十三》看见孩子的心灵世界

西昌都市报 2019-03-28 07:38 大字

文/王亚

当我成为了一个妈妈过后,身边时刻有另一个小生命在“亮闪闪”地存在着。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在和他相处、互动。从此,我的每一天都在快乐、惊喜、焦急、困惑等情绪糅合成的复杂感受中度过。

我的脑海中曾千万次地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该怎样去对待一个‘新来’的生命呢?”这个问题不仅涉及从宝宝呱呱坠地到逐渐抬头、翻身、坐、爬、行走等成长过程的陪伴,也不仅包括每一天有关吃、穿、睡眠、玩耍等活动的进行,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融入他们敏感丰富而又变幻万千的内心世界。

对此,从孕期开始,我就买来了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著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美国作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所著的《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爱的艺术》等书籍,试图在书中寻求答案。

然而,从宝宝出生至今,仍然会有许多实际而具体的难题一股脑地“袭来”。比如“如何面对宝宝的哭闹?”“怎样去倾听那些抑扬顿挫的咿呀学语?”“用什么方式去引导宝宝认识那些难以理解的事物?”等等。这都是我目前的知识储备所不能解答的问题。

去年12月,一部由曹保平导演,张雪迎、果静林等主演的青春电影《狗十三》在国内上映,用镜头“击中”了我的困惑。

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曹保平导演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的一位“灵魂人物”。现实题材一直是他所关注的对象,从《李米的猜想》开始,我就一直在电影院的大荧幕前“追逐”着他的每一部新片。

“为什么片名要叫《狗十三》呢?”很多人都这么问。

或许是因为《狗十三》的故事围绕少女李玩和两只狗的故事展开。多年前,父母离异后,李玩就住在爷爷奶奶家。李玩13岁时,她的父亲和继母生了个弟弟,为了安抚李玩,给她送来一条狗。李玩给狗取名叫“爱因斯坦”,并建立起了感情。有一天,李玩的爷爷去买菜时,把狗搞丢了,李玩疯狂地出门找狗,无意间,奶奶在出门找她时走丢了……后来,父亲找回了奶奶,在回家后狠狠地打了李玩。家里人都觉得李玩疯了——“不就是一条狗吗?!”家里人“哄孩子”的办法,是买来另一条与“爱因斯坦”很相像的狗,告诉她,“这就是‘爱因斯坦’。”当李玩说“这不是‘爱因斯坦’”的时候,他们说“要懂事,别再为一条狗闹了。”

类似这样的情景反复地上演着,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无法排解的情绪。

故事里,李玩酷爱天文物理,想参加物理兴趣班,但她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老师建议她加入英语兴趣班,后来,父亲就按老师的建议强行帮女儿“签了名”“报了班”;父亲会在情绪化地打完孩子以后,又“补偿性”地哄孩子,说要带她去看天文展……

片中的类似场景可能常常在现实中发生,爸爸、爷爷、奶奶也都是爱着李玩的,只是,他们的爱,不包含真正的理解。在一场场家庭纠纷背后,所有的家长似乎都没有错,都试图做点什么去改变彼此之间的疏离,然而,他们却都从未静下来,投入时间、精力去倾听和了解过孩子。

我的一位“发小”看过该片后,在她的个人微博主页上说:“给你买一个小玩具是因为爱你,拿走这个玩具也是因为爱你。至于你怎么想,不重要,反正你长大后会理解父母。或许,很多人都爱着自己的父母,却也被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伤害过吧。”

“在烘衣服时,看了会儿《狗十三》的片段。剧中爸爸失手打了孩子。心里已经觉得那是打了一件瓷器,听得到破碎的声音。”博客的页面上,我的一位好友写道。

如此无奈而又真实的心理感受之所以来自两位成年人。我想,是因为他们也曾经体验过不被理解的滋味,那样的感受造成过伤害,至今仍然深刻。

《狗十三》让我们看到,在现实中,有许多父母一方面溺爱着孩子,另一方面又漠视着孩子的精神世界。他们会竭尽全力地张罗好孩子的吃、穿、住、行,然而,孩子心中所关心的、畏惧的、喜欢的、希望的,他们却统统搞不清楚。当孩子的情绪失控时,长辈常常会以一句“不要钻牛角尖”来回避问题,却不去正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匮乏及情感隔膜。

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的困惑并没有在观影中得到解答,但在那些被电影情节刺痛的时刻里,我开始提醒自己: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需要时常反观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并试图去倾听孩子、改善自己。因为,对于父母而言,家庭教育是必须用一辈子去好好学习的功课。

新闻推荐

电影《老师·好》全国热映 于谦展现师生纯真感情

由于谦监制并主演的青春校园电影《老师·好》22日起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一位高三老师与学生们“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