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影蜂拥小荧屏 翻拍最怕注水
→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已经开拍。 近期,不少电影IP先后立项要拍电视剧,包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泡芙小姐》《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其中《七月与安生》已率先进入拍摄阶段。 华谊兄弟去年年底发布剧集片单,透露包括《集结号》《老炮儿》《私人订制》在内的电影IP均在进行电视剧的开发。从《红高粱》《手机》《唐山大地震》到《爵迹》《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被翻拍成电视剧为何成为市场趋势?一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如何扩充成几十集的电视剧?电影口碑是否可以为电视剧保驾护航?为此,《七月与安生》导演崔亮、剧评人李星文等业内人士自有看法。 原因 自带投资有观众基础 在IP影视化的过程中,先拍电影,后拍电视,并非近两年才出现的新趋势。2010年,冯小刚在2003年执导的电影《手机》便被翻拍成为同名电视剧,随后《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爵迹》《北京遇上西雅图》均是在电影上映后三到四年间便被改编成电视剧。只是近两年,这类翻拍速度越来越快。 李星文表示,电影的长度比电视剧要短,当电影火了之后再改成电视剧,只需要把剧本进行扩充、改写。这类创作比把一部长篇电视剧“缩水”为一部电影更易操作,“通常电视剧已经把人物和故事基本延展到尽头了。如果想要再改成电影,首先浓缩故事很难,其次观众不喜欢看同一个名字,但另起炉灶的故事,不就成了番外篇或剧场版了。” 但为何越来越多的原创电影IP也开始翻拍电视剧?李星文认为,简单来说仍是市场的“生意”思维。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当一个项目火了,才有可能向其他文艺形式进行转化,“对市场来说,知名项目本就有再利用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可以自带广告投资,省广告费。” 改编 内容填充防止“借壳生蛋” 当90到120分钟的电影要改编为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大量扩充剧本必不可少。但对本就体量小的故事来说,如何填充才能让观众接受,废戏还少,对创作者来说实则是“戴着镣铐跳舞”。 崔亮在2016年便接到了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的剧本大纲,但当时他并没有直接接手,而是参与了剧本修改,“因为大纲的改编和扩充并没有抓住小说和电影的精髓,更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创作。”在崔亮看来,电影的热映正是因为它抓住了闺蜜相处之间的“灰色地带”,因而在改编成电视剧时,也必须要基于这样的人设和感情类型,再规避掉电视传播时不适宜出现的内容,以共鸣的情感作为基础点延伸剧情。 但目前很多电影IP在改编成电视剧过程中,都会遭遇被“另起炉灶”。导演C就曾在接拍一部翻拍IP时,遇到剧本完全是“借壳生蛋”的情况。剧名和角色名不变,但内核完全被改为另一个故事,“这对创作者来说确实会比较轻松,因为如果电影对故事已经挖得很深了,那电视剧创作者肯定要拼命想怎么延伸和创新。但如果真的是重写一个故事,那不也完全背离原著的初衷了吗?抓住原本的故事精髓和创作思路,才是所有剧情延伸的基础。” 反响 成功项目少注水的多 电影口碑不俗,故事一定有过人之处。但好电影一定可以转化为好的电视剧吗?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部分项目都很难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电视创作者的态度,而非故事的好坏和热度的高低。 导演C表示,虽然影剧联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目前的市场并不理性,只认为一个项目成功后,再度开发就一定会再成功,却不知好的故事能否经得住二次开发,还是取决于操盘人能否踏踏实实地搞创作,而不是赚热钱。“很多人为了满足平台播放的体量,会往剧情里生硬地注水,加一些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肯定会毁掉一个很好的IP。” 崔亮也透露,在《七月与安生》的开机仪式上,他告诉所有人要忘却“珠玉在前”,从小说角度重新思考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蹭热度,尽管有观众看,也只能算是靠名气。但若把翻拍当成普通的项目去认真做,成功的概率反而会比前者要大一些。”李星文认为,电影翻拍成电视剧,完全是一次重新出发的征程,电影的好坏决定不了电视项目的反响。目前市场上成功翻拍的例子他只能想到《手机》《唐山大地震》等。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学术贡献最多的区域,中东地区的学术贡献也在逐年增加,但这些地区尚没有出现顶级科技期刊—— “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助力中国期刊升级 5月26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举行的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说,“科技成果的产生地与科技期刊的办刊地,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