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学术贡献最多的区域,中东地区的学术贡献也在逐年增加,但这些地区尚没有出现顶级科技期刊—— “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助力中国期刊升级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6-01 07:01 大字

5月26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举行的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说,“科技成果的产生地与科技期刊的办刊地,在地理区域分布上出现分离。”他据此提议“无问西东,共创科学”。

当天,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杭州开幕。本届年会首开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以“开放·共享·发展——更好的期刊,更好的科学”为主题,探讨科技期刊的使命和未来。

《光:科学与应用》主编曹健林介绍,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总量已达到5020种,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还缺乏能够代表中国科研水平和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

杨卫分析说,一方面是更多的科学贡献出现于东方,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贡献大多在西方期刊出版平台上发表。且由于近年来出版平台的不断合并,以及超级期刊和期刊集团的扩张,这一横跨东西方之间的鸿沟逐步拉宽。

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创刊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8年前录用自亚洲的稿件只占15%,该数目至2015年却达到76%;1999年中国发表了19936篇SCI论文,其中38%发表于办刊地在中国的期刊,2016年中国发表了290600篇SCI论文,其中只有8.8%发表于办刊地在中国的期刊;亚洲地区已经超过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学术贡献最多的区域,中东地区的学术贡献也在逐年增加其相对份额,但这些地区尚没有出现顶级科技期刊。

杨卫提议,可消融地缘分离的措施有:塑造根植于东方的强大科技联盟;将现有的国际出版平台扩延,使其在西方和东方都有大致平衡的总部机构和编辑团队;形成融合的全球出版平台。

据介绍,面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中国科协等部门2013年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三年为一个评估周期,通过近两个周期的项目实施,它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对英文科技期刊支撑力度最大、目标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2016年启动了“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对生命科学等13个领域择优遴选出16种期刊,期刊的国际化建设取得积极发展,国际编委比例、国际稿源比例、国外审稿人比例明显提升。

多位世界顶级科技期刊负责人就如何办出高水平期刊发表了意见。美国《科学》副总编Valda J. Vinson强调,作为科技期刊,要保障刊登内容的可重复性、透明性并赢得公众信任;英国《自然》总编Philip Campbell认为,成为一本顶级科技期刊,要积极应对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努力让科研成果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与肯定;《免疫》主编Peter Lee关注科技期刊的合作与分享,以及开放性问题。

新闻推荐

《超时空同居》意外爆火,国产爱情喜剧初长成

因为俗套的片名,差点错过一部好片你们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哪部没错,就是五个字看穿故事梗概的——《超时空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