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青春,透支情怀
王悦
青春不能永驻,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以回顾校园往事为卖点的青春片曾在市场上大卖特卖,但如今,风头悄悄变了,即便有大导演、名演员的加持,2018年至今没有一部青春片溅起水花。从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到乏人问津,从制造惊喜到批量生产,片方走不出套路,青春怀旧被过度消费,终于消耗掉了观众的好感。即便出现了《七月与安生》《闪光少女》这样的小而精的佳作,票房轻松过亿的市场格局也一去不复返。
有些人有些事,总是在回忆时变得美好,因为不再是当时的心境,棱角不再那么分明。就像匆匆而逝的青春,如丁香花般一样历久弥香,永留心间。所以五年前,赵薇跨界执导的处女作《致青春》登陆大银幕后,引起了无数70后80后的共鸣,票房也是一骑绝尘,以6000万的成本斩获了7亿票房,从此开启了国产青春片的黄金时代。
2014年至2015年一系列青春片接踵而至。电影公司开始大手笔买下热门小说和经典歌曲的大IP,仿佛所有和“青春”沾边的文化符号都可以改编成电影。和其他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青春片不仅门槛低投资少,而且拍摄周期短,制作难度也比较小,它几乎成了明星转型当导演的“试金石”,从赵薇、郭敬明到苏有朋、何炅第一部转型当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青春片。再搭配当红小花小生,将镜头对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校园生活,讲一个年轻人爱而不得的故事,戏外再使用吸引眼球的话题营销等,套路满满。
而观众们的情怀也被一次次地消费,于是乎,从2016年开始市场降温,这一年吴亦凡、刘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虽然揽获3.37亿票房,然而口碑却遭遇滑铁卢。当年9月上映的《七月与安生》,虽说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也让周冬雨、马思纯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高口碑换来的是1.67亿的票房,并不理想。2017年变得更加惨淡,除了一部《闪光少女》口碑不错,斩获6479万票房以外,其他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到了2018年,虽然内地电影市场依然火热,但青春片已经很难再引起观众的兴趣。
80后、90后的青春岁月中,难道除了校园爱情,没有其他值得书写的事情?那些和爱情无关的迷茫和挣扎,为高考奋斗的日子,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都值得去深入创作。从制作到内容的套路化最终导致观众流失,随着观影受众年龄的增长,市场将进行一轮洗牌。
新闻推荐
《脱单告急》海报4月26日晚8:15,民族影城将在4号厅播放爱情喜剧电影《脱单告急》,本报30位读者喜获免费观影资格。爱情喜剧《脱单告急》由陈正道监制,柯孟融执导,任鹏编剧,董子健、钟楚曦、春夏主演,正...